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人
屯堡人[註 1],又稱「京族」「鳳頭苗」,據傳是明朝江南漢兵平定西南後屯田戍邊形成的後裔,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屯堡是指處於貴陽至安順距離一百餘公里的大片平地內包括的三百多個屯堡村寨。這些村寨多以帶有軍事性質的屯、堡、官、關、哨、卡、 衛、所等命名 ,其中又以屯、堡命名者為多。」[1],2001年時有30多萬屯堡人。[2].
屯堡人 | |
---|---|
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於1902年所攝的屯堡婦女 | |
分佈地區 | |
貴州安順等地 | |
語言 | |
西南官話屯堡話 | |
宗教信仰 | |
中國民間信仰 、佛教、道教。相對少數的其他宗教人口。 | |
相關族群 | |
漢族、江淮民系、仡佬族、苗族 |
1980年代,屯堡人曾和貴州很多地區的穿青人[註 2]一起申請成為少數民族,後來被鑒定為早期漢族移民。屯堡人延續着明代江南人的遺風,固守着江南漢族文化。屯堡人與少數民族不通婚,與外界交流也不多,在語言、服飾、飲食、信仰、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等方面與周圍本土村寨不同。屯堡人自我認同為「南京人」、「京族」 ,他們珍視自己的傳統與文化。「應天府乃我故鄉,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因而傳統風俗得到很好地保存。
屯堡人保存較完整的明朝遺風,是典型的「文化孤島」,成為古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歷史
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傅友德為征西大將軍,率領30萬大軍自南京抵達今貴州安順地區,成為大規模進入貴州腹地的第一批漢人。這些漢兵主要來自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一帶。屯兵以後,多以「南京人」自稱。因來自京師,又稱「京族」。
風俗
地戲
地戲是屯堡人的一種戲曲,又稱「跳神」。地戲最早見於史料記載是明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記歙州一帶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臺,而是在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3-7天;另一個是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會「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跳半個月乃至一個月。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有的村寨還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一堂戲的演員有20餘人,由「戲頭(神頭)」負責整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說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舞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借鑒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對打中,還吸收了當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燈中的「四方步」。而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3]
語言
屯堡話雖然劃入西南官話,但與周邊的西南官話仍存在一定差異。
服飾
現存屯堡人的服飾和現代的蘇州東南甪直水鄉地帶的漢族服飾較相似,傳統上身穿兩截杉,頭梳圓髻 [4]。屯堡婦女在百餘年前原本是穿着交領右衽服裝,後來受周邊漢族的立領大襟服飾影響,演變成了今日一般人眼中的屯堡漢族傳統服飾。
註釋
參考文獻
- ^ 帥學劍. 安顺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安順師專學報(社科版). 1994, (3). 轉引於朱志燕. 屯堡族群与族群认同——以天龙屯堡为例 (PDF). [2020-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13).
- ^ 翁家烈. 屯堡文化研究. 貴州民族研究. 2001, (4). 轉引於朱志燕. 屯堡族群与族群认同——以天龙屯堡为例 (PDF). [2020-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13).
- ^ 吳蔚:《屯堡地戲,獨特的戲劇「活化石」[永久失效連結]》,2007年04月04日更新。(簡體中文)
- ^ 《田野調查:貴州安順平垻縣屯堡漢族服飾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體中文)
外部連結
-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