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分類、列表與導航模板
本頁簡而言之:分類、列表和導航模板是歸納與組織條目的三項重要方法,它們雖然各有利弊,但卻能相互補足。 |
維基百科指引 |
---|
內容 |
編輯 |
關注度 |
格式 |
態度 |
刪除 |
用戶 |
另見:方針 |
維基百科提供了數種方法予編者組織條目:分類、列表(包括嵌入列表,例如「參見」章節中的列表)和維基百科:導航模板。當條目以上述其中一種方式組織時,不能抹殺它們以其他方式組織的可能性。反而,每種方法都各有利弊,應該獨立地根據各自的指引或方針在維基百科上使用。
這些方法之間並無矛盾,相反,它們是協同而相互補足的。例如,由於編者的風格有所不同,有些編者傾向採用列表而另一些編者傾向採用分類,使維基百科出現了兩種以連結為主的系統。有些讀者喜歡以列表瀏覽維基百科,而另一些讀者則喜歡使用分類;而列表對新讀者來說比較明顯,因為他們可能未曾發現分類系統。因此,列表不應因為分類的存在而被刪除,而分類也不應因為列表的存在而被刪除,否則珍貴的資源會被浪費。兩者應互相幫助,使資料得到及時的更新。
同時,維基社群可能會達成共識,認為某些方法不適用於維基百科。例如,有關過度分類的指引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共識普遍認為不應該使用分類。
分類工作者、列表建設者和模板設計者均力圖建設一個全面的連結網路以方便讀者瀏覽維基百科。正因如此,讀者有更多方式去進入不同的知識領域。
重疊的分類、列表與導航模板並非多餘的
分類、列表與導航模板三者服務同一個主題是常見且合理的,這些重疊的系統是互補的,而非不合理和多餘的。因此,一個分類與一個列表重疊並非任何一者被提請刪除的合理理由。
由於列表可以補足分類沒有的特色,而建立一個未完全的列表是一個健全的列表的第一步,所以刪除這些初生列表是在浪費這些基石,並會為列表建設者增添不必要的壓力,可能會抑制他們的建設。因此,當決定是否建立列表時,分類的存在是不必考慮的。
以下是各組織條目的方法的利弊。
分類
條目不應被包含在過多的分類中,因為過多的分類會使它們的作用減低。[需要解釋]
通常,條目不應同時包含在一個分類及其子分類中,例如,Microsoft Office條目被包含在分類:微軟軟件中,所以,它不應再放入分類:軟件。除非該條目描述了一個分類的「主題」,同時又隸屬於另一個分類,例如,俄亥俄州同時被編入分類:美國州份和分類:俄亥俄州中。
另一個例外是該條目與其母分類有關聯,而該種關聯不能因其同時屬於的子分類而得到彰顯。例如,分類:法國大革命期間被處決者是分類:法國大革命人物的子分類,但我們可能不應該只因為人物被處決而將其從「法國大革命人物」中移除。
由於分類語法不能包含註解,當創建或填入分類時,應注意觀點是否中立。當把條目編進分類中時,應注意該條目屬於該分類是否顯而易見而且毫無爭議的,尤其是分類的對象是人物。
分類:維基百科站務等分類是臨時性的自我參照,可能不受上述規則所限。
每個分類都應該是其他分類的子分類。你可以在分類:總類中看到所有的頂層分類。
如果你看到一個分類或頁面未列入任何分類,請為其加入合適的分類或{{Uncategorized}}模板。
優點
- 自動鏈接:當你將頁面加入分類後,該分類中將會自動產生到條目的鏈接。
- 多方向導航:一個分類可以包含數個子分類,同時又可以是數個其他分類的子分類,使眾多條目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 有利於探索維基百科。
- 由於只有維基百科條目才可被列入分類,有助防止外部連結破壞。
缺點
- 不能直接修改,必須於各條目源代碼尾部更改其所屬分類。
- 不能加入註解或參考資料,讀者須在各條目內容中尋找查閱。
- 由於沒有參考資料,不容易證明分類是否符合維基百科的錄入標準。
- 分類包含的頁面由系統自動依據首字母排列,目前不能分成附上描述的章節。
- 難以維護:
- 不能在分類成員列表中加入紅字鏈接。紅鏈有助編者得知維基百科缺乏哪些條目。
- 沒有內容或闡述,只是單純地列出頁面名稱的鏈接。
