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朝鮮半島歷史

由InstantNull在話題建議改名:「朝鮮歷史」→「朝鮮半島歷史」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年前
基礎條目 朝鮮半島歷史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歷史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箕子朝鮮

  • 是否考慮添加關於商朝末年有一支遺軍逃到朝鮮建立國家,後來受西周冊封的這一段歷史,第一次讀到是在《封神演義》,後來又在其他史書上看到,能幫我查一查嗎?Marswar 12:52 2004年10月3日 (UTC)
    • 史記上說,周滅商後,箕子前往朝鮮,武王對其「封而不臣」--61.177.187.178 13:55 2004年10月10日 (UTC)

既然談到了「檀君朝鮮」,似乎也該涉及一下「箕子朝鮮」吧?——HIDER 箕子朝鮮有文物嗎?記得以前朝鮮對明朝是自稱箕子後人的,現在有否認,似乎過去是在攀親戚。222.90.196.10 15:25 2005年12月1日 (UTC) 跟下朝依樣沒有證據能證明基子朝鮮的存在 那指不過釋以中國自己的觀點解釋如盃迷呼櫃雙是漢人後裔見國等--218.161.2.230 12:38 2006年11月7日 (UTC)巴克摩斯拉頓

「朝鮮」

日文版上:李氏朝鮮の官選地理書「東國輿地勝覧」によると中国人が朝光鮮麗の地と呼んだためといわれ(これは事実ではない)、さらに、東方(=朝)の鮮卑に由来すると言う説もあり、結論が出ていない。 這就是把中文版這個條目中的「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那一段斬釘截鐵的給否定了-_____-

我看過日本人在日文wiki上爭論「朝鮮」究竟是不是中國人對高麗的蔑稱,覺得很荒謬。剛才想起來去英文版看看,這樣說 It is usually assumed that "Joseon" originates from th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native name into Chinese characters. However, writing in 1985, the South Korean historian Yi Byeong-do suggested that "Joseon" came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Asadal" (아사달; 阿斯達), the capital of Go-Joseon (which doubled as a name for the state), into Chinese characters. "Asadal" (Asatar*) has been analysed as asa*, meaning "morning", and tar*, meaning "land" or "mountain". There may be a legitimate connection there, as jo (朝)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morning" (asa*),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on (鮮; "bright" in this context) and tar* is more problematic.

現在的日文版和英文版都對到底「朝鮮」是如何來的沒有確定(所以中文版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要修改),不過都沒有提到中國對其的蔑稱,事實上是不是?我覺得很荒謬,但是用google搜不到,找不到證據不好說話,如果確定不是的話我就去日文版有一個條目抗議了(現在暫時想不起來),那裡頭寫著是蔑稱。--wooddoo 虢國夫人遊春圖 18:24 2005年8月15日 (UTC)

根據[1][2],「朝鮮」對應的漢字應為「朝日鮮明」之意,其原文含義不好說。--zy26 was here. 01:49 2005年8月16日 (UTC)

請問這個條目為什麼叫朝鮮半島歷史不叫朝鮮歷史?

如題。--lvlLll2cl3rl3l~ |留言 18:40 2006年10月30日 (UTC)

因為「政治正確」,避免「朝鮮」(「北朝鮮」或「北韓」)跟「韓國」(「南朝鮮」或「南韓」)這兩種名稱的爭執。--影武者 10:21 2006年10月31日 (UTC)

考古中的朝鮮←正確性應被質疑

"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原始人類居住"....,這些都應是直接譯自英文版的
但英文版中附註中只說hypothesis(假說), 並未被驗證,且尚未確認(it's not a FACT) Where is the proof?
"Byeon (1999), p. 27. Byeon explains that the lower layers of Seokjangni and other sites have been dated to 600,000-500,000 BC, and that the discovery of yet older layers at a site in Damyang County have led to the hypothesis that hominid habitation of Korea began around 700,000 BCE."
且引用2,指向一個由韓國人製作的網站,這些文章的正確性更需被質疑,應用最保守的資料編輯。
英文版的,不代表它就是正確。中國史前紀錄尚有山頂洞人和北京猿人世人皆知的考古資料,而韓國此方面資料並不完整,所以他們所提供之數據,應不足採信,不予使用。Liaocyed 2007年4月25日 (三) 01:56 (UTC)回覆

「開始幫助朝鮮侵略戰」此句不甚妥當

從美軍介入朝鮮戰爭始,戰爭的性質是有變化的。雖然中國曾希望將聯合國軍驅逐出朝鮮半島,但中國軍隊的參戰根本目的也並不是要幫助金日成政權統一朝鮮半島。

韓國歷史

參考中國歷史,內容可能有誤--Jason22(請留言) 2007年6月8日 (五) 18:12 (UTC)回覆

看不到有甚麼問題啊... 具體一點說,好嗎?--石添小草 2007年6月9日 (六) 02:56 (UTC)回覆
例如應不應該寫成南北國時期還是只有新羅,因為渤海最後亡於遼,似乎只有民族和韓人有關;應不應該加入盟軍託管時期;傳說時期包含壇君及箕子即可嗎?有需要包含衛氏嗎?--Jason22(請留言) 2007年6月9日 (六) 16:28 (UTC)回覆
 
