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秉壎(?年—1892年10月20日),號雅南[1]廣州駐防正黃旗漢軍人[2],同治十二年癸酉科繙譯舉人,覆試列二等[3]。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繙譯進士,候選主事[4][5]

左秉壎
大清廣西鎮邊縣知縣
籍貫廣州駐防正黃旗漢軍
旗籍正黃旗
字號號雅南
逝世光緒十八年八月三十日(1892年10月20日)
出身
  •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繙譯進士

生平

  • 光緒七年(1881年),候補知縣到省試用一年期滿,年富力強,辦事穩練,留於廣西[6][7]
  • 光緒十三年(1887年),署馬平縣知縣,馬平縣最瘠苦,事繁多盜,安良除暴,實力實心,勤樸隱韻,士民感戴[8][9]。任內請頒賜匾額柳州府北門城樓祀北極佑聖眞君[10]
  • 光緒十四年(1888年),署任貴縣知縣[11],修復城垣[12][13][14][15][16]
  • 光緒十五年(1889年),署永福縣知縣,品端才裕,辦事實心[17][18]
  • 光緒十五年(1889年),經猷政績。堪備循良。傳旨嘉奬[19][20]
  • 光緒十五年十二月(1890年),補任富川縣知縣[21][22][23][24][25][26]
  • 光緒十八年(1892年),調補鎮邊縣知縣[27][28]
  • 光緒十八年八月三十日(1892年10月20日),在任病故[29]

