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北伐

徐達北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軍與元軍在中原西北區域內進行的戰略決戰。

徐達北伐
明朝開國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367年-1369年
地點
結果 元朝勢力退回蒙古高原,明朝統一北方各地
參戰方
明朝 元朝
北元
指揮官與領導者
明太祖朱元璋
徐達
常遇春
李文忠
傅友德
湯和
藍玉
馮勝
元順帝
愛猷識理達臘
張良臣
李思齊 投降

背景

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崛起於江淮地區,實力不斷壯大,逐步建立了政權。[參1]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軍二十五萬人由淮河河南,北伐中原[參2][參3]

過程

北伐大軍所到之處,不殺掠,不擾民[參4]。向北方人民發佈「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檄文[參5],北方人民紛紛依附北伐軍,所以北伐比較順利。

戰略部署

北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徐達指揮,首先攻取山東,繼而轉攻河南,佔據潼關[參6];第二階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滅元朝[參7];第三階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陝甘[參8],完全取得北方控制權。

北伐元大都

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徐達常遇春率領大軍按照既定好的撤屏蔽、剪羽翼、據戶檻之戰略,先後平定了山東河南,還同時佔領潼關元大都處在孤立的地位,於是朱元璋在同年五月到汴梁(今河南開封),與北伐軍商量滅元之事[參9][參10]。之後,徐達親自率大軍主力渡過黃河,攻佔邯鄲等河北各地。北伐軍到了臨清後和各路軍會合,水陸並進[參11]。同年八月明軍攻克元大都,元朝滅亡[參12]元順帝逃到上都[註1],史稱北元。同年十月,朱元璋曾經詔諭元順帝父子來歸順,而北元方面沒有回信;朱元璋又以禮相待元朝時期的故宮舊址,並安撫歸附的北方及蒙古人色目人等地方百姓,下令嚴禁大軍騷擾地方[參13]

攻克陝西、山西

而逃到蒙古高原的北元實力仍然對明朝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殘餘的元朝軍隊仍分佈在上都遼東秦隴雲南等地,而四川還有明昇明夏政權。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徐達率大軍兵分三路一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註2]等地,迫使元將王保保(擴廓帖木兒)逃到甘肅,山西盡皆歸屬明朝[參14]。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軍攻入陝西關中等地,攻克西安鳳翔,元將李思齊率部十萬之眾奔臨洮。朱元璋給李思齊寫信,讓他投降,另一方面讓馮勝率軍攻打他,李思齊被迫出降。同年五月,徐達乘勝收取平涼延安。在蘭州東部,北元主力王保保部精銳被殲滅。六月,常遇春回師北平,攻取上都,元順帝北逃應昌[註3]。八月,徐達攻克慶陽,斬殺張良臣,占陝西全境[參13][參8]

進軍西北

洪武二年(1369年),北元攻打原州涇州大同等地,都被明軍擊退。洪武三年(1370年),元順帝病死,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襲位。朱元璋以王保保屢次騷擾西北為由,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為副將軍,分兵出擊,先後攻克定西興和應昌等地,大敗擴廓所部,俘元郯王及平章以下將士八萬六千餘人,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向北逃竄[參15]鄧愈率大軍從臨洮進攻河州[註4],安撫了青藏高原的吐蕃諸部,於是河州以西的朵甘、烏斯藏等諸部紛紛歸附明朝[參13]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命徐達等再次集中步騎十五萬分路北伐北元。徐達率中路軍深入蒙古高原,卻遭到北元士兵的突襲,死傷萬餘[註5],敗回到長城內;李文忠所率東路軍也失利,退回到明朝境內;只有馮勝傅友德的西路軍獲勝,攻取甘州[註6]蘭州,又在瓜州[註7]沙州[註8],擊敗了北元兵殘部,控制了甘肅全境[參16]。朱元璋於是暫時停止了軍事進攻,開展了政治攻勢,還加強邊防,設置衛所,修補長城,屯田戍邊。此後,北元兵雖然屢次騷擾邊境,但也遭到明軍反擊,不敢深入明朝境內,明朝基本控制了西北地區局勢。從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朝先後六次攻打北元北元末主被部屬殺死,餘部四散,蒙古可汗廢除大元國號,北元滅亡,明朝的統治得到鞏固[參13]

評價

徐達北伐是明朝滅元之戰的一個戰略決策和戰爭經過基本吻合的典型戰例,結束了元朝於中原地區統治,並確立明朝對該地的主要統治地位。

註釋

    註:

  1. ^ 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閃電河北岸。
  2. ^ 今河北宣化。
  3. ^ 蒙古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
  4. ^ 今甘肅臨夏東北。
  5. ^ 一說數萬。
  6. ^ 今甘肅張掖。
  7. ^ 今安西西南。
  8. ^ 今敦煌西。

