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字體排印

Web字體排印(英語:Web typography)是指在萬維網上使用字體。首次創建HTML時,字體和字形完全由每個Web瀏覽器的設置控制。直到1995年Netscape引入了<font>標籤,在HTML 3.2規範中標準化,單個網頁才能控制字體顯示。但是,標籤指定的字體必須安裝在用戶的計算機上,否則將使用後備字體,例如瀏覽器的默認無襯線字體等寬字體。1996年發布的第一個CSS規範提供了相同的功能。

Web字體允許Web設計人員使用未安裝在查看器計算機上的字體。

CSS2規範於1998年發布,試圖通過添加字體匹配、合成和下載來改進字體選擇過程。這些技術沒有得到太多的使用,並且在CSS2.1規範中被刪除。不過,Internet Explorer在1997年發布的4.0版本中添加了對字體下載功能的支持。[1] 字體下載後來被包含在CSS3字體模塊中,並且已經在Safari 3.1Opera 10Mozilla Firefox 3.5中實現。隨後,人們提高了對Web字體排印以及字體下載應用的興趣。

CSS1

在第一個CSS規範中,[2] 作者通過一系列屬性指定了字體特徵:

  • font-family
  • font-style
  • font-variant
  • font-weight
  • font-size

所有字體都是按名稱標識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屬性之外,設計師沒有辦法設置字體的樣式,也沒有任何機制可以選擇客戶端系統上不存在的字體。

Web安全字體

Web安全字體是很可能存在於各種計算機系統中的字體,並且Web內容作者使用這些字體來增加內容顯示為他們所選字體的可能性。如果網站的訪問者沒有指定的字體,他們的瀏覽器會嘗試根據作者指定的後備字體和通用族選擇類似的替代方法,或者使用訪問者操作系統中定義的字體替換。

微軟的Web核心字體

 
自從為Web程序發布微軟核心字體以來,Arial、Georgia和Verdana已經成為三種實打實的在Web上廣泛使用的字體。

為確保所有Web用戶都擁有基本的字體集,微軟於1996年啟動了Web核心字體計劃(該計劃在2002年終止)。發布的字體包括ArialCourier NewTimes New RomanComic SansImpactGeorgiaTrebuchetWebdingsVerdana,其EULA使這些字體可以自由分發,但也限制了一些使用權限。他們的高滲透率使他們成為網頁設計師的必備品。但是,大多數Linux發行版默認不包含這些字體。

CSS2試圖通過添加字體合成、改進的字體匹配以及下載遠程字體的能力來增加Web開發人員可用的工具。[3]

一些CSS2字體屬性已從CSS2.1中刪除,後來被包含在CSS3中。[4][5]

後備字體

CSS規範允許將多種字體列為後備字體。[6] 在CSS中,font-family屬性接受用逗號分隔的字體列表,如下所示:

font-family: Helvetica, "Nimbus Sans L", "Liberation Sans", Arial, sans-serif;

指定的第一個字體是首選字體。如果此字體不可用,則Web瀏覽器會嘗試使用列表中的下一個字體。如果未找到指定的字體,瀏覽器將顯示其默認字體。如果瀏覽器嘗試顯示指定字體中不存在的字符,則同樣的過程也會在每個字符上發生。

通用字體族

為了讓網頁設計師能夠控制網頁上字體的外觀,即使指定的字體不可用,CSS規範也允許使用多種通用字體族。這些系列旨在根據其外觀將字體分為幾類。它們通常被指定為一系列後備字體中的最後一個,作為作者指定的任何字體都不可用的最後手段。有五個通用系列:[6]

Sans-serif

字符上沒有裝飾性標記(或襯線)的字體。這些字體通常被認為更容易在屏幕上閱讀。[7]

Serif

字符上帶有裝飾性標記(或襯線)的字體。

Monospace

所有字符同樣寬的字體。

Cursive

類似草書書寫的字體。這些字體可能具有裝飾性外觀,但在小尺寸下很難閱讀,因此通常要謹慎使用。

Fantasy

可能包含符號或其他裝飾屬性但仍表示指定字符的字體。

參見

參考文獻

  1. ^ Garaffa, Dave. Embedded Fonts In Microsoft IE4pr2. Internet.com. 2 September 1997 [2018年1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年7月8日). 
  2. ^ Cascading Style Sheets, level 1, W3C, 1996-12-17 [2018-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1) 
  3. ^ Font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level 2:CSS2 Specification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1998-05-12 [200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4. ^ CSS2.1 Changes —C.2.97 Chapter 15 Fonts,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8) 
  5. ^ CSS3 module: Web Fonts,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6. ^ 6.0 6.1 CSS2 specification, Fonts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18-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7. ^ Poole, Alex. Which Are More Legible: Serif or Sans Serif Typefaces?. 2005-04-07 [201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