討論:司馬光

由Kethyga在話題司馬光砸缸中的小孩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從條目移出的各項文獻資料

標題

揮麈錄: 溫公之父天章公,生於秋浦,故名池;從父校理公,生於鄉,名裏。天章長子三月一日生,名旦;後守宛陵,生仲子,名宣;晚守浮光,得溫公,名光。

成都文類: 司馬池尉郫,生子光於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稱也。於是手植楠樹一株於庭。

清波別誌: 司馬池,仁廟朝待制天章閣,知杭州。為轉運使江鈞、張從革捃摭,降知虢州。舍吏有盜官銀器,獄具,自陳為鈞掌私廚。又越倅某,載私物犯稅,實從革之姻。各遣人請曰:「幸憐赦之。」人謂司馬獨能忍耶,而卒不較。宜乎有子為溫公也。

邵氏聞見後錄: 熙寧初,朝廷遣大理寺丞蔡天申為西京察訪,樞密挺之子也。至西京,以南資福院為行臺,挾其父勢,妄作威福,震動一路。河南尹李師中待制、轉運使李南公等日蚤晚衙之甚恭。時司馬溫公判留司禦史臺,因朝謁應天院神禦殿,天申獨立一班,蓋尹以下不敢相壓也。既報班齊,溫公呼知班曰:「引蔡寺丞歸本班。」知班引天申立監竹木稅官富贊善之下。蓋朝儀位著以官為高下,朝謁應天院,留臺職也。天申即日行。 溫公判西京留司禦史臺,遂居洛,買園於尊賢坊,以獨樂名之。嘗謂康節曰:「光陜人,先生衛人,今同居洛,即鄉人也。」一日,著深衣自崇德寺書局散步洛水上,因過天津之居,謁曰:「程秀才。」既見,問其故。笑曰:「司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 溫公自以晚輩,不敢預文、富二公之會,潞公謂溫公曰:「某留守北京,遣人入遼偵事,回雲:『見虜主大宴群臣,伶人劇戲,作衣冠者見物必攫取懷之,薦德才太常卿黃中庸晉侍中兼樞密副使,有從其後以梃撲之者,曰:司馬端明耶!』君實清名在夷狄如此。」溫公愧謝。 崇寧初,蔡京、蔡卞為元祐奸黨籍,上皇親書刻石,又於天下州治廳,長安當立,召安民刊字,民辭曰:「民愚人,不知朝廷立碑之意。但元祐大臣如司馬相公者,天下稱其忠直,今謂之奸邪,民不忍鐫也。」府官怒,欲罪之。民曰:「被役不敢辭,乞不刻安民鐫字於碑,恐後世並以為罪也。」

卻掃編: 王荊公、司馬溫公、呂申公、黃門韓公維,仁宗時同在從班,特相友善。暇日多會於僧坊,往往談終日,他人罕得預,時目為嘉祐四友。

龍川別誌: 韓魏公建議於陜西刺義勇。司馬君實時為諫官,極言不便,持劄子至政事堂,魏公曰:「吾在此,君無憂。」君實曰:「光終不敢奉信,恐相公亦不敢自信耳!」魏公怒曰:「君何相輕之甚耶!」君實曰:「相公常在此座可也,萬一他人在此如何?」魏公默然,竟不為止。及君實作相,議改役法,事多不便。予兄子瞻與其事,持論甚勁,君實不能堪,子瞻徐曰:「昔親聞相公言與韓魏公言義勇,無一言假借之者。今日作相而不容某一言,豈忘昔日事耶?」君實雖止,實不喜也。

道山清話: 司馬君實與呂吉甫在講筵,因論變法事,至於上前紛拏。上曰:「相與講是非,何至乃爾!」既罷講,君實氣貌愈溫粹,而吉甫怒氣拂膺,移時尚不能言。人言:「一個陜西人,一個福建子,怎生廝合得著。」 溫公在永興,一日行國忌香,幕次客將有事欲白公,誤觸燭臺,倒在公身上。公不動,亦不問。

曲洧舊聞: 元豐初,官制將行。裕陵以圖子示宰執,於禦史中丞執政位牌上貼司馬公姓名,又於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位牌上貼東坡姓名,其餘與新政不合者,亦各有攸處。仍宣諭曰:「此諸人雖前此立朝議論不同,然各行其所學,皆是忠於朝廷也。安可盡廢?」王禹玉曰:「領德音。」蔡持正既下殿,謂同列曰:「此事烏可?須作死馬醫始得。」其後上每問及,但雲:「臣等方商量進擬。」未幾宮車晏駕,而裕陵之美意,卒不能行。

