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麟 (1911年)

張瑞麟(1911年2月—1999年5月25日),曾用名張秉文,男,遼寧錦州石山鎮關家窩棚(一作吉林新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三、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2]

生平

1933年在中共地下黨員曹國安引導下參加革命,1933年2月隨曹國安打入僞滿鐵道警備第五旅第十四團迫擊炮連做兵運工作。193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策劃迫擊炮連起義,於1933年5月31日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總隊迫擊炮獨立大隊,任獨立大隊中隊長、第一大隊長。1933年8月在啞巴梁子戰鬥中右下顎和左肩負傷,被派遣到哈爾濱的滿洲省委工作。1934年1月到扶餘縣三岔河鎮工作。1934年8月組建了三岔河鎮地下黨支部。1936年2月任哈爾濱特委組織部長併兼任哈爾濱市委書記,負責籌建新市委。當時,哈爾濱市共有9個支部90餘名黨員,還有反日會、婦女救國會等群眾組織。1937年3月哈東特委宣傳部長傅景勛投敵,北滿發生「四一五」大逮捕事件,黨組織遭破壞、僅市委書記張瑞麟脫險,改名劉明久在鐵路倉庫做臨時工。1937年8月,張瑞麟經同鄉介紹到榮記小五金作坊當勤雜工並做飯,每月8元工錢,結識了三棵樹鐵路工廠工人董麗泉,在該工廠發展了一批工人黨員,1938年8月組建了三棵樹鐵路工廠地下黨支部,由張瑞麟直接領導。[3]1939年2月接手經營榮記鐵工廠,建立了榮記鐵工廠黨支部並自任書記。1940年3月到雙城縣的一支報號「莊稼人」的抗日山林隊做秘密爭取、團結教育工作,和「大掌柜」等八人結為盟兄弟,排行老六,報字「瑞麟」。1940年夏,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十二支隊(代理隊長徐澤民)到「三肇」地區活動,張瑞麟與第十二支隊取得聯繫,「莊稼人」抗日山林隊被收編為第十二支隊獨立大隊,任第十二支隊宣傳主任。1941年1月4日策動哈爾濱王崗鎮的偽滿第三飛行隊起義。[4]1941年,帶抗聯小分隊在巴彥、木蘭、東興、通河等縣打游擊。1942年10月末,北滿省委書記金策慶城縣南山里主持召開龍南地區部隊幹部會議,張瑞麟參加了這次會議。「龍南會議」決定抗聯第三路軍在北滿活動的50人編成3個小分隊:於天放小分隊在海倫、綏稜一帶,朴吉松小分隊在鐵力、慶城山邊,張瑞麟小分隊在東興、木蘭縣蒙古山一帶。1943年春,張瑞麟小分隊與金策帶領的幾個人相遇,金策派鉬景芳、劉鐵石去蘇聯向周保中、張壽筏(李兆麟)匯報,金策帶張瑞麟等六、七人繼續堅持。1943年抗聯第三路軍總參謀長兼第十二支隊政委許亨植(即許克、李照山、李三龍)作戰犧牲,其攜帶的文件包里裝有「巴木東」地區的抗聯群眾組織名單及張瑞麟交給他的哈爾濱地下黨組織情況、人員名單。日滿當局發動「巴木東大檢舉」(巴木東事件)。[5]1943年10月,根據抗聯教導旅指示,張瑞麟隨金策通河縣鳳山鎮大東北岔出發,輾轉於1944年1月入境蘇聯,到抗聯教導旅北野營駐地,任三營黨總支專職副書記。

1945年9月隨蘇聯紅軍到齊齊哈爾,組建了「齊齊哈爾市民主大同盟」任主任委員。1946年1月,任嫩江省軍政幹校教育長,負責學校工作。嫩江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黑龍江省委統戰部部長,黑龍江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1985年離休。

1995年俄羅斯聯邦政府授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勳章英語Jubilee Medal "50 Years of Victory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1996年,俄羅斯聯邦政府授予「朱可夫獎章」。

參考資料

  1. ^ 何虎生, 李耀東, 向常福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2. ^ 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名辞典.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6: 286. ISBN 9787507813746. 
  3. ^ 中共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宣教處:「三棵樹鐵路工廠地下黨支部活動遺址」,來源:哈爾濱史志網,2023-5-5
  4. ^ 張瑞麟:「偽滿第三飛行隊起義始末」,《哈爾濱文史資料》第7輯。
  5. ^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史研究室:「張瑞麟與三棵樹鐵路工廠地下黨支部」,發表於《黑龍江文史資料 第四十七輯 緬懷張瑞麟》,第40-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