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撒但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年前
基礎條目 撒但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7月2日的討論

我暫時還沒有找到譯為「撒旦」的聖經譯本,查和合本、新標點和合本、新譯本、現代中文譯本,還有三種較古老的版本(光緒19年福州美華書局活板文理聖經、光緒34年上海大美國聖經會官話串珠聖經、宣統3年聖經公會的文理聖經),都是譯作「撒但」。Xtctjames

「撒旦」已是約定俗成的翻法。Google查詢結果,撒旦:1,570,000筆,撒但:158,000筆。— Marcus Hsu  talk  2007年7月2日 (一) 10:14 (UTC)回覆

訴諸群眾拉丁語:Argumentum ad populum)是一種邏輯謬誤……常被稱為「從眾」……從眾效應衍生出謬誤,又被稱為「從眾謬誤」,也就是將許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視為真實,例如「大家都這麼說,一定不會錯」……』←(摘自「訴諸群眾」條目) 況且,本條目是一個源自《聖經》的名詞的條目,內文也有多處直接引述《聖經》,如果非要「從眾」不可,則會變成為了訴諸群眾而改掉客觀存在的《聖經》內容,抹煞書證。—Xtctjames 2007年7月2日 (一) 10:22 (UTC)回覆

重點是,這是翻譯,拉丁文翻成中文本來就是從音從習慣,就像是Mary要翻成瑪麗或是瑪莉都是可以的。Satan或許以前翻成撒但,但是現在已經習慣翻成了撒旦。若是一切從古,那麼 presient 這詞在清朝時還是翻成「伯理璽德天」,democracy 還是翻成「德謨克拉西」,那麼我們是不是全都要改回來?— Marcus Hsu  talk  2007年7月2日 (一) 10:39 (UTC)回覆
我相信重點是不論撒旦撒但都不會影響他人理解此條目是什麼,只要有重定向,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7月2日 (一) 10:46 (UTC)回覆

重點是,現在這條目資料源自《聖經》,源自一個宗教,到目前為止,這個宗教最流行的幾個《聖經》譯本都還是用「撒但」,宗教活動宗教事,難道因為外間不屬於這個宗教的人對他們的用語作出另一個處理,他們也得跟從嗎?Xtctjames

「原來最早的聖經是將之翻成撒但」←不止如此,現時最流行的《聖經》譯本(如國語和合本)還是用「撒但」,一直如此。

「我舉證Google接近十比一的結果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習慣的改變」←這個宗教外的朋友是有著不同的習慣,但這個宗教內的朋友沒改變過習慣。

現在,這個條目談的是這個宗教內的事。—Xtctjames 2007年7月2日 (一) 11:11 (UTC)回覆

我明白無論用撒但或撒旦都不影響讀者理解,但是,作為工具書,資料有責任比坊間更正確,用詞有責任比坊間更巧究,不然就失去了「工具書」的定位了。希望大家明白,別介意 ^^"—Xtctjames 2007年7月2日 (一) 13:52 (UTC)回覆

或許我舉國語辭典這本也不是個好例子,那也就不談它了。我另外想舉個實例是,當初我在翻譯「亨利·杜南」這個條目時,因為想到以法語為母語的他,Henry應該是讀「昂利」,所以將之翻之為「昂利·杜南」(日語也是這樣翻),結果許多人認為「亨利·杜南」已經是習慣用法,翻成「昂利·杜南」是沒有人看得懂的,所以都改為「亨利·杜南」;若以所謂「從眾謬誤」的觀點來看,這比「撒旦與撒但」的錯誤更嚴重。其實我也是很嚴謹的人,換成我是你,我可能也會堅持,但是畢竟這個「從眾謬誤」的影響太大了,大到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都不知聖經裡都是採「撒但」的譯法。


我也尊重該名詞在宗教的領域內有一定的譯法與用法。不過像黑金屬這種屬宗教外、通俗的事物,可否仍然可以給我們用習慣的「撒旦」?畢竟在我們重金屬界都是只看得懂「撒旦」呀。(笑)


其實我是不喜歡編輯戰的人,所以我也不再會對這爭議再去做修改。就如妙詩人說的,反正有重定向,不論撒旦或撒也都不會影響他人理解此條目是什麼,所以就讓它保持現狀。不過,在目前撒但中這一段文字:『查目前比較流行的國語和合本聖經、……,Satan一律都是譯作「撒但」,不作「撒旦」』,我的建議是略作修飾並將其做成註解(reference)的方式,我個人認為這樣看起來比較清爽,也比較接近百科條目的形式。請參考。


Satan就是Satan,連他的名字在中文維基裡都惹麻煩。(笑)—2007年7月2日 (一) 16:39 (UTC)

「撒但」跟「亨利·杜南」不同的地方是,「撒但」是出自一個宗教的經典,在大家誤用前,這個宗教的內部經典是這樣譯;大家誤用後,這個宗教內部經典仍然是這樣譯,而「撒旦」就是把現時還存在著、通用著的聖經改掉。「亨利·杜南」恐怕沒有這個歷史和宗教包袱 ^^"

『其實我也是很嚴謹的人,換成我是你,我可能也會堅持』←做學術需要有做學術的道德勇氣,如果您相信您的論證是成立的(不是光指這次事例),我也鼓勵並支持您繼續堅持您所相信的,繼續嚴謹,最重要的是,一切不同意見,最後一切以能成立的論證作為依歸^_^

我的論點是:《聖經》用語以《聖經》為準。

而「從眾」的論點,是個歸納論證。

況且,「旦」和「但」在某些方言裡不同音,以我所見,粵方言區的人普遍都是唸「撒但」的。

我同意您對「黑金屬」的例子的看法,事實上,跟漫畫相關的條目裡的「撒旦」我都沒改,因為他們可以說他們不是在談基督宗教和《聖經》裡的那個「撒但」,因此,對「黑金屬」的例子的用法,我不再堅持了:P

『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都不知聖經裡都是採「撒但」的譯法』←對,而作為工具書,正正有道德責任讓大家都知道這個真相!

