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房(Camera degli Sposi)位於意大利曼托瓦公爵宮內,是一個佈滿了安德烈亞·曼特尼亞使用錯覺藝術(Illusionism)手法的濕壁畫的房間[1]。在15世紀,畫家畫婚禮房時,曼托瓦由貢扎加家族統治,當時,他們充當僱傭軍國家,換取強大鄰國米蘭威尼斯的支持,以維持曼托瓦的政治自主權。[2]。訂製婚禮房濕壁畫的盧多維科三世·岡薩加,是當時曼托瓦的統治者,本人也受過專業士兵的訓練,他尋求委託安德烈亞·曼特尼亞,這位已經成名的著名畫家,來為自己畫婚禮房,藉以在當時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政治生態下,賦予貢扎加家族的統治,以更高的文化聲譽。[3][4]

北牆和西牆

婚禮房選擇在位於公爵宮的私人部分東北樓的一樓, 窗戶位於北牆和東牆,俯瞰中湖(Lago di Mezzo)[5]。這個房間用於幾個不同的私密和半私密功能,例如盧多維科的臥室、家族和近臣聚集的會議廳,以及重要賓客的接待室[6][5][7]。婚禮房是個半私密性的空間,營造一種排他性的氛圍,致力於展示岡薩加家族的財富和文化聲望,來打動觀眾,同時建築外觀並無公開或華麗的展示。在曼特尼亞開始繪畫之前,房間本身進行了翻修,儘可能接近一個正方形,長寬均為8米,高7米。[4] 房間的每面牆上都有三重拱頂,北牆設有壁爐,西牆和南牆開門,北牆和東牆開窗。婚禮房的繪製歷時十年之久,從1465年到1474年,在完成後不久,就由於使用了「視覺陷阱」(Trompe-l'œil)和「仰角透視法」(di sotto in sù),已經成為廣為人知的傑作[1]

北牆

 
「宮廷場景」

在壁爐一側上方的北牆上,描繪的「宮廷場景」展示了貢扎加家族被朝臣環繞的場景,盧多維科·貢扎加坐在座位上,與他的秘書馬西利奧·安德烈西正在討論一份文件。坐在右手邊的是他的妻子勃蘭登堡的芭芭拉,緊靠周圍是他們的女兒芭芭拉和保拉,兒子吉安弗朗切斯科、魯道夫和盧多維基諾,還有小狗魯比諾,然後是朝臣們。[4] 整個場景使用了錯覺藝術,仿佛人物在壁爐上休息,展示了曼特尼亞在作品中將虛構元素和真實元素融為一體的熟練技巧。[6] 人物的位置放置於壁爐上方,高於觀眾眼睛的高度,加上他們的眼神與觀眾的交流,產生出貢扎加家族在地位和智力兩方面都很崇高的效果。[8] 盧多維科經常坐在他的「宮廷場景」肖像前,接待重要的訪客,據說這樣一幅未經美化的盧多維科肖像,反而有助於對方相信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而婚禮房的所有其他奉承元素,都是意圖要將貢扎加統治下的曼托瓦,與古羅馬的榮耀聯繫起來[9][6]

在畫中,盧多維科一家穿着家常的寬鬆長袍,與房間的半私密性質吻合[1]。從他手中的便條,和他對秘書的諮詢來看,當時盧多維科似乎在進行日常管理,發生了一些爭論,可能是因為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的來信,也可能是因為婚禮房的委託文件[7][10]。虛構的窗簾似乎被風吹開,讓觀眾能夠看見盧多維科的宮廷場景。

 
「會見場景」

西牆

在西牆上畫的是「會見場景」。這幅濕壁畫描繪盧多維科與他的二兒子弗朗切斯科·岡薩加的會面。後者在十天前剛成為羅馬天主教樞機主教。旁邊是盧多維科的另一個兒子,盧多維基諾(一個小男孩),以及兩個孫子,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三世和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一世[4][7]

其實,畫中描繪的貢扎加家族這些著名政治領袖的這次會面,並未真正發生過。曼特尼亞如此富於想像的描繪,倒是確實說出了貢扎加家族的政治願望,同時既希望做個好的封臣,又希望能與上級政治精英平等。畫中甚至皇帝和國王在視覺上亦不及貢扎加顯赫。[11][8]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想像中的政治會議,缺少曼托瓦軍隊的主要僱主,加萊亞佐·馬里亞·斯福爾扎公爵,再次顯示了貢扎加不被其他政治領袖輕視的願望。而作為這次會議背景的羅馬城,卻有貢扎加家族紋章的標誌,再次暗示,曼托瓦在貢扎加家族統治下是何等輝煌[12]

天花板

 
The oculus

參考

  1. ^ 1.0 1.1 1.2 Paoletti, John T.; Gary M. Radke. Art, Power, and Patronage in Renaissance Italy.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Prentice Hall. 2005: 356–359. 
  2. ^ Paoletti, John T; Radke, Gary M. Gary M Radke. Art in Renaissance Ital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12: 351. 
  3. ^ Campbell, Stephen J; Cole; Michael Wayne. Italian Renaissance Art. New York,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Inc. 2012: 219. 
  4. ^ 4.0 4.1 4.2 4.3 Dunlop, Anne. Painted Palaces: The Rise of Secular Art in Early Renaissance Italy.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1. 
  5. ^ 5.0 5.1 Lightbown, Ronald. Mantegna: With a Complete Catalogue of Paintings, Drawings, and Prin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99. 
  6. ^ 6.0 6.1 6.2 Campbell, Stephen J; Cole, Michael Wayne. Italian Renaissance Art. New York,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Inc. 2012: 220. 
  7. ^ 7.0 7.1 7.2 Brown, Clifford M. New Documents on Mantegna's Camera Degli Sposi. Burlington Magazine. 1972, 114: 861–863. 
  8. ^ 8.0 8.1 Campbell, Stephen J; Cole, Michael Wayne. Italian Renaissance Art. New York,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Inc. 2017: 221. 
  9. ^ Dunlop, Anne. Painted Palaces : The Rise of Secular Art in Early Renaissance Italy.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7. 
  10. ^ Dunlop, Anne. Painted Palaces : The Rise of Secular Art in Early Renaissance Italy.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4. 
  1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 ^ Christiansen, Keith. Andrea Mantegna, Padua and Mantua. New York: G. Braziller. 1994: 88. 

Template:安德烈亞·曼特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