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俄語:Материализм и эмпириокритицизм,羅馬化:Materializm i empiriokrititsizm)是弗拉基米爾·列寧於1909年出版的哲學著作。該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作品,在蘇聯高等教育機構中作為必修課程的一部分,被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1]列寧認為,人類的感知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的外部世界。[2]
列寧闡述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根本哲學矛盾如下:「唯物主義是承認『客觀存在的物體』或存在於思想之外的物體;觀念和感覺是這些物體的副本或影像。相反的學說(唯心主義)則說:這些物體在思想之外不存在;它們是感覺的聯繫。」[3]
背景
這本書的全名是《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對一個反動哲學的批評意見》,是列寧在1908年2月至10月被流放到日內瓦和倫敦期間寫成的,並於1909年5月由Zveno Publishers在莫斯科出版。原始的手稿和準備材料已經失落。[4]
這本書的大部分是列寧在日內瓦寫的,只有一個月是列寧在倫敦寫的,他在那裏訪問了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以獲取現代哲學和自然科學材料。這本書的參考文獻超過200個。[4]
1908年12月,列寧從日內瓦移居到巴黎,直到1909年4月才開始糾正校對。一些段落被編輯以避免沙皇審查。在沙皇俄羅斯,這本書出版十分困難。列寧堅持迅速分發這本書,並強調其出版涉及「不僅文學,而且嚴肅的政治義務」。[4]
這本書是對他在布爾什維克黨內的政治對手亞歷山大·博格丹諾夫的三卷著作《經驗主義-唯物論》(1904年至1906年)的反應和批評。1909年6月,在巴黎的一次布爾什維克黨的小型會議上,博格丹諾夫被擊敗並被驅逐出中央委員會,但他仍在黨的左翼中擁有重要地位。他參與了俄國革命,被任命為社會主義社會科學院的主任。[來源請求]
1920年,《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在俄語中重新出版,並由弗拉基米爾·涅夫斯基撰寫了攻擊博格丹諾夫的導言。隨後,它出現在20多種語言中,並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中獲得了規範地位。[來源請求]
章節概要
- 第一章:經驗批判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上)
- 第二章:經驗批判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下)
列寧、徹爾諾夫和巴扎羅夫對路德維希·費爾巴哈、約瑟夫·狄慈根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並評論了認識論中的實踐標準。
- 第三章:經驗批判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續)
列寧試圖定義「物質」和「經驗」,並探討了自然界中因果關係和必然性的問題,以及「自由和必然性」和「思維經濟原則」。
- 第四章:哲學唯心主義者作為經驗批判主義的合作者和繼承者
列寧處理了左右康德批判,探討了內在主義哲學、博格丹諾夫的經驗唯物主義,以及赫爾曼·馮·赫爾姆霍茲對「符號論」的批判。
- 第五章:科學和哲學唯心主義的最新革命
列寧討論了「物理學危機」「物質已經消失」的論點。在這個背景下,他談到了「物理唯心主義」,並指出(在第260頁上):「哲學唯物主義必須承認唯一的物質屬性是客觀實在性,即在我們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
- 第六章:經驗批判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列寧討論了博格丹諾夫、蘇沃洛夫、恩斯特·海克爾和恩斯特·馬赫等作者。
在第四章的附錄中,列寧回答了這個問題:「車爾尼雪夫斯基從哪個方面批判康德主義?」
參見
參考文獻
- ^ Rockmore, Tom; Levine, Norman (編). Lenin and Stalin: Theory and Politic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Lenin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Springer). 2018 [2023-03-21]. ISBN 9781137516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7) (英語).
- ^ Bakhurst, David. On Lenin's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DF).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 2018, 70 (2-3, 28 June 2018): 107–119 [2023-03-21]. S2CID 149668554. doi:10.1007/s11212-018-9303-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3).
- ^ 列寧:《唯物論和經驗批判主義:對一個反動哲學的批評意見》。外文出版社,莫斯科,1947年。第14頁。
- ^ 4.0 4.1 4.2 Prikhodko, Sergey Alexandrovich.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by V.I.Lenin as the Main Russian Language Polemical text of the 1900s. Russian Linguistic Bulletin. 2015, 3 (3): 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