參考資料

  1. ^ (光緒)《歸順直隸州志》(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民國)《鎮邊縣誌》(廣西通志館藏傳抄本)
  2. ^ 《駐粵八旗志》,光緒五年刊本,卷十二,選舉,繙譯進士、舉人,第12-14頁
  3. ^ 「上諭此次覆試各省駐防繙譯鄉試舉人,考列一等之王松蔭等二名,二等之左秉壎等四名,三等之存霈等九名,均着其一體會試欽此」,《申報》第617號1874年5月5日第3頁
  4. ^ 「五月十八日京報全錄,宮門抄:祥麟着以庶吉士用,奎榮着分部行走,左秉壎、王耀喜俱着以主事用」。申報第676號大清同治甲戌五月三十日(7月13日)
  5. ^ 「左秉壎,號雅南,漢軍人。繙譯進士。初署馬平、貴縣,尋補富川。幹練廉明,尤善治盜,厯有聲績,深爲上台所器重。因興辦蠶桑,秉壎稟地土不宜,積忤上官,改調鎮邊。到任勤政愛民,不改素守,邊民至今思之。縣故有遺愛祠,紳耆請附祀其中。」,《歸順直隸州志》列傳七五卷
  6. ^ 「慶裕奏候補令左秉壎試用期滿,奉旨:吏部知道。欽此」。《申報》第2857號1881年4月17日第4頁
  7. ^ 「各省,並准其指捐一省,試用一年,照例甄別留省,按班補用等因。茲查呈請歸知縣原班之分發省廣試用知縣左秉壎,業已到省試用一年期滿,據皋兩司出具考語,詳請留省補用前來。臣查試用知縣左秉壎,年富力強,辦事穩練,應留於廣西,遇有缺照例按班補用。除將歷部外,謹同兩廣總督臣張樹聲附片具奏,伏乞聖鑒訓示。謹軍機大臣奉旨:吏部知道。欽此」。《申報》第2872號1881年5月2日第4頁
  8. ^ 「署馬平縣知縣候補知縣左秉壎,廣東駐防進士,勤樸隱韻,署馬平縣缺最瘠苦,事繁多盜,安良除暴,實力實心,士民感戴」,《申報》第5149號1887年8月18日第11頁
  9. ^ 「戊戌諭內閣李秉衡奏慎舉府廳州縣賢員一摺。廣西柳州府知府熊壽山、題補梧州府知府陳善均、題補鎮安府知府署桂林府知府蔣兆奎、署梧州府知府候補知府何燿章、候補知府陳如金、袁思韠、署平樂府知府桂林府同知趙慶蕃、桂平縣知縣李宗庚、署歸順州知州思恩縣知縣黃詠沂、署陸川縣知縣補用知縣褚興周、署馬平縣知縣候補知縣左秉壎、宣化縣知縣蕭憲章、調署賀縣知縣興業縣知縣李昶。據李秉衡臚列該員等才守治績。均有可觀。實為該省出色人員。深堪嘉許。著李秉衡飭令該員等益加策勵。勉為循良。毋得始終異轍。用副朝廷激勵人材。振興吏治至意。現月」。《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四光緒十三年六月十二日
  10. ^ 「暫護廣西巡撫二品銜布政使臣李衡跪奏,爲神靈顯應,籲懇天恩,頒賜匾額,恭摺仰祈聖鑒事。竊據藩司周鶴、署臬司葉永元會詳,准右江道裕祥移據署馬平縣知縣左秉壎轉據該縣紳士候選訓導陳芝浦等呈稱,柳州府北門城樓,向祀北極佑聖眞君,屢著靈應。上年縣屬天久不雨,旱象已成,經官紳赴廟䖍求,渥沛甘霖,農田轉歉爲豐。秋間時疫流行,居良䖍誠禱祝,均獲安帖,無非神靈默佑所致。凡此救時之功德,實爲士庶所難忘。爲此公請轉詳奏懇欽頒匾額一方,以答神貺等情前來。臣查各省廟祀正神,靈跡昭著,例得奏請宸翰裦揚。伏查北極佑聖眞君列入頵祀,載在《會典》。柳州府北門城樓設位敬祀,屢著靈應。合無仰懇天恩,頒賜匾額,以答神庥,而順興情出自慈施。謹會同兩廣總督臣張之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申報》第5272號1887年12月19日第11頁
  11. ^ 「又諭:沈秉成奏,察舉賢吏,請旨嘉勉一摺。廣西太平府知府李世椿、署慶遠府知府陳如金、署平樂府知府黃仁濟、候補知府袁思韠、百色直隸廳同知夏敬頤、龍州同知任玉森、候補通判謝輔成、署永甯州知州柳籛、署武緣縣知縣張棠蔭、署貴縣知縣左秉壎、署灌陽縣知縣褚興周、署柳城縣知縣謝保年、岑溪縣知縣何壽萱,據沈秉成臚列該員等才守政績,皆有可觀,殊堪嘉尚!著沈秉成飭令該員等始終勤謹,勉為循良,以副朝廷策勵人才至意。現月」。《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七光緒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12. ^ 「關隘……馬則隘。一作馬仄隘。在山西一里。縣西北一百七十里。兩山壁立。亂石嵯峨。由此可逹來賓。險要與廖勒隘相侔。清季知縣左秉壎稟請每年冬間均撥勇防守。久廢」。[民國]《貴縣志》卷一
  13. ^ 「城池……光緒初知縣何昭然倡議重修。七年知縣李宗庚繼之。工將半旋去任。八年至十七年知縣焦肇駿、呂汝棠、左秉壎、孫乃誠繼續修築。歳歉款絀。或成十餘丈數十丈不等。十八年知縣徐炳文增修西北城垣六十餘丈。缺口乃合。以上據梁志府志修」。[民國]《貴縣志》卷五
