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1990年熱帶風暴馬可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1990年熱帶風暴馬可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 |||||||||||||
| |||||||||||||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
本條目有內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頁面「Tropical Storm Marco (1990)」(原作者列於其歷史記錄頁)。 |
以下用戶曾撰寫此條目或熟悉其所涉主題,或可解答內容查證與參考來源方面的問題:
|
新條目推薦討論
- (+)支持,提名者票。--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3年11月16日 (六) 16:50 (UTC)
- (+)支持--宇帆(留言·聯絡) 2013年11月17日 (日) 02:27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3年11月17日 (日) 14:44 (UTC)
- (+)支持--天天 (留言) 2013年11月21日 (四) 16:07 (UTC)
優良條目候選
1990年熱帶風暴馬可(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 - 大氣物理學,提名人: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16日 (六) 16:55 (UTC)
- 投票期:2013年11月16日 (六) 16:55 (UTC) 至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55 (UTC)
- (+)支持:提名人票。譯自英文特色條目,來源充足,可供查證,排版合理。--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16日 (六) 16:55 (UTC)
- (+)支持:來源充足,可供查證。--Fayhoo(留言) 2013年11月19日 (二) 00:49 (UTC)
- (+)支持,比較完整,前面引言最後括號里的數字與年份顛倒了。--Huandy618(留言) 2013年11月20日 (三) 03:34 (UTC)
- (:)回應,2013年美元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20日 (三) 03:40 (UTC)
- (+)支持:比較專業的條目,尤其氣象成因這塊分析的比較專業和詳細,只是建議把(準備工作)改為(防災措施)更明確些了。--Vickyzw(留言) 2013年11月20日 (三) 15:08 (UTC)
- (+)支持,內容完備,來源充足。-- 慕尼黑啤酒 暢飲 2013年11月22日 (五) 23:11 (UTC)
- (+)支持,來源充足。--Hikaru Genji(留言) 2013年11月22日 (五) 23:27 (UTC)
- (+)支持: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支持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 2013年11月23日 (六) 02:55 (UTC)
- (+)支持:在颱風類別中實屬精品。--小鄭(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13:19 (UTC)
- (!)意見:是否應命名為熱帶風暴馬可 (1990年)?其他熱帶氣旋條目都是如此的命名格式。--Fevawo(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05:44 (UTC)
- (:)回應:1、其他熱帶氣旋條目如何命名,與這個應該如何命名沒有關係;2、其他熱帶氣旋如此命名的原因是:都是譯自英文,英文的寫法是XXXX XXXX (XXXX),但這在漢語中是不必要的,條目命名在可以避免使用這種消歧義的括弧時,應該儘可能避免,這樣更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比如說,波特蘭森林公園而非森林公園 (波特蘭),除非這樣會涉及歧義,或是打破別有的句式結構;3、其他熱帶氣旋條目都是如此的命名格式說法也與事實不符,1997年颶風埃里卡、2007年熱帶風暴加布里埃爾甚至2005年第十號熱帶低氣壓都是反證,另外在下建立的熱帶風暴基科、熱帶風暴布倫達、熱帶風暴亨利、熱帶風暴漢娜、颶風格雷斯、颶風內特、颶風丹尼爾都因為暫時沒有同名條目,所以沒有加上年份,如果將來需要,可以都加上XXXX年,相反我倒是覺得原有的幾個應該改為XXXX年熱帶風暴或颶風,而不是看到英文加了括弧,中文就也應該加括弧。不過這只是我的意見,所以我不會去移動。--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06:15 (UTC)
- (!)意見:英語版條目的長度都是以英寸(inches)計算,在旁註釋國際單位制,中文版是不是能有這樣的作法?不是每個國家地區都是使用毫米的。--黃居士(書房 | 吾績 | 審核) 2013年11月23日 (六) 13:12 (UTC)
- (:)回應:其實在氣象類研究中,使用毫米來表示降雨量實是國際慣例,英文版的做法,是為了照顧一下不習慣公制單位的英語讀者,不過個人認為,中文環境下由於對公制單位的接受程度比較高,所以在標明(特別是統一標明)毫米後,沒有必要再註明英制,如果以英制為主,補註公制,則更是本末倒置了。此外,條目中一般來說要求是全文統一,而不是一定要用公制還是英制,所以目前的標註方式應該還是合適的。--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13:28 (UTC)
- :8支持,0反對,入選。--劉嘉(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23:57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1990年熱帶風暴馬可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savannahnow.com/features/flood/historic.html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813204826/http://savannahnow.com/features/flood/historic.html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