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萬達 (1962年)

颱風萬達
Typhoon Wanda
二級颱風(美國
1962年8月30日上午8時23分
呂宋島東北方海域的溫黛
形成1962年8月25日 (1962-08-25)
消散1962年9月5日 (1962-09-05)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75公里/小時(110英里/小時)
最低氣壓960百帕毫巴);28.35英寸汞柱
死亡共434人死亡
影響地區菲律賓呂宋臺灣本島中國華南地區英屬香港葡屬澳門越南東北部北中部
196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萬達(英語:Typhoon Wanda,國際編號:62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61962港澳地區譯名:溫黛,國際音標:/ˈwɑːndə/)為196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命名的風暴。該系統之前身擾動於8月23日在東風波當中形成,受副熱帶高壓脊西伸影響維持西北西方向路徑,獲得命名後持續增強,30日下午行經巴士海峽並達到相當於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之下的二級颱風之強度巔峰,31日凌晨再進入南海直趨華南地區,9月1日侵襲珠江三角洲一帶,由於挾帶極強風力,且其風暴潮疊加天文大潮引致當地多處遭受嚴重破壞,香港的災情尤其嚴峻,造成當地在二戰過後最致命的風災。

氣象歷史

 
溫黛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最佳路徑圖,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之強度繪製之。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8月23日早上,在高空跨赤道氣流支持下,東風波[注 3]加羅林群島附近開始發展,在中太平洋槽線[注 7]和東風波的相互作用之下,環流在組織當中。日本氣象廳(JMA)在25日晚間將該系統升格為一熱帶低氣壓[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亦於二天後(27日)跟進升格,給予編號「16W」[注 8],翌日(28日)早上8時升格為熱帶風暴,定名為「萬達」[12]。受副熱帶高壓脊西伸影響,溫黛走勢維持西北西方向。當晚10時30分,臺灣省氣象所研判溫黛將可能對臺灣附近海域構成威脅,故針對巴士海峽及臺灣東部海面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3][14]

8月29日,溫黛以穩定移速行進,臺灣省氣象所於下午4時整針對臺灣南部、東部一帶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3][14],而皇家香港天文台(ROHK)則於晚間6時45分懸掛一號戒備信號[15][16]。當日,颶風獵人派出一偵察機飛入溫黛中心,指出其達颱風等級,當時環流覆蓋面積約為直徑1,000英里(1,600公里);隔天(30日)另一偵察機測得中心持續最大風速達一分鐘80節(41公尺每秒;150公里每小時),顯示溫黛進入巴士海峽之後仍在增強。[12]31日早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級溫黛之持續最大風速達一分鐘95節,相當於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之下的二級颱風,為該機構所肯認之巔峰強度。[12]隨著溫黛進入南海北部,臺灣省氣象所在上午10時解除陸上颱風警報,再於晚間9時4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13][14];而在皇家香港天文台方面,由於颱風逐漸逼近華南地區,當天下午3時10分,皇家香港天文台改掛三號強風信號,又在深夜10時50分改掛七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15][16][17]

9月1日凌晨3時15分,皇家香港天文台預料風勢將持續增強,改掛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2小時後再改掛十號颶風信號,認為將直接吹襲香港[15][16][17]。而澳門氣象台(MMGS)亦跟進改掛九號風球。溫黛於早上8時50分最為逼近香港,中心在皇家香港天文台總部南南西方距20公里處掠過,並以20公里每小時往北北西方向行進。[16][17]上午11時30分,溫黛風眼通過長洲,走勢逐漸趨向大嶼山附近。[16][17]

該日下午1時15分,隨著溫黛由中國廣東省肇慶專區佛山專區交界一帶登陸,皇家香港天文台改掛六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15][16][17],下午2時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為熱帶風暴[12];溫黛又因受冷空氣侵入結構及受內陸地形影響而急劇減弱,皇家香港天文台在傍晚6時5分改掛三號強風信號,最終於深夜11時45分卸下所有警告信號[15][16][17]。2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同時將溫黛降格為熱帶低氣壓[10][12],後來該系統往西南方向移至北部灣附近,影響海南島越南東北部北中部一帶的天氣,不久後遂與位在臺灣東部海面一帶之颱風愛美發生藤原效應,並在5日晚間併入其環流中,宣告溫黛11日的生命史正式結束。[10][18]

影響

 
位於菲律賓以東海面上的溫黛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
  • 最接近當地時間:1962年9月1日上午9時50分(夏令時間,即香港時間+1小時、UTC+9小時)
  • 最接近當地距離及方向:天文台總部之西南偏南約20公里(掠過香港境內)[19]
 