師友雜誌: 元豐間,神廟嘗稱溫公於輔臣曰:「司馬光只是待做嚴子陵,他那裏肯做事!」

癸辛雜識: 司馬公自在臺閣,不送門狀,曰:「不誠之事,不可為之。」

許彥周詩話: 溫公家舊有一琉璃盞,為官奴所碎。洛尹怒,令糾錄,聽溫公區處。公判雲:「玉爵弗揮,典禮雖聞於往記;彩雲易散,過差宜恕於斯人!」

霏雪錄: 司馬公編通鑒,久未成。或言公利餐錢,故遲遲爾。溫公聞之,遂急結未了,故五代多繁冗。小人害事,往往如此。

明道雜誌: 範丞相,司馬太師,俱以閑官居洛。余時待次洛下,一日,春寒謁之。先見溫公,時寒甚,天欲雪,溫公命至一小室,坐談久之,爐不設火。語移時,主人設栗湯一杯而退。後至留司禦史臺見範公,才見主人,便言天寒遠來不易,趨命溫酒,大杯滿釂三杯而去。此可見二公之趨各異也。

水東日記: 溫公嘗手書所薦朝士為一冊,隸其卷端,曰「舉賢才」。此紙百年尚在人間,夷考其人,失之者十不一二。

懶真子: 涑水先生一私印曰「程伯休甫之後」。蓋出於司馬遷傳。

名臣言行錄: 公嘗問康節曰:「光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康節又言:「君實九分人也。」

明人玉堂叢語引薛文清語: 溫公退居洛,呂申公當國,屢以書問起居,溫公不答。

侍講雜記: 溫公居洛,與楚正叔通議、王安之朝議耆老六七人,時相與會於城內之名園古寺,且為之約,果實不過三品,餚饌不過五品,酒則無算。以為儉則易供,簡則易繼。命之曰「真率會」。文潞公時為太尉守洛,求欲附名於其間,溫公不許,為其貴顯弗納也。一日,潞公伺其為會,具盛饌直往造焉。溫公笑而延之,戲曰:「俗卻此會矣。」相與歡飲,夜分而散。後溫公語人曰:「吾不合放此人入來。」

苕溪漁隱叢話: 溫公「真率會」約有一條云:「召客共作一簡,客注可否於下,不別作簡。」

清夜錄: 溫公一日過獨樂園,見創一廁屋,問守園者:「何從得錢?」對曰:「積游賞者所得。」公曰:「何不留以自用?」對曰:「只相公不要錢。」

張端義貴耳集: 獨樂園,司馬公居洛時建。東坡詩曰:「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畝園,花竹香而野。」有園丁呂直,性愚而鯁,公以直名之。夏月遊人入園,微有所得,持十千白公,公麾之使去。後幾日,自建一井亭。公問之,直以十千為對,復曰:「端明要作好人,直如何不作好人。」

五總志: 溫公在西京,文潞公守洛,攜妓行春,日邀致公。一日至獨樂園,園吏視公嘆息,公問之,答曰:「方花木盛時,公一出數十日,不惟老卻春色,亦不曾看一行書,可惜瀾浪卻相公也。」公深愧之,誓不復出。有邀公者,以園吏語謝之。

文昌雜錄: 范郎中雲叔父鎮居許昌,作高庵以待司馬公。庵極高,在一台基上。司馬公居洛,作地室,墜而入,以避暑,故蜀公作高庵以為戲也。 北京留守王宣徽,洛中園宅尤勝。司馬公在陋巷,所居才能避風雨,又作地室,讀書其間。洛人語曰:「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麈史 王拱辰於洛營第甚侈,中堂起屋三層,最上曰朝元閣。時司馬君實亦在洛,於私第穿地丈余,作壤室。邵堯夫見富鄭公問洛中新事,堯夫云:「近有一巢居,一穴處者。」富為大笑。

許彥周詩話: 宣和癸卯,仆游嵩山,峻極院後檐壁有詩四句云:「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暖烘烘。」字畫極草草,其旁隸書四字曰:「勿毀此詩。」寺僧指示曰:「此四字司馬相公親書也。」又於柱上書曰:「旦、光、頤來。」上一字,公兄;頤,程正叔也。

