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形循環宇宙學
共形循環宇宙學(英語:Conformal cyclic cosmology,簡稱:CCC)是廣義相對論框架下的一個宇宙學模型,由理論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1][2][3]在該模型中,宇宙經歷無限地循環迭代,前一次迭代的未來類時無限遠與下一次迭代的大爆炸奇點相同。 [4]彭羅斯在他2010年出版的《宇宙的輪迴》一書中推廣了這一理論。
基本結構
彭羅斯描述的共形循環宇宙學的基本結構[2]是一個開放式弗里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簡稱FLRW)時空的可數序列之間的無限連接,其中每一個時空代表一個大爆炸以及之後無限的未來膨脹。彭羅斯注意到,經過適當的共形重標度(conformal rescaling)後,一個FLRW時空的過去共形邊界可以與另一個未來的FLRW時空的共形邊界「相連」。具體而言,每個單獨的FLRW度規 乘以共形因子 的平方進行重新標度,該因子在類時無限遠處趨近於零,於是可以將未來的共形邊界「壓扁」為規則的超曲面(如果按目前研究認為的那樣宇宙學常數為正,那這個超曲面是是類空的)。其結果是愛因斯坦方程的一個新解,彭羅斯用它來代表整個宇宙,它由彭羅斯稱之為「世代」(aeon)的一系列連續的宇宙階段組成。
共形循環宇宙學模型要求所有有質量的粒子最終都會消亡(無質量的粒子不經歷時間),包括那些與所有其他粒子分離得太遠而無法與它們一起湮滅的粒子。正如彭羅斯所指出的那樣,許多以標準模型為基礎的模型中都考慮過質子衰變的可能性,但這從未被實驗觀察到。此外,所有電子也必須衰變或者失去它們的電荷或質量,而這也是傳統理論中所沒有的。[2]
在彭羅斯的諾貝爾獎演講中,他適當修正了之前對無質量的要求,允許一些有質量的粒子存在,只要它們在以光子為主的共形幾何中的數量微不足道,並且幾乎所有的能量都是動能的。[5]
物理影響
共形循環宇宙學模型中粒子物理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由於玻色子遵循共形不變的量子理論,它們在重新標度的「世代」中的行為方式與原來的FLRW空間中完全相同。對於這樣的粒子,「世代」之間的邊界並非是真實的邊界,而是像一個普通的類空曲面一樣可以被穿過。與此相對,費米子則會被限制在一個「世代」之中,這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根據彭羅斯的說法,費米子必須在黑洞蒸發過程中不可逆轉地轉化為輻射,以保持「世代」之間的光滑邊界。
彭羅斯模型的曲率性質也有利於解釋某些宇宙學問題。首先,「世代」之間的邊界滿足外爾曲率假說,從而保證了低熵的過去(這是過去假設、統計力學以及實證觀測結果所要求的)。其次,彭羅斯計算出一定量的引力輻射可以穿越「世代」之間的邊界。他認為,這種額外的引力輻射可能足以解釋觀測到的宇宙加速膨脹,而無需藉助暗能量場。
實驗
2010年,彭羅斯和瓦赫·古薩德揚發文聲稱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和毫米波段氣球觀天計劃對宇宙微波背景的觀測與基於標準ΛCDM模型的模擬結果相比多出了額外的同心圓,是上一「世代」的引力輻射留下的,其結果有6σ的顯著性。然而,這一統計顯著性分析結果此後一直存在爭議。三個研究團隊獨立地試圖重現這些結果,但發現這些異常的同心圓並沒有統計學意義。[6][7][8][9]
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源於如何構建用於檢驗顯著性的模擬:試圖重複結果的三個團隊採用的都是基於標準ΛCDM模型的模擬,而彭羅斯和古薩德揚使用的則是一種未被記載的非標準模型。[10]
2013年,古薩德揚和彭羅場發表了他們工作的新發展,並引入了一種他們稱為「天空扭曲處理」(sky-twist procedure)的不基於模擬的新方法,並使用該方法直接分析WMAP的數據。[3]2015年,他們又發表了基於普朗克衛星數據的分析結果,其中包括了不均勻天空分佈的同心圓結構,證實了他們之前對WMAP數據的分析。 [11]
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彭羅斯等人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數據進行了進一步分析,指出「無論共形循環宇宙模型是否成立,這些異常點都為宇宙學提供了重要的新發現」。他們還提出,這些異常可能是「霍金點」(Hawking point),即源於「我們之前『世代』中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霍金蒸發」的殘餘信號。他們論文的原始版本聲稱其中一個霍金點與BICEP2團隊發現的一處B模位置重合。不過,在之後的更新版本中已經刪去了該主張。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一旦考慮到別處效應,這些表面上異常的「霍金點」實際上與標準通脹模型是相容的,因此認為它們不能用作支持共形循環宇宙的證據。[12]
共形循環宇宙與費米悖論
2015年,古薩德揚和彭羅場還討論了費米悖論,即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在共形循環宇宙學中,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提供了信息從一個「世代」傳到另一個「世代」的可能性,包括信息胚種論概念里的智能信號。 [11]
參考文獻
- ^ Palmer, Jason. Cosmos may show echoes of events before Big Bang. BBC News. 2010-11-27 [201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1).