 
橫瀾島
148km/h
 
長洲
118km/h
 
大老山
189km/h
 
啟德機場
108km/h
 
天文台
133km/h
香港天文台於部分地區錄得之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暴風
 代表錄得颶風
 
 
橫瀾島
216km/h
 
長洲
232km/h
 
大老山
284km/h
 
啟德機場
229km/h
 
天文台
259km/h
香港天文台於部分地區錄得最高陣風風速。圖內所有地區風速皆達到颶風程度

8月30日,溫黛中心風力增強至每小時約148公里,其中心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740公里,皇家香港天文台於晚上7時45分(當地實施夏令時間,即原定香港時間+1小時,下同)懸掛一號戒備信號。8月31日上午9時,溫黛集結在香港東南偏東約490公里之中國南海上,並繼續穩定以時速接近19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動。香港漸轉密雲但天氣悶熱,日間最高氣溫更上升至攝氏35.5度。稍後開始轉吹北風和下雨。同日下午4時10分,香港天文台改掛三號強風信號

當天下午,香港仍然未吹強風,天文台預計溫黛將於翌日非常接近本港,於是在晚上10時50分改掛七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即現今之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9月1日凌晨2時,溫黛集結在香港東南約190公里。位於香港東南之橫瀾島氣象站此時錄得烈風,陣風時速每小時89公里。約2小時後,維多利亞港內的風力仍然只在強風程度,但橫瀾島風力已加強至持續每小時74公里,陣風約每小時105公里。天文台於是在凌晨4時15分改掛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並表示溫黛會在稍後於香港以南約50公里內掠過,不排除懸掛十號颶風信號。

兩小時後,溫黛中心集結在香港天文台總部之東南約90公里,開始正面吹襲香港。境內風勢急劇增強,天文台於早上6時15分改掛十號颶風信號。由於當日早上香港正值天文大潮,天文台並同時發出風暴潮預防警告。上午9時,溫黛在香港境內南部水域,香港全面吹東至東北颶風。橫瀾島錄得陣風為每小時216公里,大老山為每小時284公里;天文台則在上午9時半錄得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50公里,陣風每小時259公里,氣壓為953.2百帕斯卡。溫黛於上午9時50分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總部,中心位於天文台總部之西南偏南約20公里。吐露港在上午10時半左右出現風暴潮,加上天文潮,水位比正常最高潮位再高多3,達5.2米。在大埔滘,風暴潮的浪頂為海平面以上7米。至上午11時,溫黛風眼移至長洲附近,風眼經過時部份地方短暫風勢平靜;之後各地轉吹南至東南颶風。

溫黛離開香港後,橫過珠江口,在9月1日下午於新會中山之間登陸。[20]隨著溫黛開始遠離,香港境內風力迅速而顯著地減弱,天文台於下午2時15分改掛六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即現今之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再於晚上7時05分改掛三號強風信號,翌日(9月2日)凌晨12時45分除下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9月1日香港天文台整天錄得的平均氣壓只有982.5百帕斯卡。由8月31日至9月2日,香港共錄得259.8毫米雨量

特點

溫黛雖然是一個大型颱風,但近中心的風力範圍較小,結構緊密,導致風速變化劇烈;如以天文台總部為例,在9月1日午夜後才開始吹強風,但在日出時分已吹烈風,並在十號颶風信號懸掛不久後便由烈風風力急增至颶風風力,颶風消退時風速轉變亦極為迅速,由颶風迅速減弱至烈風風力,過程中暴風出現的過渡時間極短。而溫黛是少有眼壁及風眼邊緣均曾經過天文台總部上空的颱風,在錄得颶風期間曾短暫出現明顯的風勢減弱現象。然而珠江口廣東東部沿海一直至福建沿海於30日至1日期間先後錄得相等或超過每秒40米的極大風速。

溫黛襲港時分別創下香港最低氣壓、最高每小時與十分鐘平均、最高陣風的風速及開學日的溫度為有紀錄以來最低。溫黛同時在香港東北面的吐露港引起風暴潮,造成嚴重傷亡。是次風災為香港有記錄至今第六多人死亡,亦是二戰後造成過百人死亡的兩次風災中的其中一次,共引致183死388傷[21],另108人失蹤。溫黛襲港期間,天文台總部錄得每小時平均風速高達133公里,除是二戰後眾十號風球之冠,亦是唯一於天文台總部錄得持續風力達颶風水平(≥118公里)的十號風球,氣壓更低至只有953.2百帕斯卡。澳門亦為溫黛懸掛九號風球。