- 同一個頁面的別名只能透過將重定向頁加入分類而顯示(目前在重定向頁加入分類語法未得共識,請勿加入)。
- 許多新編者常:未察覺到分類的存在;不知道如何為分類加入頁面成員;未意識到應維持分類中立性。
- 分類頁在一頁中最多只能顯示200個成員,如分類中包含的頁面更多,讀者需翻頁翻看數頁分類(可掛Template:細分)。
列表
優點
- 有利於探索維基百科。
- 比較完整,因為可以由該列表中央管理。
- 可以以多種方式編排,提高列表的表現性。
- 較分類更容易建立或編輯,因為可以從其他來源直接歸納、加入或移除包含頁面,而不需在條目中更改。
- 可以以簡述來充實列表。
- 可以加入參考資料以證明頁面屬於該列表。
- 可以加入不是連結的內容和紅字連結。
- 列表項目可以以多種方法整理,條目可以在同一條列表中以不同方式出現數次。
- 可以連結到條目的某一特定章節。
- 不熟悉維基語法的新手較容易修改。
- 可以加入圖像。
- 導航模板可以是列表的一部分。
- 可以在列表中加入值得提及,但關注度又不足夠建立條目的項目。
缺點
- 不能自動連結。若條目包含在分類中,條目底部有分類的連結;但若它列在列表中,便未必有列表的連結,使讀者發現不到列表。
- 沒有分類的階層系統。
- 難以以機械人自動處理。
- 如列表沒有可靠來源或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可能會陷入爭議。
- 列表的收錄標準可能會引起爭議。
導航模板
導航模板是鏈接一系列相關條目的信息框,使這些條目之間的瀏覽更加便利。導航模板通常採用以下兩種形式之一:
- 水平放置於頁面底部。
- 垂直放置於頁面右側,通常在頂端右上角,也被稱為側邊欄。
不同導航模板之間的針對性各有不同,其維基編輯標記說明文檔包括了Template:Navbox/doc、Template:Navbar/doc以及Template:Sidebar/doc。
包含條目數量適中且定義明確的導航模板會對讀者的使用起到很大幫助。雖然包含眾多條目鏈接的模板並不違反規定,但它們很有可能顯得過於繁雜而不利於閱讀和使用。一個好的導航模板通常應該遵循以下指引:
- 其中包含的條目均有一個單一而連貫的主題。
- 其主題應該在其下的每一篇條目中有所提及。
- 其下的條目內應在合理範圍內得到互相印證。
- 其主題應該在維基百科上有一篇對應的條目。
如果模板囊括的條目不符合以上的標準,那麼這很可能意味着這些條目之間的聯繫過於鬆散,一個列表或分類也許更適合它們。
頁面右上角的導航模板(有時亦被稱為側邊欄或「系列條目」模板)對於用戶來說十分醒目,因此對於它們應該引起特別注意。側邊欄中條目之間的聯繫應當緊密相關,並且應當儘可能完全符合以上的指引標準。否則一個腳頁模板(位於頁面底部)可能更加合適。
在導航模板中的條目鏈接應該以主題或時代等依據劃分組別。
外部連結不應出現在導航模板中。參考來源可以列入模板說明文檔中。
導航模板中的鏈接應儘量使用直接鏈接而非重定向鏈接,這樣才能在導航模板所在條目時,對應主題的鏈接以黑色粗體顯示,以達到導航效果。但若導航模板中的鏈接欲鏈接的目標是一個鏈接章節的重新導向,則宜使用{{重定向導航連結}}模板,以便讓導航模板在目標頁面時能顯示粗體,又能鏈接到正確的章節。
模板中的每個鏈接都應該能讓讀者輕易識別。大體上其文本顏色應與維基百科默認文本顏色一致,這樣內部連結會顯示為藍色,不存在的條目鏈接會被顯示為紅色,並且這兩種顏色不應被用於其他(非鏈接)文本內容。
最後,在文中嵌入包含一個導航模板的條目通常應該被包含在該導航模板中,以便形成雙向的導航。
優點
- 對關聯條目形成了一個統一和系統的組織總結。
- 相較於分類來說導航更加便捷。
- 提供對應項目的直觀信息。
- 對於呈現一系列以時間順序排列的條目來說,模板經常是最合適的。
- 在一些廣泛的話題中為讀者提供了系統化的信息資源。
缺點
- 如果過於簡略,通常可以用分類代替。
- 有時會有礙觀瞻或是毫無意義。
- 鏈接內容或分組劃分可能會無意間偏向一種觀點。
- 相反可能會忽略部分重要或相關的內容而引起爭議。
- 可能會影響頁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