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墉(1870年—1947年)字崇如陝西蒲城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仵墉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進士;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2]。歷任直隸省樂亭縣知縣、長垣縣(今屬河南省)知縣、祁州(今安國縣)知州、安州(今安新縣)知州、滄州知州、灤州知州。

中華民國成立後,仵墉歷任昌黎縣饒陽縣[3]長垣縣[3]趙縣霸縣臨榆縣[4](今屬秦皇島市)縣知事、縣長等職務。在清末民初前後共任知縣、知州、縣知事、縣長28年。[1]

九一八事變之後,時任臨榆縣縣長的仵墉由張學良薦任察哈爾省民政廳廳長。因察哈爾省主席兼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赴前線督師,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12日,仵墉被國民政府令暫代察哈爾省主席。任內仵墉赴北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請示,後來留在北平未歸,任北平市政府參事。[1]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仵墉辭去北平市政府參事職務,在家閒居,並拒絕了到滿洲國做官的邀請,後稱病入住醫院。日軍進入北平後,強佔了其位於錢糧胡同的住宅,仵墉乃令家人在北平西城租房居住。在此期間,他與尚節之賈佩卿陳紫倫等朋友結成「龍亭會」,每周六在北海五龍亭聚會,創作詩詞,後又改在其家聚會。抗戰期間,仵墉一家生活十分困難,兒子49歲便病死,但他仍對家人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寧可全家餓死,決不受日偽一粟一縷!」[1]

抗日戰爭勝利後,仵墉失明,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冬返回了陝西蒲城賢坡村。次年春,胞弟病逝,仵墉悲痛生病,於當夏病逝。[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仵墉,陕西省地情网,于2012-6-1查阅. [201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五百十七):光緒二十九年。癸卯。閏五月甲申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龐毓同、田毓璠、孫鴻烈、高遵章、鈕澤晟、王紹曾、王蔭楠、馬晉、陳鈞、宋功迪、胡獻琳、許中傑、陳中孚、李盛鑾、董秉清、張壽楠、黃敏孚、張衷沅、趙國光、鄧榮輔、程昌鼐、梁鴻藻、李世由、宋嘉林、郝繼貞、褚煥祖、唐樹彤、萬箎、黃光厚、李增榮、程起鳳、黃韓鼎、樊海瀾、李肇律、張鳳喈、鄒壽祺、郭毓璋、黃純垓、劉貞安、鄭廷琮、謝慕韓、鄭煇典、翁長芬、劉昌仁、有瑞、林樹森、陳德昌、金文田、胡商彝、劉道春、曾肇嘉、馬育麟、薩起岩、廖毓英、朱楙春、張治仁、王景峨、何諶、施汝欽、尚光鉞、佘登雲、劉思浚、張鵬翔、武曾任、陳煜庠、閻希仁、李澤宸、張運魁、何品藜、馬天翮、黃堃、馬進修、培成、高廷梅、張自省、張文源、彭立栻、楊鳳翱、杜光佑、王允猷、汪春源、曹佐武、呂濬堃、魏垂象、周旭、鍾麟、孟宗輿、侯來儀、丁樹奇、於文鐄、張瑞璣、呂調元、和紳布、孫回瀾、李泰、傅懷光、關捷三、姜宗泰、曾蘭春、仵墉、黃居中、張繼信、吳庚、陳耀墀、王鍾仁、馬駿昌、黃和鑾、劉春堂、丁惟彬、周汝敦、李文詔、王益霖、楊克烈、覃壽彭、王廷槐、陳其相、黃霦、馬廷弼、吳黼藻、王永和、哲克登額、李慎五、袁大琖、王延綸、俱著交吏部掣籤。分發省分。以知縣即用。
  3. ^ 3.0 3.1 縣知事
  4. ^ 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