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个体对命题或事物真实性的主观认定

信念(英語:belief)是一種態度,認為某些事情是某個樣子,或者關於世界的某些命題正確的。[1]認識論中,哲學家使用「信念」一詞來指代對世界的態度,該態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2] 相信某事就是將其視為真實;例如,相信是白的,相當於接受了「雪是白的」命題的真理。然而,堅持信念並不需要積極的內省。例如,很少有人仔細考慮明天太陽是否會升起,只是假設它會升起。此外,信念不必是發生性的(例如,一個人積極思考「雪是白的」),而是可以是性格傾向的(例如,如果被問及雪的顏色,他會斷言「雪是白的」)。[2]

當代哲學家試圖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描述信念,包括作為世界可能的方式的表示(傑里·福多),作為表現得好像某些事情是真實的(羅德里克·奇澤姆),對於他人行動緣由的詮釋方案(丹尼爾·丹尼特和唐納德·戴維森),或作為滿足特定功能的心理狀態(希拉里·普特南)。[2] 一些人還試圖對我們的信念概念進行重大修改,包括關於信念的取消主義者,他們認為自然界中不存在與人們的民間心理學概念(保羅·丘奇蘭,英語:Paul Churchland)相對應的現象,以及正式認識論(英語:Formal epistemology):旨在取代關於信念的二價概念(「要麽我們有信念,要麽沒有信念」),以及更寬容的、概率性的信念概念(信念有程度差別,但非簡單二分法的有或無兩種)。[2][3]

信念是各種重要哲學辯論的主題。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當面對各種證據時,修正一個人的信念的合理方式是什麼?」、「我們信念的內容是否完全由我們的心智狀態(英語:mental states)決定,或者相關事實是否對我們的信念有任何影響(例如,如果我相信我拿着一杯水,那麼H2O 的非心智事實是否是該信念內容的一部分)?」、「我們的信念是精細的還是粗糙的?」和「信念是否必須可以用語言表達,或者是否存在非語言信念?」。[2]

信念與信仰的區別

信念(belief)是反應個人見識正確與否的思想意識。相信(belief)是對人或事物確定某種看法, 做出某種判斷[4]。 相信是依賴人為能力的心理狀態:相信自己是依賴自己的能力;相信他人是依賴別人的行為和言論。所以,信念和相信基本是同義的。

信仰(英語:Faith ),拉丁語fides and 舊法語feid,[5] 是對一位,一個,一件,或者是一種概念的堅信不疑和置信。[5][6]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7]認為「信仰」是一個廣義術語,出現在表達各種不同概念的語言中; 從最普遍的意義上講,「信仰」(Faith) 與「信任」(Trust) 的含義大致相同。

信仰與信念的區別在於,信仰是對某事或某人的一種強烈的堅定不疑的信念,處於難以被客觀證據和理性分析而改變心理狀態。信仰常用於宗教語境, 是指對宗教的一種神聖的信念。 信念通常指的是對某件事是真實或存在的一種心理態度或接受,通常基於證據、經驗或對來源的信任。 信念在沒有達到信仰所具有的強烈的堅定不疑的心理狀態,是容易被客觀證據和理性分析而改變的。 信念所意味的信任程度可能不如信仰的信任程度那麼強烈。[8] 信仰以某些信念為前提,但信念並不一定意味着是信仰。[2][9]

做為知識相信例子: 羅素說:我們不說「2加2等於4」是信仰[10]。 這意味着我們對命題只是知識相信, 不排除繼續用經驗證據進行理性的研究。實際上,歷史上類似「2+2等於4」的嚴格的語義含義也受到質疑,這催生了皮亞諾公理

做為信仰相信例子:基督徒相信「處女生育」和「死後三日復活」的命題(聖經新約),其推理根據是對聖經的信仰, 儘管是被科學上否定的(到目前為止的同行評議的科學雜誌文獻報道科學發現為準)。愛因斯坦不信宗教,不信人格化的上帝(見: 愛因斯坦的宗教觀)。 按照 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上帝錯覺》的「上帝假說」見解:從知識相信的角度,「存在人格化的上帝」,「處女生育」和「死後三日復活」等命題,可以看成有效的科學假說,對物理的宇宙有影響, 像其他任何科學假設一樣都可以得到檢驗和證偽。他堅持認為,上帝的存在或不存在是關於宇宙的科學事實,如果在實踐中還無法驗證而發現,但原則上是可以發現的。[11][12]

認識論

認識論涉及劃定合理的信念和觀點之間的界限,並且通常涉及知識的理論哲學研究。[13]