- ^ 2.0 2.1 2.2 Roger Penrose. Before the Big Bang: An Outrageous New Perspecti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rticle Physic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EPAC 2006, Edinburgh, Scotland. 2006: 2759–2762 [2022-05-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4-10).
- ^ 3.0 3.1 Gurzadyan, VG; Penrose, R. On CCC-predicted concentric low-variance circles in the CMB sky. Eur. Phys. J. Plus. 2013, 128 (2): 22. Bibcode:2013EPJP..128...22G. S2CID 55249027. arXiv:1302.5162 . doi:10.1140/epjp/i2013-13022-4.
- ^ Cartlidge, Edwin. Penrose claims to have glimpsed universe before Big Bang. physicsworld.com. 2010-11-19 [201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0).
- ^ Penrose, Roger. Nobel Lecture: Roger Penros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0. YouTube. Nobel Prize Committee. [22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 ^ Wehus IK; Eriksen HK. A search for concentric circles in the 7-year WMAP temperature sky map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12-07, 733 (2): L29. Bibcode:2011ApJ...733L..29W. arXiv:1012.1268 . doi:10.1088/2041-8205/733/2/L29.
- ^ Moss A; Scott D; Zibin JP. No evidence for anomalously low variance circles on the sky.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2010-12-07, 2011 (4): 033. Bibcode:2011JCAP...04..033M. S2CID 118433733. arXiv:1012.1305 . doi:10.1088/1475-7516/2011/04/033.
- ^ Hajian A. Are There Echoes From The Pre-Big Bang Universe? A Search for Low Variance Circles in the CMB Sk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12-08, 740 (2): 52. Bibcode:2011ApJ...740...52H. S2CID 118515562. arXiv:1012.1656 . doi:10.1088/0004-637X/740/2/52.
- ^ DeAbreu, A.; et al. Searching for concentric low variance circles i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2015, 2015 (12): 031. Bibcode:2015JCAP...12..031D. S2CID 119205759. arXiv:1508.05158 . doi:10.1088/1475-7516/2015/12/031.
- ^ Gurzadyan VG. More on the low variance circles in CMB sky. arXiv:1012.1486 .
- ^ 11.0 11.1 Gurzadyan, V.G.; Penrose, R. CCC and the Fermi paradox. Eur. Phys. J. Plus. 2016, 131: 11. Bibcode:2016EPJP..131...11G. S2CID 73537479. arXiv:1512.00554 . doi:10.1140/epjp/i2016-16011-1.Gurzadyan, V.G.; Penrose, R. (2016). "CCC and the Fermi paradox". Eur. Phys. J. Plus. 131: 11. arXiv:1512.00554. Bibcode:2016EPJP..131...11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oi:10.1140/epjp/i2016-16011-1. S2CID 73537479.
- ^ Jow, Dylan L.; Scott, Douglas. Re-evaluating evidence for Hawking points in the CMB.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2020-03-09, 2020 (3): 021 [2022-05-19]. Bibcode:2020JCAP...03..021J. ISSN 1475-7516. S2CID 202719103. arXiv:1909.09672 . doi:10.1088/1475-7516/2020/03/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