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畿服

五服說解釋中的疑問

《周語》對五服說的記載如下:

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對於這段話的理解我還有些疑問,主要有兩點:

  • 五服是否分別對應「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
  • 「日祭、月祀、時享」是否可以翻譯為「每日祭祀地祇,每月祭祀天神,四時祭祀宗廟」?

把五服和「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對應起來,我是參考的徐永生《讀《西周史》有感》一文。從上下文看,這種解釋確實可能成立。徐永生的這篇文章載於《中國先秦史研究動態》2002年2期,而《中國先秦史研究動態》為中國先秦史學會所編。但如果細讀徐氏一文,會發現有一些初等的錯誤。看來專業學會的專業刊物亦不可信呢!這也是我為什麼對這種解釋置疑的原因。

把「日祭、月祀、時享」中的「祭、祀、享」解釋為「祭祀地祇、祭祀天神、祭祀宗廟」,主要是參考自《周禮·地官》:「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這句話。但「享」字也可以作「獻物」來講,這樣仍然可以和「歲貢」相呼應。所以,我現在比較迷惑「享」字應該如何解?

我手頭缺少基本的資料,專業又非史學,希望大家可以幫我去查閱一下。--Mountain(Talk) 13:54 2005年5月29日 (UTC)

*五服是否分別對應「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應該是如此。記得曾經讀到,五服是指按照距離王畿的遠近劃分的親疏關係,後面的日祭等等是這五服對應的義務(提供日常用品,護衛,政治義務等等)。也就是提供每日、每月、四時的祭祀用物,日祭實際上是提供日常用品,想來月貢時享也是如此。歲貢是每年朝貢一次,終王是指戎狄每代朝貢一次就可以了,大概只有政治上的意義了(好像齊桓公時,楚稱王,被打敗後,就是去掉王號,上貢一車荊茅表示臣服的)。不過我對時享的解釋有些疑惑,好像四時四季的概念出現的比較晚,更早的時候只有春秋兩季,那麼尚書裡的時可以指四季的麼?--Alexcn 17:07 2005年5月29日 (UTC)
《國語·楚語下》有「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的話,結構和這裡非常類似,估計「享」應該是祭祀的意思。如果確實這樣解釋,那祭、享、祀等有什麼區別呢?關於四時我回去再查下資料。從「日、月、時、歲、終」的序列來看,「時」如果不作「四時」講,那應該是什麼呢?--Mountain(Talk) 18:24 2005年5月29日 (UTC)
找到「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解釋了。「韋昭注曰:日祭於祖、考,月薦於曾、高,時類及二祧,歲祀於壇」。那麼我原來對祭、享、祀的解釋或許是錯誤的。看來想當然解釋是不行的,呵呵。--Mountain(Talk) 18:29 2005年5月29日 (UTC)
我查閱了馮時先生的《中國天文考古學》,對於四時有這樣的解釋:四時是分至四氣,來源於曆法的制定;而四季則來源於農業生產周期;在殷商時代這兩個系統還沒有結合。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經有完整的四方四風的概念(這裡有照片),東南西北四方和太陽的運行有深刻的聯繫,分別對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尚書·堯典》中已經有「定四時」的說法了。--Mountain(Talk) 00:54 2005年5月31日 (UTC)
「四時」的確是分至四時:)那麼「時享」是不是應該解釋成給周天子在分至四時的祭祀提供祭品,或者僅僅是說天子應當在四時祭祀。--Alexcn 05:01 2005年6月6日 (UTC)
返回 "畿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