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郡 (東漢)
博陵郡,是中國東漢時設置的郡。桓帝延熹元年(158年)置,治所在博陵縣(今河北省蠡縣蠡吾鎮南)。屬冀州。建安末省。轄境相當今河北省深州、安平、饒陽及安國等市縣地。
歷史沿革
博陵郡是桓帝延熹元年(158年)置[1][2],一說本初元年(146年)置[3],但王鳴盛[4]、周振鶴等均認為本初元年說誤,延熹元年為正確。[5]
博陵郡約領有蠡吾、安平、安國、南深澤、高陽、博陵6縣,是分原來的中山郡、安平郡、河間郡而置的,北新城及饒陽兩縣是否屬於博陵郡還有待考證[5]。建安十八年(213年),徙封趙王劉珪為博陵王,改為博陵國,曹魏時國除,變回博陵郡[6]。西晉時,再改置為博陵國,治安平。北魏時再改為郡,治所在魯口城(今饒陽縣)[7][8],屬定州。北齊天保年間又徙治回安平(即今河北省安平縣)[9][10],而將饒陽縣治遷至故治西南的魯口城[11],領安平、饒陽兩縣,其餘縣均廢入上述兩縣。[10]北周因之。[10]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12]。大業及唐朝天寶、至德時又曾改定州為博陵郡,治安喜縣(今定州市),下轄安喜縣、陘邑縣、新樂縣、恆陽縣、唐縣、北平縣、深澤縣、望都縣、義豐縣、無極縣、鼓城縣。乾元元年(758年),天下郡改州,博陵郡廢。[13]
- 唐朝博陵郡太守
參考
- ^ 《後漢書》卷七《桓帝紀》:「延熹元年六月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園陵」。
- ^ 博陵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哈佛-復旦中國歷史GIS工程
- ^ 見《水經注》滱水「又東過博陵縣南」條下註:「博陵縣即古陸城,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貞為侯國」。
- ^ 《十七史商榷》卷三十三 博陵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條
- ^ 5.0 5.1 周振鶴,《東漢政區地理》,第93-95頁
- ^ 《後漢書》卷十四《趙孝王良傳》:「赦薨,子珪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為崇德侯。」
- ^ 《太平寰宇記》深州饒陽縣:「虜口鎮,今理也,自石趙苻秦後魏並為博陵郡理於此。州理城晉魯口城也,公孫泉叛,司馬宣王征之,鑿滹沱入派水以運糧,因築此城。葢滹沱有魯沱之名,因號魯口,後魏道武皇治二年車駕幸魯口,即此城也。」
- ^ 《元和郡縣誌》:「饒陽縣理,即今虜口鎮也。」
- ^ 《太平寰宇記》深州安平縣:「自晉及高齊博陵郡並理此」
- ^ 10.0 10.1 10.2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王仲犖著作集,中華書局,1980年,下冊,頁988-990。
- ^ 《太平寰宇記》深州饒陽縣:「齊文宣天保五年移於今理(即魯口),按饒陽縣,即後魏虜渠口置虜口鎮於此,後為縣」
- ^ 《隋書》卷30《地理中》,北京,中華書局,第3冊,第856頁。 《隋書》卷29《地理上》,北京,中華書局,第3冊,第807頁。
- ^ 《舊唐書》卷39《地理二》,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5冊,第1510頁。
-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