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

东汉宦官

十常侍泛指中國古代東漢靈帝時期(168年-189年在位)操弄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位宦官,他們因任職中常侍黃門常侍)被後代史書稱十常侍。其中以張讓、趙忠最為受寵於靈帝,靈帝亦説:「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1]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何進設計謀殺十常侍

史書敘述

後漢書》記載十常侍之事多不得好評「其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殘,為人蠹害。」在黃巾之亂時立有大功的皇甫嵩傅燮卻因得罪十常侍,而見讒於朝廷。郎中張鈞與清宦呂強因向靈帝請求誅除十常侍,結果被誣陷而死於獄中。

189年靈帝駕崩後,十常侍與當時的朝廷外戚大將軍何進矛盾激化,於9月誅殺何進而招致袁紹袁術等人率軍誅滅宦官,十常侍在段珪和首領張讓的自盡下畫上句點,並標誌着中國第一次宦官時代的結束。

戲曲文學

明代小說《三國演義》則以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名宦官列為「十常侍」。

然而曹節活躍於桓帝後期至靈帝前期,侯覽活躍在桓帝時期內,靈帝寵宦蹇碩從未當過中常侍一職。詳查東漢史籍可知搬弄朝政的惡宦並不止於十人,《三國演義》所列舉應是將漢桓帝與漢靈帝時期在內專擅朝政的十位宦官做為標誌代表人物。

參見

註釋

  1.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