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果

原产于拉丁美洲的一种常绿乔木

人心果,別稱仁心果赤鐵果、在台灣又稱吳鳳柿人參果台語查某李仔查某囡仔英文Sapodilla馬來文BasikuBuah Ciku印尼文Sawo越南Hồng xiêm老撾LamoodRarmood。是一種山欖科鐵線子屬的常綠中喬木。人心果之稱來自廣東,因縱剖面似人心而得。

人心果
人心果樹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杜鵑花目 Ericales
科: 山欖科 Sapotaceae
屬: 鐵線子屬 Manilkara
種:
人心果 M. zapota
二名法
Manilkara zapota
(L.) P. Royen

人心果樹原產於美洲熱帶,結果時間很長,大概要用一年時間。而未成熟的果實帶青綠色,由於富含膠質單寧酸,所以有點酸澀又帶膠質很黏牙,因此不太好吃,像吃有沙的口香糖。所以,一般只能採完全成熟的人心果。人心果樹身所含的乳汁稱為「樹膠」(Chicle),從前是製造口香糖的主要原料。

特徵

果實

 
還沒成熟的人心果
 
成熟的人心果

漿果,單果重量約40到120公克。未成熟時皮青綠色,果皮有粗鱗片狀,成熟後皮褐色、薄,有黃褐色纖毛。果形為球形或倒卵形。果肉淺褐色、半透明。果實軟熟後多汁,有石細胞(stone cells)。

人心果的種子扁圓,為黑褐至褐色,1到9枚,有光澤。種子在果內自中心成輻射狀排列、與果肉易分離,染色體數為2n = 26。

農業上,可按照果實大小和色澤分辨品種:

  1. 以果實形狀分類:圓形(又稱巴子固)、橢圓形、頂凹形、扁形(又稱糖子固)、變異形。
  2. 以大小分類:大果形、中果形、小果型。
  3. 以果肉顏色分類:青肉類、褐肉類。

在樹上採下來的人心果,放一個星期左右就會變軟熟,用手指按下去有點軟就可以吃了,皮褐色、果肉是黃褐色,軟熟後很多汁,非常甜,而果肉有點像吃梨子的感覺。可製為果子酒果醬果汁果晶果子露

人心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葡萄糖和,對心臟病肺病和血管硬化有輔助療效。

形為長橢圓形,綠色,全緣,叢生於莖頂。

枝幹

成熟的枝為褐色;嫩枝有銹色茸毛。人心果全樹的枝幹內有白色膠汁,是製造香口膠的材料。

終年開花,主要花期在5月初到7月下旬為淡綠或白色

產地

人心果原產美洲中部,即中美洲墨西哥一帶,隨着西班牙殖民菲律賓傳入亞洲。現代人心果在多個地區做為一種經濟作物來種植,包括東南亞各國、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省份、在台灣全島都可看到,主要集中在嘉義雲林

生產

種植

人心果樹耐旱、耐風。熱帶亞熱帶,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區均可栽培。最為合適的土壤為砂土與砂壤土,石灰質土壤亦可。

繁殖方式有播種嫁接高壓等。

採收

人心果周年開花,故一年內有多次採收期。多數地區第一次採收期為每年的3到7月,第二次為9到11月。

人心果在還沒有完全熟透,即皮呈黃褐色、果肉乳白色帶綠,割破果柄流出的白色膠汁減少,而果肉尚硬時,便可採收。

人心果不可在過生時採收,雖然也會軟化,但品質差;過熟採收則果實容易腐壞,不易貯藏運輸,是以採收的時間需良好掌握,應採取先熟先採收,分期採收的做法。

還沒熟透的果肉雖然尚硬,但果皮薄,易損傷,故需強調輕采、輕放及輕運。

採收時以剪刀剪斷果柄,由於被果柄切口流出的白色膠汁會污染果面,剪果柄時應貼近果基部。而盛果容器最好以材料逐層分隔,以免白色膠汁污染容器內各果果面

貯藏

剛採收的人心果肉質硬,富含膠質及單寧酸,難以食用,可存放5到7天軟化後食用。溫度越高,人心果軟化越快。一般保持在攝氏20℃以上即可;要5天軟化需保持室溫30℃左右、7天軟化則需25℃左右。

多商家利用採收至軟化之間的時間,將果實運輸至供應市場,運輸時需注意良好的通風。

若要長期貯藏,效果最好的是溫度1.7到3.3℃,相對濕度85%到90%的冷庫中,可以貯藏8個星期,且保持品質。 

參考資料

  1. ^ Martínez Salas, E.; Samain, M. & Oldfield, S. Manilkara zapo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61964429A61964470 [23 June 202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