  14. ^ 「縣學……覃塘墟義學。光緒間知縣李宗庚、左秉壎均捐銀生息。以充束脩之費。大墟義學光緒間知縣焦肇駿倡設。梁志」。[民國]《貴縣志》卷八
  15. ^ 「知縣。左秉壎。廣東駐防旗人,繙譯進士。光緒十四年署任」。[民國]《貴縣志》卷十五
  16. ^ 「光緒六年庚辰。知縣何昭然倡議重修城池。以下新采。咸同間兵燹城基夷爲平地。昭然倡議。由各里按糧額抽捐。重修縣城。其後知縣李宗庚、焦肇駿、呂汝棠、左秉壎、孫乃誠等繼續興築。至十八年城乃合口」。[民國]《貴縣志》卷十七
  17. ^ 「署永福縣知縣補用知縣左秉壎品端才裕辦事實心」,《申報》第5957號1889年11月17日第11頁
  18. ^ 「爲守兼優,盡心民事;署臨桂縣知縣、補用知縣張棠蔭,持躬廉正,任事精強;署懷遠縣知縣、柳州府通判趙淶彥,少年老成,通達治體。賀縣知縣全文炳,才長心細,辦事勤能。署宣化縣知縣、補用知縣褚興周,廉能正直,瞻識俱優;署永福縣知縣、補用知縣左秉壎,品端才裕,辦事實心。」。《申報》第5957號1889年11月17日第11頁
  19. ^ 「補用知縣褚興周、左秉壎,補用知州許珩等十五員。據馬丕瑤稱經猷政績。均堪備循良之選。卽着傳旨嘉奬。仍飭令該員等益加奮勉。毋得始勤終怠」,《申報》第5926號1889年10月17日第1頁
  20. ^ 「甲子,諭內閣:馬丕瑤奏,整頓吏治秉公舉劾一摺。廣西署桂林府知府黃仁濟、潯州府知府王賡榮、補用知府向萬鑅、明江同知熊繼軒、興業縣知縣李昶、歸順直隸州知州黃詠沂、河池州知州陳師舜、西隆州知州華世熙、左州知州徐炳文、補用知縣張棠蔭,柳州府通判趙淶彥,賀縣知縣徐文炳、補用知縣褚興周、左秉壎、補用知州謝珩等十五員,據馬丕瑤奏,才猷政績,均堪備循良之選。即著傳旨嘉獎,仍飭令該員等益加奮勉,毋得始終異轍。」。《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四光緒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21. ^ 「《富川縣志》卷之一。姓氏。纂修……補用同知直隸州富川縣知縣加一級紀錄一次。左秉壎」。[光緒]《富川縣志》卷一
  22. ^ 「左秉壎。廣州駐防漢軍人。進士。光緒十六年任」。[光緒]《富川縣志》卷四
  23. ^ 「富水。富川縣。中缺。繁難。楚粵之交。猺獞雜處。府東二百六十里。徵銀五千七百九十四兩。……知縣。左秉壎。漢軍正黃旗人。進士。十五年十二月補」。[順濟局]《大清縉紳全書》光緒十六年春廣西省;[榮祿堂]《大清縉紳全書》光緒十七年春廣西省
  24. ^ 「又續出有富川縣知縣一缺,巳將截取進士試用知縣左秉壎更署。」,《申報》第6022號1890年1月28日第10頁
  25. ^ 「馬丕瑤奏請以試用令左秉壎更署富川令,奉硃批:吏部議奏。欽此。」,《申報》第5983號1889年12月13日第11頁
  26. ^ 「左秉壎、張汝梅、胡潤南、向必慶、什靜遠、黃守忠、莊常春、李勉賢、張璧封、謝祚舜,以上各戶各助洋二十元。」,《申報》第6674號1891年11月18日第9頁
  27. ^ 「又,富川令左秉壎調補鎭邊令,奉硃批:吏部議奏。欽此。」,《申報》第6719號1892年1月2日第11頁
  28. ^ 「會詳前來。相應仰懇天恩,俯念邊疆要區,需才孔亟,准以富川縣知縣左秉壎調補鎭邊縣知縣,於煙瘴要區可收得人之効。如蒙俞允,該員係現任知縣請調知縣,銜缺相當,毋庸送部引見。所遺富川縣知縣員缺,係內地腹俸選缺,廣西現有隱補人員,應請扣留外補,俟接准部覆,再行遴員請補。至該員任內奉行住俸,只有一件爲報明事。光緒十七年六月十一日准戶部咨,經徵光緒十五年分地丁錢糧初叅未完一分之冨川縣知縣左秉壎,應照例罰俸一年。光緒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奉旨:此外並無降罰住俸停升等案,亦無已經咨叅未准部覆事件,合併陳明。謹會同兩廣總督臣李瀚章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奉硃批:吏部議奏。欽此」,《申報》第6737號1892年1月20日第10頁
  29. ^ 「頭品頂戴廣西巡撫臣張聯桂跪奏爲升補煙瘴要缺知縣,恭摺仰祈聖鑒事。竊照鎭邊縣知縣左秉壎,於光緒十八年八月三十日在任病故,應於八月三十日截缺。所遺員缺,係煙瘴咨調三年俸滿在任候升之缺,例應由外揀員調補。該縣地處邊徼,連越南,現値籌辦防務,整頓撫綏,尤關緊要,必須精明幹練,熟習邊情,能耐煙瘴之員,方足以資治理。查定例,知縣以上官員,如遇例應題調簻出及煙瘴地方,俱准升調,兼行聽該督撫酌量具題。又廣西煙瘴州縣缺出,令該督撫州縣缺出,令該督撫於內地屬員內揀選熟習風土、能耐煙瘴之員調補,仍照定例,毋庸扣定年限。」,《申報》第7159號1893年3月29日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