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輝
徐壽輝(132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貞一[1]。羅田縣多雲鄉上五堡(今屬湖北)人,元末長江中上游紅巾軍領袖,建國號宋(一說為天完),後遭部將陳友諒殺害。
天完皇帝 徐壽輝 | |||||||||||||
---|---|---|---|---|---|---|---|---|---|---|---|---|---|
統治 | 1351年-1360年 | ||||||||||||
前任 | 無 | ||||||||||||
繼任 | 無 | ||||||||||||
出生 | 1320年 元仁宗延祐七年 河南江北行省羅田縣多雲鄉上五堡 | ||||||||||||
逝世 | 1360年 天完天定二年 元惠宗至正二十年 江浙行省太平路采石 | ||||||||||||
| |||||||||||||
政權 | 宋(天完) |
生平
出身布販,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至正十一年(1351年)[2]八月,參加彭瑩玉、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南)的起事,以「彌勒佛下生」等口號發動群眾,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
十月,紅巾軍攻克蘄水(今湖北浠水),據此建國,徐壽輝被擁舉為帝,國號宋,年號治平。以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中央六部,有丁普郎、楊普雄、項普略、況普天、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傅友德等悍將。
至正十三年(1353年)底,元廷圍剿徐壽輝,蘄水失陷,彭瑩玉戰死[3],徐壽輝等避入黃梅山及沔陽湖中,後重新取得江西、湖南。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遷都漢陽(今武漢漢陽)。
此時徐壽輝受丞相倪文俊架空,早已虛有帝名。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謀殺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今湖北黃岡市黃州區),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連克江西、福建諸地,實權轉歸陳友諒。
徐壽輝聽聞江西首府龍興府(今江西南昌)已經被攻陷,希望遷都龍興府,以龍興為根據地。陳友諒害怕徐壽輝在江南威脅到自己,不同意徐壽輝南遷,徐壽輝不得已而止。不久,徐壽輝仍打算遷都龍興府,陳友諒再遣使制止,徐壽輝不聽,並從漢陽引兵出發,遷都龍興府。十二月,徐壽輝部到達江州,陳友諒假意迎合,待壽輝部入城後伏發,殺盡部將,惟存徐壽輝一人。於是,陳友諒自稱漢王,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今九江)。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挾持徐壽輝進攻太平路。閏五月三日戊午,陳友諒邀請徐壽輝至太平路采石(今安徽馬鞍山)附近五通神廟拜神,命死士刺殺徐壽輝,以鐵撾擊碎徐壽輝首級。隨後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漢,年號大義。
註釋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