知識-證明過的真信念

證明過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是在啟蒙運動期間獲得認可的知識定義,「證明」與「揭示」相對立。 有人試圖將其追溯到柏拉圖和他的對話。[14]

知識相信(信念)含意中,相信某事就意味着認為其是正確的。相信一件事就是單純通過思考。哲學家們在探討知識時運用的就是這種相信。知識相信的一個命題也可能是錯誤的,但是,不排除按經驗證據的方式(科學方式)繼續理性的研究和質疑和探討。 這裏的邏輯是,一個人想了解一件事物,就必須不排除按經驗證據的方式來研究它的真實性。

信念系統

信念系統是一套由多種個人理念演化而來的、並相互支持的信仰體系。

所有的信念系統都可歸類為宗教、哲學、政治、意識形態或這些系統的組合。

哲學家喬納森·格洛弗(Jonathan Glover)表示,信仰總是信念系統的一部分,一種人們共同的信念系統很難讓個人完全修改或拒絕。[15] 基督教網站「AllAboutReligion」認為無神論就是一個近代形成的一個信仰體系[16]。 無神論者有不同的看法,英國哲學家和邏輯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伯特蘭·羅素認為無神論是一種信念,但不是一種信仰[10]。 他將「信仰」定義為對沒有證據的事物的堅定信念。 進一步指出,在有證據的地方,沒有人會說「信仰」。

心理學

信念的建立

心理學研究了信念的形成以及信仰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後,提出了三種信念形成與變化過程:

條件推理過程

當人們估計事物的真實性時,他們會搜索自己所記憶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事物真實性的判斷起着決定性的影響。自己所記憶信息的真實性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信念。[17]

信念形成的線性過程

與以前的過程不同,這個過程考慮了影響信念形成的多重因素。使用回歸過程,該過程基於幾個不同的信息來預測信念的形成,根據其相對重要性分配每個部分的比例。[17]

信息處理過程中的信念形成與演變

這些過程解決了人們在處理與建立信念相關信息時,他們不可能從所掌握的信息中,做出以客觀為基礎的預測。相反,這些處理過程反映了人們在遇到事物時對信息理解的多少和含義。[17]

參見

參考文獻

  1. ^ Primmer, Justin, Belief, Primmer, Justin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tanford, CA: The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2018 [200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November 2019) 
  2. ^ 2.0 2.1 2.2 2.3 2.4 2.5 Belief.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2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November 201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EP Belief」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Formal Representations of Belief.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2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uly 2020). 
  4. ^ “相信”词条, 汉语词典.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5. ^ 5.0 5.1 Definition of faith in English. Oxford Living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ch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6. ^ Meaning of faith in English. Cambridge Diction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ch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2). 
  7. ^ Bishop, John, "Faith",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8). 『Faith』is a broad term, appearing in locutions that express a range of different concepts. At its most general 『faith』 means much the same as 『trust』. ... Philosophical accounts are almost exclusively about theistic religious faith—faith in God—and they generally, though not exclusively, deal with faith as understood within the Christian branch of the Abrahamic traditions. 
  8. ^ Difference Between Faith and Belief.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9. ^ Bishop, John and Daniel J. McKaughan, "Faith",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2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 Uri Nodelman (e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10.0 10.1 Russell, Bertrand. "Will Religious Faith Cure Our Troub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uman Societ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Ch 7. Pt 2. Retrieved 16 August 2009.
  11. ^ 2017年9月版《上帝的错觉》原文摘录, 豆瓣读书. 
  12. ^ 《上帝的错觉》(原译名《上帝的迷思》)校订手记, 豆瓣读书.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3. ^ Oxford Dictionaries – definit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6 September 2016. published by OUP [Retrieved 2015-08-09]
  14. ^ The received view holds it that Plato's theory presents knowledge as remembering eternal truths and justification reawakens memory, see Fine, G. Introduction. Plato on Knowledge and Form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7. ISBN 978-0199245581. 
  15. ^ Elizabeth A. Minton, Lynn R. Khale. Belief Systems, Religion, and Behavioral Economics. New York: Business Expert Press LLC. 2014. ISBN 978-1-60649-704-3. 
  16. ^ 宗教起源. AllAboutReligion.org. [2017-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5) (中文). 
  17. ^ 17.0 17.1 17.2 Wyer, R. S., & Albarracin, D. (2005). Belief 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In D. Albarracin, B. T. Johnson, & M. P. Zanna, The Handbook of Attitudes (273-322).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