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泰(3世紀?—299年),字子舒司馬馗之子,彭城穆王司馬權之弟。

生平

曹魏時為陽亭侯,補陽翟縣令,遷扶風太守晉武帝即位後,封隴西王,食邑三千二百戶,拜游擊將軍。到地方任兗州刺史,加鷹揚將軍。改任使持節、都督寧益二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益州刺史,稱病未去。轉任安北將軍,代替司馬權督守鄴城。轉任安西將軍、都督關中事。

太康初年,入朝為散騎常侍、前將軍,領鄴城門校尉,因病去職。後代替司馬孚的兒子下邳王司馬晃尚書右僕射。又到地方任鎮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假節,代扶風王司馬駿都督關中軍事[1],因病還京。永熙元年十月,接替石鑒為司空[2],領太子太保楊駿被殺的時候,司馬泰統領楊駿的軍營,加侍中晉惠帝補給他步兵二千五百人,戰馬五百匹。司馬泰堅辭,乃給千兵百騎。

楚王司馬瑋被皇后賈南風收押,司馬泰率兵將去救,祭酒丁綏勸諫:「公為宰相,不可輕動。且夜中倉卒,宜遣人參審定問。」司馬泰聽從了。司馬瑋被殺後,以司馬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食邑萬戶。元康九年六月戊戌日(299年7月17日[3][4]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文獻西晉的宗室王族,只有司馬泰及下邳王司馬晃有節儉之名。

家庭

夫人

  • 河內楊氏,曹魏南陽郡太守楊俊孫女,尚書楊猗的姐妹,生司馬越[5]

兒子

孫子

評價

  • 《晉書》:「高密風監清遠,簡素寡慾,孝以承親,忠以奉上,方諸枝庶,實謂國楨。」「高密含和,宗室之望。」

參考資料

  1. ^ 《晉書·武帝紀》:〔太康七年〕冬十一月壬子,以隴西王泰都督關中諸軍事。
  2. ^ 《晉書·惠帝紀》:冬十月辛酉,以司空石鑒爲太尉,前鎮西將軍、隴西王泰爲司空。
  3. ^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2020-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5). 
  4. ^ 晉書·惠帝紀》:六月戊戌,太尉、隴西王泰薨。
  5. ^ 《三國志注·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世語曰:俊二孫:覽字公質,汝陰太守;猗字公彥,尚書:晉東海王越舅也。
  6. ^ 《晉書校勘記》:高密王簡 按:通鑑八五「簡」作「略」。通鑑考異雲宗室傳高密孝王略字元簡,蓋「簡」即「略」也。按:劉暾傳亦作「略」,蓋以字行。

延伸閱讀

[]

 晉書·卷037》,出自房玄齡晉書
前任:
晉朝隴西王
265年—296年
繼任:
前任:
晉朝高密王
296年—299年
繼任:
司馬略
政府職務
前任:
衛瓘
西晉司空
290年-294年
繼任:
司馬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