影響及傷亡

 
溫黛重創整個香港新界沙田區,居民死傷枕藉,圖為該區民房受損情況

溫黛將海水推入吐露港,導致沙田馬料水大埔一帶幾乎被徹底摧毀。據有關當局事後統計,共有183人在溫黛襲港期間死亡,當中127人是在新界沙田及大埔區受吐露港風暴潮淹沒時身亡。另受傷人數達388人,亦有108人失蹤,72,000人無家可歸。700多艘小艇嚴重受損,500多艘沉沒。24艘遠洋船擱淺,12艘出現碰撞,避風塘內的住家艇亦有大量損毀。

沙田約有3000家寮屋區損毀,市區內700多間寮屋及天台木屋完全摧毀,1300間無法居住,許多房屋倒塌。筲箕灣許多寮屋船遭擊毀。此外,超過400間平房區的木屋亦遭徹底摧毀,另1,200間損毀。市區散落著掉下的鋅鐵皮、棚架、廣告招牌、架空電線和破碎的窗戶。大量汽車擋風玻璃被風吹至破碎損壞,少數車輛遭受更嚴重的破毀甚至被吹至四輪朝天。樹木以及植物種植園遭受嚴重破壞,許多樹木連根拔起或折斷。大量樹木的枝葉全被吹折,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

溫黛破壞了新界各處不少農作物,包括當年盛產的蔬菜水果和鮮,損失嚴重。在大埔、沙田及沙頭角地區約1,600公頃田遭受海水淹沒。夏末的蔬菜,尤其是瓜類品種遭到嚴重破壞,約700公頃的菜田被海水淹沒。季節水果如香蕉木瓜出現嚴重損害。所有的柑橘橄欖正值駁枝階段,部分遭損壞。荔枝龍眼因早已過駁枝階段受影響最小。果樹整體的損壞率約為百分之10,影響最輕微是荔枝和龍眼,佔百分之5;而受影響最嚴重則是香蕉,佔百分之75。在戶外的花朵或其遭淹沒的地方均受嚴重損害。在沙田和大埔區,由於劍蘭種植在地勢低窪地區而遭水浸壞。惟溫黛對水稻的損害相對輕微,持續的大雨使海水倒灌造成的損害降低,並沒有持久的影響。

大量的牲畜房屋遭颱風損壞,牲畜損失嚴重,在部分地方,禽蛋產量大大降低。許多農莊損毀,但只有一小部分無法修復。

襲港紀錄

溫黛是一個中心風力緊密的颱風,襲港期間創下以下的香港氣象紀錄,並保持至今(最高潮位紀錄由2017年強颱風天鴿打破):

  • 二次大戰後香港錄得的最低海平面氣壓:944百帕斯卡(中心最近距橫瀾島3英里時錄得,而有記錄以來則僅次於丁丑風災
  • 紀錄以來天文台總部最低海平面氣壓:953.2百帕斯卡
  • 紀錄以來天文台總部最高陣風:每小時259公里
  • 紀錄以來最高天文台一小時平均風速:每小時72海哩/每小時133公里(一說每小時68海哩,只是因為用整點時間計算風力,七十年代末則重新計算過非整點的最高一小時平均值,得出每小時72海哩,故實際比1896年的每小時69海哩為高)
  • 二次大戰後維多利亞港內最高風速:大老山,陣風每小時154海哩(約每小時284公里),一小時平均每小時102海哩(約每小時189公里),十分鐘平均每小時105海哩(約每小時194公里)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九號風球

最接近距離:澳門東南偏東46公里

澳門錄得最低氣壓:962.4百帕斯卡

最高風速(一小時平均):每小時80公里

陣風風速:每小時129公里

進入廣東及消散

溫黛於9月1日早上登陸香港時強度稍為減弱至每小時170公里,在冷空氣和陸地影響下,溫黛的強度迅速減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溫黛登陸18小時後停止發放警告。溫黛登陸後轉向西南移至北部灣,在稍為增強後向東南方向移動,最後在海南島附近消散。

香港風速及氣壓數據

最接近距離:天文台總部西南偏南20公里,橫瀾島以南約10公里

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氣壓:955.1百帕斯卡,瞬時953.2百帕斯卡

天文台發出8號或以上信號期間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力:每小時185公里(超強颱風)

最高風速(一小時平均):天文台[22]133km/h,橫瀾島[23] 每小時148公里,長洲[24]每小時118公里,啟德機場每小時108公里,大老山每小時189公里

最高風速(十分鐘平均):天文台每小時150公里,橫瀾島每小時156公里,長洲每小時130公里,大老山每小時194公里

陣風風速:天文台每小時259公里,橫瀾島每小時216公里,長洲每小時232公里,啟德機場每小時229公里,大老山每小時284公里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記錄

 皇家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愛麗斯 (1961年) 颱風艾黛 (1964年)
 皇家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十號颶風信號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愛麗斯 (1961年) 颱風露比 (1964年)
 澳門氣象台 熱帶氣旋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九號風球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瑪麗 (1960年) 颱風維奧娜 (1964年)