澠水燕談錄: 司馬溫公優遊洛下,不屑世務,自稱齊物子。元豐間,與樂令子訪親洛汭,並轡過韓城,抵登封,憩峻極下院。趨嵩陽、崇福宮,至紫極觀。尋會善寺,過轘轅,遽達西洛,少留廣慶寺。歷龍門至伊陽,訪奉先寺。登華嚴閣,觀千佛嶺,躡徑山,瞻高公真堂。步潛溪,還保應,觀文、富二公之廣化寺。拜邠陽堂,下涉伊水。登香山,到白公影堂。詣黃龕院,倚石樓,臨八節灘,還伊口。凡所經由,發為歌詠,歸敘之,以為游錄士。大夫爭傳之。 司馬文正公以高才令德,大得中外之望。故公之退十有餘年,天下之人日冀其復用。熙寧末,余夜宿青州北淄河馬鋪,晨起行,見村民百人,歡呼踴躍,自北而南。余驚問之,皆曰:「傳司馬為宰相矣。」余以為雖出於野人妄傳,亦其情之所素欲也。

揮麈後錄: 溫公元豐末來京師,都人疊足聚觀,即以相公目之,馬至於不能行。謁時相於私第,市人登樓騎屋窺瞰。人或止之,曰:「吾非望而君,所欲識者司馬相公之風采耳!」呵叱不退,屋瓦為之碎,樹枝為之折。 溫公在相位,韓持國為門下侍郎。二公舊交相厚,溫公避父諱,每呼持國為秉國。有武人陳狀,詞色頗厲。持國叱之曰:「大臣在此,不得無禮!」溫公作皇恐狀曰:「吾曹叨居重位,覆餗是虞,詎可以大臣自居耶!秉國此言失矣,非所望也。」持國愧嘆久之。

後山談叢: 東都曹生言:「范右相既貴,接親舊,情禮如故,他亦不改,世未有也。然體面肥白潔澤,豈其胸內亦以為樂耶!惟司馬溫公枯瘦自如,豈非不以富貴動其心耶!」

孫公談圃: 溫公大更法令,欽之、子瞻密言宜慮後患,溫公起立拱手,厲聲曰:「天若祚宋,必無此事。」二人語塞而去。方其病也,猶肩輿見呂申公議改都省。臨終床簀蕭然,惟枕間有役書一卷。故公為輓詞云:「漏殘餘一榻,曾不為黃金。」 司馬溫公隧碑,賜名清忠粹德。紹聖初,毀磨之際,大風走石。群吏莫敢近,獨一匠氏揮斤而擊,未盡碎,忽仆於碑下而死。

雲谷雜記: 司馬公薨,京師之民,罷市往吊,粥衣以致奠。巷哭以送喪者,蓋以千萬數。上命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其喪歸葬。瞻等還奏:「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四方來會葬者數萬人。京師民畫其像,刻印粥之,四方皆遣購。畫工有致富者。

貴耳集: 元祐初,司馬公薨。東坡欲主喪,為伊川所先,東坡不滿意。伊川以古禮殮,用錦囊囊其屍。東坡見而指之曰:「欠一件物事,當寫作信物一角送上閻羅大王。」由是與伊川失歡。

齊東野語: 京師貪污不才者,人皆指笑之曰:「你好個司馬家!」宣和間,徽宗與蔡攸輩自為優戲,上作參軍趨出,攸戲曰:「陛下好個神宗皇帝!」上以杖鞭之曰:「你也好個司馬丞相。」

陔余叢談: 劉元城語錄,稱溫公必曰老先生。劉遇上周益公詩:「昌黎前進士,司馬老先生。」

春渚紀聞: 紹聖間,朝廷貶元祐大臣及毀禁元祐學術文字。有言司馬溫公神道碑乃蘇軾撰述,合行除毀。於是州牒巡尉,毀拆碑樓及碎碑。張山人聞之曰:「不須如此行遣,只消令山人帶一個玉冊官去碑額上添鐫兩個不合字,便了也。」碑額本雲「清忠粹德之碑」雲。

涌幢小品: 司馬溫公之葬也,敕蘇東坡為文,御筆題曰「清忠粹德之碑」。至黨禍作,仆其碑。有杏生於斷碑之罅,盤屈偃蓋,擁其龜趺。金皇統間,夏邑令建祠,入元凡二百餘年。白雲先生家與之鄰,益加封殖,繪圖傳之。

清波雜誌: 了齋陳瑩中為太學博士,薛昂、林自之徒為正錄,皆蔡卞之黨也。競尊王荊公而擠排元祐,禁士人不得習元祐學術。卞方議毀資治通鑑板,陳聞之,因策試題特引序文以明神宗有訓,於是林自駭異,謂陳曰:「此豈神宗親制耶?」陳曰:「誰言其非也?」自又曰:「亦神宗少年之文耳。」陳曰:「聖人之學,得於天性,有始有卒,豈有少長之異乎?」自辭屈愧嘆,遽以告卞,卞乃密令學中敞高閣,不復敢議毀矣。