工具書跟流行刊物有不同的定位,台灣很多刊物,甚至電影名,把cm和mm(厘米/公分 和 毫米/公厘)對調來譯,但我在維基暫時還沒找到這種情況,這相信是很多愛維基、愛真理的朋友嚴謹把關的結果。

感謝大家忍耐小弟的頑固^^"—Xtctjames 2007年7月3日 (二) 08:57 (UTC)回覆

負責移動和還原條目的朋友,把這裡talk:撒但的表決結果置於何地?(-⊙_⊙-)
下一步不會把「talk:撒但」及其討論紀錄一併清除吧?—Xtctjames 2007年9月8日 (六) 15:58 (UTC)回覆
支持維基上使用「撒但」

首先,satan這個名詞確實出於聖經,就應該以聖經為準。

其次,無論是電腦還是互聯網,普及都是近十年來的事,用Google來查,雖然「撒旦」結果偏多,因為都是電腦輸入,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說明問題的正確性。 因為之所以「撒但」變成了「撒旦」是因為我們常用的輸入法里是「撒旦」這個詞為優先提示。這是為什麼Google上「撒旦」條目居多的原因。

再次,如果大家有心要提高維基百科的質量,就不應該有從眾的心理,而是應該有客觀的做學問的心態。感謝這次討論,特別謝謝Xtctjames,作為一名基督徒,腦子裡也一直以為應該是「撒旦」,但是我也仔細查考了聖經,發現確實應該是「撒但」。

因此,個人認為應該把統一翻譯成「撒但」。

風不息 2024年6月8日 11:42


撒旦譯名已成既定事實 更改無法計量的資料不切實際 且沒有意義 宗教內的人完全可以自己用撒但 但大多數人畢竟還是宗教外的普通人 維基並不是宗教內的網站 工具書的確需要嚴謹 可以在撒旦詞條中單列一段對譯名進行考證 總體還是應該用普通人所知道的名詞

echo 2010年7月15日 (四) 02:33 (UTC) 2010年7月15日10:33:29 (UTC)

這條目的內容很奇怪 比起客觀描述,更像個人觀點評論 作為一個百科網站,應該客觀描述條目相關資料,詮釋不應該根據個人/某團體的觀點, 這個條目不僅顯示出爭辯性元素 內容中含有傾向性的負面批評,這不應出現於一個百科全書之中 個人認為以下的內容都需要大副度修改,甚至刪掉重寫

  1. 1 魔鬼的創造者
   * 2.3 關於「Satan」一詞的翻譯差異
         o 2.3.1 譯為「撒但」
         o 2.3.2 譯為「撒但」
         o 2.3.3 譯為「撒殫」
  1. 3 不同的理解和解釋
   * 3.1 撒但並不存在
   * 3.2 撒但只是人心裡的惡念
  1. 4 基督新教觀點
   * 4.1 撒但來自何處
   * 4.2 撒但反叛後,為何上帝不立即消滅他
   * 4.3 撒但對現今的世界操有的影響
   * 4.4 上帝會容許撒但迷惑人類多久
   * 4.5 撒但會不會在地球被囚1000年

條目名稱再議

手上有《和合本》、《國際本》正體,《新世界本》《呂振中本》《新譯本》全是撒旦。除天主教靈修本譯為撒殫外,撒但是最正確的譯法,而撒旦本身就是個錯誤,聖經里根本沒有這個譯法。為什麼條目名稱還堅持使用錯誤的文字呢?—qquchn (留言) 2008年10月3日 (五) 21:18 (UTC)回覆

上帝和撒旦都不懂中文,翻譯沒有所有正確與否,以最常用為準繩。--刻意 2009年1月3日 (六) 20:45 (UTC)回覆

支持Qquchn的說法,編輯百科全書就是做學問,做攷證。大家不應該以盲目回應知識,以主觀愛好回應扎實的攷證工夫。--210.6.97.78 2009年11月23日 (一) 04:28 (UTC)
基本上新教使用的聖經都翻譯為「撒但」,「撒旦」則是大眾媒體使用的名稱,基於名從主人(基督教、基督徒),應該使用「撒但」比較恰當。—Iokseng留言2010年9月15日 (三) 11:35 (UTC)回覆

加入POV

全文基本是站在基督教徒的立場上寫的(尤其是首段),其他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觀點交代很少。

更大的缺憾是,缺乏站在非教徒角度的學術觀點,基本糾結在對教義的爭論中。

--Sandycx (傾計) 2010年2月21日 (日) 16:18 (UTC)回覆

重定向至撒但,依據名從主人

原因在行文中已顯示得很明確了。Kuphrer (留言) 2011年5月11日 (三) 06:47 (UTC)回覆

這個頁面因為撒但被隨意地採用撒旦的錯誤但不幸流傳的譯名,行文之混亂難以想象。引用和合本聖經翻譯時對原文肆意篡改。頁面名為撒旦,題名卻又是撒但。有膽量就頁面名用撒旦然後行文全部都是撒但,在譯名的解釋中諷刺性地指出撒但才是最多可靠文獻使用的譯名,然後受世人嘲笑!Kuphrer (留言) 2011年5月11日 (三) 06:4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撒但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6日 (一) 05:52 (UTC)回覆

返回 "撒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