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會聯合會
世界工會聯合會(英語: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簡稱世界工聯(WFTU),1945年成立,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國際工會聯合會。創建時有51個國家參加了世界工聯第一次代表大會。當時世界各國的主要工會組織,除美國勞工聯合會外,都是其會員。1948年,西方國家工會以世界工聯拒絕馬歇爾計劃為由退出,並於1949年12月在倫敦成立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冷戰時期,該組織被公認是蘇聯主導下的國際勞工組織。[1]南斯拉夫和中國的工會組織曾由於與蘇聯的意識形態衝突而先後退出該組織。
原名 | 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
---|---|
前身機構 | 國際工會聯合會 (1919年) |
成立時間 | 1945年10月3日 |
類型 | 國際組織、工會 |
總部 | 雅典 |
地址 | |
會員 (2022年) | 1.05億 |
主席 | 姆茲萬迪萊·馬克瓦伊巴 |
重要人物 | 潘比斯·基里茨斯(總書記) |
網站 | wftucentral.org |
現狀
世界工聯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的20年間影響力急劇下降。東歐國家工會紛紛加入了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2005年,世界工聯哈瓦那大會選出了新的領導層,希臘工會活動家、希臘共產黨成員喬治·馬夫里科斯成為該組織的總書記。2006年,該組織的總部從布拉格遷往雅典。目前,該組織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第三世界的區域性工會組織,反對帝國主義、種族主義、貧窮、環境退化、資本主義下對工人的剝削,以及保護充分就業、社會安全、健康保護、工會權利。
近年來,世界工聯成功吸引歐洲幾個重要工會加入,如英國的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全國聯盟,意大利的基層工團聯盟,法國的農業食品和林業全國聯合會、化學工業全國聯合會。
成員
全國性工會組織(部分)
歐洲
- 俄羅斯 俄羅斯工會聯盟
- 英國 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全國聯盟
- 法國 農業食品和林業全國聯合會
- 法國 化學工業全國聯合會
- 摩納哥 摩納哥工會聯盟
- 西班牙 工人工團協調
- 西班牙 階級工團協調
- 葡萄牙 葡萄牙總工會—全國工團
- 意大利 基層工團聯盟
-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聯合工會「團結」
- 希臘 全體工人戰鬥陣線
亞洲
- 北韓 朝鮮職業總同盟
- 越南 越南勞動總聯合會
- 老撾 老撾工會聯合會
- 菲律賓 五月一日運動
-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工會聯盟大會
- 印度 全印工會大會
- 印度 印度工會中心
- 印度 全印工會中央理事會
- 孟加拉 孟加拉國工會中心
- 孟加拉 全國工人聯合會
- 孟加拉 社會主義工人陣線
- 伊朗 工人之家
- 敘利亞 工會總聯合會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工人總聯盟
- 塞浦路斯 泛塞浦路斯勞工聯合會
- 土耳其 土耳其革命工會聯盟
非洲
美洲
國際性工會組織
與中國工會關係
中華全國總工會是世界工聯創始成員之一。1966年,因受中蘇交惡影響,雙方斷絕關係。1990年,中華全國總工會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工聯大會。目前,雙方保持「友好關係」。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 ^ Richard Felix Staar, Foreign policies of the Soviet Un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oover Press, 1991, ISBN 0-8179-9102-6, p.84
來源
- 書籍
- Fabio BERTINI, Gilliatt e la piovra. Il sindacalismo internazionale dalle origini ad oggi (1776–2006), Roma, Aracne, 2011.
外部連結
- 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eb 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ecollections of the WFTU's activities in 1968[失效連結]
- Guide to 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Reports and Minutes, 1945-1949. 5396mf. Kheel Center for Labor-Management Documentation and Archives, Martin P. Catherwood Library, Cornell Univers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