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國民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四全大會,1993年8月16日至1993年8月22日在臺灣臺北市信義區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通過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並修改中國國民黨黨章設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一職。本次大會為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郝柏村率領內閣總辭後,總統兼黨主席李登輝在中國國民黨內確立「至高領袖」、「小強人」[1]:247之絕對地位。
背景
二月政爭後,國民黨黨內出現「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鬥爭。總統兼黨主席李登輝也開始對「非主流派」予以收編或稀釋。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國民黨雖遭嚴重挫敗,然而「非主流派」多位候選人卻紛紛當選。「非主流派」決定化被動為主動,尋求「主流派」中較有政治企圖心的實力人物合作。如果能輔選出對「非主流派」有利的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立法院副院長,則時任行政院院長郝柏村的閣揆之位或許還能守住。[2]:214最後「非主流派」選定爭取臺灣省政府主席未果的新科立法委員高育仁,高育仁獲得「非主流派」支持競選立法院院長後,亦回報支持「非主流派」大將關中競選立法院副院長。
唯「主流派」在宋楚瑜領軍下,強力輔選劉松藩與王金平,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中擊敗「高關配」。「非主流派」在高育仁串連失敗後,時任行政院院長郝柏村見大勢已去。於1月30日發表辭職聲明,正式宣佈辭職。[2]:214-215
本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時任黨主席李登輝透過增列700名當然黨代表的方式,使十四全大會代表人數高達2,100人。將「非主流派」所能掌握的380名至420名黨代表,稀釋到全體黨代表的三分之一不到。換句話說,黨主席李登輝可以牢牢掌握修改黨章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同時「非主流派」無法掌握杯葛修改黨章所需要的三分之一少數。[2]:215-216
然而針對是否修改黨章設立副主席一事,李登輝由原先傾向設立到傾向不設立,唯全體黨代表投票結果,有1,007位贊成設置,雖未超過增設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但佔了投票人數1,648位的六成一。李登輝見此,為避免黨內分裂,乃主動出席黨代表大會,呼籲黨代表通過鼓掌設置副主席。
在中央委員選舉方面,「主流派」保有110位,在210位名額中佔52.4%,「非主流派」僅37席,佔17.6%。甚至低於1990年臨中全會上掌握的中央委員數。[2]:216在中常委中,「非主流派」只保有4-6名。(全部31名)[1]:252而原先承諾讓郝柏村擔任的「副主席」,最後不過是四位副主席的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