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鱷屬
冥河鱷屬(學名:Acherontisuchus)是鱷形超目新鱷類森林鱷科的一屬,生存於古新世的南美洲[1]。與某些森林鱷科相比,冥河鱷在水中的移動能力較差,而生存於水淺的內陸淡水環境。
冥河鱷屬 化石時期: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科: | †森林鱷科 Dyrosauridae |
屬: | †冥河鱷屬 Acherontisuchus Hastings et al., 2011 |
模式種 | |
瓜希拉冥河鱷 Acherontisuchus guajiraensis Hastings et al., 2011
|
發現與命名
目前已發現六個冥河鱷屬的標本(編號UF/IGM 34到39),化石包含:三塊部分下頜骨頭、四塊上頜的破碎骨頭、21顆牙齒、兩個肋骨、一節背椎、一節薦椎、薦部的肋骨、部分骨盆(腸骨與坐骨)、股骨、一個腳掌的蹠骨。這六個標本發現於哥倫比亞東北部的塞雷洪煤礦坑,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礦之一。在2011年,亞歷山大·黑斯廷斯(Alexander K. Hastings)等古生物學家將這些化石進行正式敘述、命名,發表於期刊《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模式種是瓜希拉冥河鱷(Acherontisuchus guajiraensis),也是目前的唯一種。屬名意為「阿刻戎河的鱷魚」,在希臘神話中,阿刻戎河是冥河的支流之一,因為在古新世時期,這個地區有個大型河流經過,向北注入加勒比海。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處的瓜希拉半島為名[1]。
體徵
亞歷山大·黑斯廷斯等人提出,這六個有可能來自於同一個體。根據研究人員的重建,冥河鱷是種具有長口鼻部的森林鱷科動物。冥河鱷的口鼻部長度,比森林鱷、亞特蘭大鱷、桿頜鱷、剛果鱷的口鼻部還短。某些牙齒的外側內側都有明顯的溝痕。上頜的寬度大於其高度。冥河鱷的頭顱骨長度約72到86公分,完整身長則估計約為4.66到6.46公尺,是種中型森林鱷科動物[1]。
冥河鱷的化石挖掘地點屬於塞雷洪組(Cerrejón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古新世中期到晚期[1]。這些化石發現於多個地層帶、煤礦床的交錯處,因此很難估計準確的生存年代。稍早在2010年,塞雷洪煤礦坑還發現森林鱷科的Cerrejonisuchus,但化石發現於單一地層,較容易估計準確的生存年代[1]。
古生物學
在古新世中到晚期,哥倫比亞東北部是個內陸淡水環境,水淺而無明顯風浪,沿岸則是熱帶雨林,冥河鱷與其遠親Cerrejonisuchus共同生存在這個淡水環境。大部分森林鱷科是水生爬行動物,已經相當適應水生生活。如同現代鱷魚,森林鱷科能藉由控制腹部與臀部之間的肌肉,以控制在水中的移動方向與浮力。骨盆的坐骨幹,是控制後半身左右擺動的肌肉附着處。冥河鱷具有修長的坐骨幹,顯示相關肌肉的發展較不良好,而牠們在水中的移動能力較不靈活。某些森林鱷科具有較好的水中移動能力,因此可以在洋流中活動,成為海生爬行動物。冥河鱷的水中移動能力較差,因此只能生存於水淺的淡水環境[1]。
根據其肋骨與四肢形狀,冥河鱷的背部與四肢可能具有強壯的肌肉,研究人員推測冥河鱷可能有在陸地環境活動的能力。冥河鱷可能生存於遠離海洋的內陸淡水環境,牠們可能主要以當地的肺魚與鰻魚為食[1]。
分類
冥河鱷的近親是生存於非洲與美洲的森林鱷科。研究人員在命名冥河鱷時,也提出種系發生學分析,發現冥河鱷是種進階型森林鱷科動物,與以下物種屬於同一個小型演化支:非洲的亞特蘭大鱷、桿頜鱷與剛果鱷、北美洲的下伏鱷、南美洲的瓜拉尼鱷。這些進階型森林鱷科的彼此關係仍沒有定論。研究人員提出冥河鱷、下伏鱷、剛果鱷位於同一個多分枝,三者是彼此的近親。與這些進階型森林鱷科相比,冥河鱷具有數個較原始特徵,例如:牙齒間隔相當一致、左右下頜的聯合處寬[1]。
以下的森林鱷科演化樹,來自於亞歷山大·黑斯廷斯等人的冥河鱷命名研究[1]:
新鱷類 |
| ||||||||||||||||||||||||||||||||||||||||||||||||||||||||||||||||||||||||||||||||||||||||||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英文)Alexander K. Hastings, Jonathan Bloch and Carlos A. Jaramillo. A new longirostrine dyrosaurid (Crocodylomorpha, Mesoeucrocodylia) from the Paleocene of north-eastern Colombia: biogeographic and behavioural implications for new-world dyrosauridae (PDF). Palaeontology. 2011, 54 (5): 1095–1116 [14 Sep 2011].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92.x.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