雞肋編: 蜀人司馬先,元祐間為榮州曹官,自雲以溫公之故,每監司到,彼獨後去,而不得湯飲。蓋眾官旅進,退必特留,問其家世,知非丞相昆弟,則不復延坐,遂趨而出也。 崇寧間,黨人子孫不聽仕宦及身至京畿。時司馬朴文季,溫公之侄孫,外祖乃范忠宣,又娶張芸叟女。元祐間受外家恩澤。世謂對佛殺了無罪也。

老學庵筆記: 元符間,有馬從一者,南京排岸司。適漕使至,隨眾迎謁。漕一見怒甚,即叱之曰:「聞汝不職,本欲按汝,何不亟去,尚敢來見耶?」從一惶恐,自陳湖湘人,迎親竊祿,求哀不已。漕察其語,南音也。乃稍霽威云:「湖南亦有司馬氏乎?」從一答曰:「某姓馬,監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則勉力職事可也。」初蓋誤認為溫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從一謁刺,但稱南京排岸而已。傳者皆以為笑。 溫公無子,以族人之子康為嗣。康字公休,其賢似公。元祐間方欲大用,亦不幸。范祖禹作公休墓誌云:康自居公喪,居廬蔬食,寢於地,遂得腹疾。召醫李積於兗,積老矣。鄉民聞之,往告曰:「百姓受司馬公恩深,今其子病,願速往也。」來者日夜不絕,積遂行,至則不可為矣。公休有子植,方數歲。公休素以屬伯溫,至范純夫輩皆曰:「將以成溫公之後者,非伯溫不可。」朝廷知之,伯溫自長子縣尉,移西京國子監教授,俾植得卒業,因經紀司馬氏之家。植字子立。既長,其賢如公休,天下皆謂真溫公門戶中人也。亦蚤死,無子,溫公之世遂絕。邵氏聞見錄溫公行狀、神道碑、墓志銘皆不言康為嗣子,獨邵氏以為嗣子。邵氏言溫公家事,似可信也。 司馬侍郎朴,陷虜後,妾生一子於燕,名之曰通國,取蘇武胡婦所生子名之。國史不書,其家亦諱之。

三朝北盟會編: 金人將立異姓,欲立司馬朴。朴初至,金賊問其姓名。賊云:「得毋司馬相公之後乎?」朴曰:「乃朴之祖。」賊曰:「使司馬相公在朝,我亦不敢至城下。」及欲立朴,朴曰:「吾祖有大功德於前朝,朴不才,誤蒙朝廷任使,安可作此以累吾祖之德,有死而已。」遂立張邦昌。 按宋史,樸父宏,祖旦。

四朝聞見錄: 司馬文季使北不屈,在北生子,名通國,字武子,蓋本蘇武之意。通國有大志,嘗結北方之豪韓玉舉事,未得要領。紹興初,玉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計議軍事。其兄璘在北,亦與通國善。癸未九月,以扇寄至,詩云:「雝雝鳴雁落江濱,夢裡年來相見頻。吟盡楚辭招不得,夕陽愁殺倚樓人。」張魏公見此詩,甲申春遣侯澤往大梁,諷璘、通國等。至亳州,為邏者所獲,通國與璘常所交聶山等三百餘口,同日遇害。是歲三月十六日也。

柳陰詩話: 司馬夢求為沙市監鎮,至元十二年殉江陵之難。劉麟瑞昭忠詩曰:「下官名姓君知否?涑水先生五世孫。」

--578985s留言2015年12月29日 (二) 15:02 (UTC) 我在哪裡可以找到XXX的缺少的部分 集注太玄經 頁 http://www.guoxuedashi.com/a/582855/814521.html?回覆

(google translate of my question) Where can I find the missing parts of the 集注太玄經 at page http://www.guoxuedashi.com/a/582855/814521.htmlxxx. on page http://www.guoxuedashi.com/a/582855/814521.html?


 #11『釋正』原作『釋失』,據備要、全書本改和晉范望注《太玄經》(明萬玉堂翻宋本,以下簡稱範本),陸續述玄:『其失者,因釋而正之』改。

  集註太玄經卷一?? (<----- Where can I find this part??)

  集注太玄經卷之二   一方二州一部三家童   陰家木,準蒙。陽氣始窺,物僮然成未有知。范曰:立春之節,萬物孚甲始出,枝葉未舒,故謂之童。光謂:陽氣微見地上,故曰始窺。

司馬光砸缸中的小孩

之前加的「上官尚光」,大概率是現代人創造的。[1] 。根本無任何學術專著和史料提及此名。--Kethyga留言2022年6月18日 (六) 14:30 (UTC)回覆

返回 "司马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