釋義

  1. ^ 「赤道東風帶」位於3000米以上高空,空氣由副熱帶高壓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壓,在科里奧利力作用之下形成偏東風。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風系中的其中之一,有導引熱帶氣旋向西移動的作用,一般該熱帶氣旋採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行進。[1]
  2. ^ 「輻散」是指空氣由一個中心向四周散開,通常只有氣旋式輻散,形成原因和輻合的機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壓系統發生。高空亦能有高壓,所以高空亦能有輻散,高空輻散足夠又有水氣時即可能降水,形成原因和輻合相若。[2][3]
  3. ^ 東風帶[注 1]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低壓波動,在天氣圖或氣流圖中以倒V字低壓槽表示,乃「東風波」。其由東向西傳播,槽前有輻散[注 2]現象,槽後則有輻合;因此東風波左方受下沉氣流影響天氣晴朗,右方則因輻合上升而出現對流性的不穩定天氣。有大約一成的熱帶氣旋就是在東風波之擾動中生成。[4]
  4. ^ 「西風帶」是位於副熱帶高壓與副極地低壓之間(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的行星風帶。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科里奧利力的作用之下,偏轉成西風(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因此西風為盛行風。[5][6]
  5. ^ 「垂直風切」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7]
  6. ^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是一條位於熱帶高空(約200百帕面)的槽線,其可經由中緯度西風槽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熱帶而成,亦可為高層反氣旋南側之高空東風倒槽。其將帶來強烈垂直風切變[注 5]而影響熱帶氣旋或熱帶擾動的發展,但亦有情況是因帶來良好的高空輻散而助長熱帶氣旋的發展。在環境許可下,其會發展成擁有完整環流的高空冷心低壓,並有可能發展至地面而誘生出低層之擾動發展。[8]
  7. ^ 「低壓槽」指狹長狀的低壓,或從低壓中心向高壓處伸展而等壓線呈V字形的地方。槽後方氣流下沉,槽前方氣流上升而有輻合運動,有利對流及雨帶的發展。槽線活動的觀測在熱帶氣旋預測上有廣範的應用,例如西風帶[注 4]中的長波槽(東亞大槽位於東經120-150度)將推動熱帶氣旋轉往東北方向行進,而東風波、熱帶對流層上部槽(英語:TUTT,Tropical upper tropospheric trough[注 6]所帶來的高空輻散會有利熱帶氣旋發展等等。[9]
  8.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二種:前者係由二個英文字母及六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1962);後者則由二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係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161962」及「16W」皆指溫黛是1962年第16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16W」指稱溫黛僅限於1962年。[11]

來源出處

  1.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 2015-08-18 [2015-08-18]. (繁體中文)
  2. ^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05-03]. (繁體中文)
  3.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 [2015-05-03]. (繁體中文)
  4.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波. [2015-08-18]. (繁體中文)
  5. ^ 中華百科全書. 自然科學類:西風帶. [2015-08-18]. (繁體中文)
  6.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帶. [2015-08-18]. (繁體中文)
  7.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08-18]. (繁體中文)
  8.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熱字: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2015-08-18 [2015-08-18]. (繁體中文)
  9.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槽字:槽線. [2015-08-18]. (繁體中文)
  10. ^ 10.0 10.1 10.2 1951至2017年 日本氣象廳熱帶氣旋最佳路徑 (ZIP). 日本氣象廳. [2017-09-24]. 
  1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26). (英文)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962年度熱帶氣旋報告 (PDF).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2017-09-24]. (英文)
  13. ^ 13.0 13.1 13.2 萬達颱風資料概況.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7-09-24]. (繁體中文)
  14. ^ 14.0 14.1 14.2 民國五十一年颱風調查報告 (exe).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5-03-28]. (繁體中文)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香港天文台對颱風溫黛發布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香港天文台. [2017-09-24]. (繁體中文)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962年颱風溫黛詳述. 香港天文台. [2017-09-24]. (英文)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香港天文台在溫黛襲港時發出的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報 (PDF). 香港天文台. [2017-09-24]. (英文)
  18. ^ 日本氣象廳. 1962年9月5日東亞天氣圖. 數位颱風網. [2017-09-24]. (英文)
  19. ^ 數據已按最新天文台資料而作出更新,而單位則已換算至現今普遍使用
  20. ^ 1962年9月2日工商日報
  21. ^ 何佩然. 歷年天災的回顧 (PDF). 香港天文台. [May 25, 2008]. 
  22. ^ 當時風速計置於高過海平面61米處
  23. ^ 當時風速計置於高過海平面70米處
  24. ^ 當時風速計置於高過海平面48米處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