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彝 (北魏)

張彝(461年—519年),字慶賓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

張幸曾孫,張準之孫,張靈真子。張彝年輕時豪放,通經史。襲祖爵平原侯。魏孝文帝時擔任散令,奉使出巡,清廉幹練,執法不阿,轉任主客令。開建五等爵,例降為平原伯。因為參定遷都之功,再進侯爵。受魏孝文帝賞識,官至太常少卿、散騎常侍尚書魏宣武帝時,為侍中,出為安西將軍、秦州刺史,條立規則革除舊俗,頗得民心,羌夏畏服。曾與僕射高肇爭着娶陳留公主,得罪高肇,被召還洛陽,後來偏癱,還像當官。病稍愈,為光祿大夫魏孝明帝時,加征西將軍、冀州大中正。神龜二年(519年),他的次子張仲瑀針對大量武夫躋身士族的現象,要求銓別選格,將武夫剔出士族。激起數千羽林武賁譁變,大鬧尚書省,火燒張彝宅第,張彝被打成重傷致死,卒年五十九歲。長子張始均被殺,張仲瑀重傷。有孫張宴之

張彝歷覽經史,曾搜集古今帝王資料,撰成《歷帝圖》五卷,記載歷代帝王善惡事跡。起自傳說中的庖犧,終於晉末,十六代,一百二十八帝,雜事五百八十九條。《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三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