韓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傳說時期
(檀君朝鮮)
(箕子朝鮮)
衛氏朝鮮
漢四郡 辰韓 馬韓 弁韓 三韓時期
高句麗 新羅 百濟 三國時期
渤海國 新羅 南北國時代
後高句麗 新羅 後百濟 後三國時期
王氏高麗
朝鮮王朝‎
大韓帝國
日治時期
盟軍託管時期
北韓 南韓

個人認為:現時右面這一個表十分好,很完整了。其他人說要刪除甚麼的不必理會,那是大中國主義的觀點。--石添小草 2007年6月10日 (日) 11:41 (UTC)回覆

宗教:基督教一節侵權

該節文字與韓國官方旅遊網[3]雷同,並且該匿名用戶嘗試串聯外部圖像。故退回先前非侵權版本。 Zanhsieh (留言) 2008年1月12日 (六) 02:10 (UTC)回覆

高麗王朝前的爭論

在高麗王朝之前的相關爭論, 應該是標錯了. 中國和韓國史界爭論的是三國時期, 高句麗的屬性問題, 而不是王建建立的高麗王朝, 請予以更正.

165.21.154.117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11:06 (UTC)回覆

史籍中的朝鮮

原段落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方面認為:如果東夷最後變成中國人,那麼朝鮮民族也是中國人的子孫,朝鮮半島的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基於相同的邏輯,韓國有人提唱相反的論調, 即若東夷人後來變成了中國人的話,那麼,所有與東夷或東胡人相關的中國王朝,不論是摻有鮮卑血統的唐朝或蒙古人的元朝,都是大朝鮮民族的王朝,而非中國的 王朝。」 我刪除了,首先這些觀點並非兩國學者的觀點,也不被普遍認可,談不上中國方面或韓國方面;其次這些觀點缺乏學術性,尤其韓方觀點已經接近於狡辯。維基百科鼓勵列出多方觀點,但這些觀點必須要有一定學術價值。 —馬不停蹄 (留言) 2008年5月13日 (二) 02:23 (UTC)回覆

是否是古注的問題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引用《三國遺事》引用《魏書》雲「乃往二千載有壇君王儉。立都阿斯達(經雲無葉山。亦云白岳。在白州地。或雲在開城東。今白岳宮是)開國號朝鮮。」 PA27&lpg=RA1-PA27&dq=%E6%B8%8A%E5%87%80%E5%9C%9F&source=bl& amp;ots=BQE8_irzZm&sig=T3XG3kcutvUew8SO6Se3CL-Ee-E&hl=en& ei=AaEpSuydHZ7aswOI6LSnCw&sa=X&oi=book_result&ct=result& resnum=5#PPA1,M1 沒有加入古注,但是三國遺事對於引用《魏書》的時候是加注的。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0:27 (UTC)回覆

名稱

參見日語、韓語,均使用朝鮮歷史中國歷史也沒有稱為中國大陸歷史Mokaw (留言) 2009年6月29日 (一) 00:49 (UTC)回覆

(+)支持,朝鮮是沿襲至今的古稱。——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29日 (一) 00:51 (UTC)回覆
 完成:同時執行移動保護至2009年8月6日 (四) 01:52 (UTC)。-Alberth2-汪汪 2009年7月6日 (一) 01:53 (UTC)回覆
問題是朝鮮專指北韓,那韓國不就被矮化了,這可不是專指北韓的歷史--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7月18日 (六) 04:18 (UTC)回覆
韓語用的是韓國歷史喔. - Hammertkh留言2015年1月3日 (六) 03:4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朝鮮歷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13日 (五) 02:23 (UTC)回覆

請解釋對首句的修改

條目首句是條目的定義。原本是

朝鮮歷史指的是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

釘釘修改為

朝鮮歷史指的是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前韓朝共同的歷史。

改變了條目的定義,使得條目最後的朝鮮歷史#南北分治一節不符合條目定義,也與互相鏈接的其他語言版本不再描述同一概念,必須解除跨語言鏈接。 因此要求@钉钉確認,如果堅持要修改條目定義,則請釘釘將南北分治一節刪去。如果已經刪去,則我可以代為解除跨語言鏈接。 否則請釘釘自行回退對條目定義的修改。

如果7日之內得不到釘釘的回覆,我將認為釘釘默認應當回退對條目定義的修改,我會基於這個共識進行操作。 --🐕🎈實用主義大於天) 2018年9月7日 (五) 06:59 (UTC)回覆

鑑於釘釘已經回退其修改,我認為已經達成共識。 --🐕🎈實用主義大於天) 2018年9月10日 (一) 06:07 (UTC)回覆

建議改名:「朝鮮歷史」→「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歷史」 → 「朝鮮半島歷史」:此文內容包括韓朝兩國現代史部分,朝鮮一詞有歧義。--釘釘留言2018年9月7日 (五) 07:37 (UTC)回覆

返回 "朝鲜半岛历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