參考文獻

    參:

  1.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明年,太祖稱吳王。
  2. ^ 《明史·卷一·本紀第一》甲子,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3.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尋拜征虜大將軍,以遇春為副,帥步騎二十五萬人,北取中原,太祖親禡於龍江。是時稱名將,必推達、遇春。兩人才勇相類,皆太祖所倚重。
  4.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至是,太祖諭諸將御軍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者,莫如大將軍達。
  5. ^ 宋濂起草,《喻中原檄》:「...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6.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自虎牢關入洛陽,與元將脫因帖木兒大戰洛水北,破走之。梁王阿魯溫以河南隆,略定嵩、陝、陳、汝諸州,遂搗潼關。李思齊奔鳳翔,張思道奔鹿阝城,遂入關,西至華州。
  7.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逾日,達陳兵齊化門,填濠登城。監國淮王帖木兒不花,左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必失、朴賽因不花,右丞張康伯,御史中丞滿川等不降,斬之,其餘不戮一人。封府庫,籍圖書寶物,令指揮張勝以兵千人守宮殿門,使宦者護視諸宮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8. ^ 8.0 8.1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二年引兵西渡河。至鹿台,張思道遁,遂克奉元。時遇春下鳳翔,李思齊走臨洮,達會諸將議所向。皆曰:「張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齊,而慶陽易於臨洮,請先慶陽。」達曰:「不然,慶陽城險而兵精,猝未易拔也。臨洮北界河、湟,西控羌、戎,得之,其人足備戰鬥,物產足佐軍儲。蹙以大兵,思齊不走,則束手縛矣。臨洮既克,於旁郡何有?」遂渡隴,克秦州,下伏羌、寧遠,入鞏昌,遣右副將軍馮勝逼臨洮,思齊果不戰降。分兵克蘭州,襲走豫王,盡收其部落輜重。還出蕭關,下平涼。思道走寧夏,為擴廓所執,其弟良臣以慶陽降。達遣薛顯受之。良臣復叛,夜出兵襲傷顯。達督軍圍之。擴廓遣將來援,逆擊敗去,遂拔慶陽。良臣父子投於井,引出斬之。盡定陝西地。
  9.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捷聞,太祖幸汴梁,召達詣行在所,置酒勞之,且謀北伐。
  10.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達曰:「大軍平齊魯,掃河洛,王保保逡巡觀望;潼關既克,思齊輩狼狽西奔。元聲援已絕,今乘勢直搗元都,可不戰有也。」帝曰:「善。」達復進曰:「元都克,而其主北走,將窮追之乎?」帝曰:「元運衰矣,行自澌滅,不煩窮兵。出塞之後,固守封疆,防其侵軼可也。」達頓首受命。
  11.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遂與副將軍會師河陰,遣裨將分道徇河北地,連下衛輝、彰德、廣平。師次臨清,使傅友德開陸道通步騎,顧時浚河通舟師,遂引而北。遇春已克德州,合兵取長蘆,扼直沽,作浮橋以濟師。水陸並進,大敗元軍於河西務,進克通州。
  12. ^ 張廷玉(清)·《明史·卷二·本紀第二》丙寅,克通州,元帝趨上都。
  13. ^ 13.0 13.1 13.2 13.3 明代军事—明统一战争. 中華五千年. 2007-12-07 [201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1). 
  14.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捷聞,詔以元都為北平府,置六衛,留孫興祖等守之,而命達與遇春進取山西。遇春先下保定、中山、真定,馮勝、湯和下懷慶,度太行,取澤、潞,達以大軍繼之。時擴廓帖木兒方引兵出雁門,將由居庸以攻北平。達聞之,與諸將謀曰:「擴廓遠出,太原必虛。北平有孫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敵不備,直搗太原,使進不得戰,退無所守,所謂批亢搗虛者也。彼若西還自救,此成擒耳。」諸將皆曰:「善。」乃引兵趨太原。擴廓至保安,果還救。達選精兵夜襲其營。擴廓以十八騎遁去。盡降其眾,遂克太原。乘勢收大同,分兵徇未下州縣。山西悉平。
  15.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將論功大封,會擴廓攻蘭州,殺指揮使,副將軍遇春已卒,三年春帝復以達為大將軍,平章李文忠為副將軍,分道出兵。達自潼關出西道,搗定西,取擴廓。文忠自居庸出東道,絕大漠,追元嗣主。達至定西,擴廓退屯沈兒峪,進軍薄之。隔溝而壘,日數交。擴廓遣精兵從間道劫東南壘,左丞胡德濟倉卒失措,軍驚擾,達帥兵擊卻之。德濟,大海子也,達以其功臣子,械送之京師,而斬其下指揮等數人以徇。明日,整兵奪溝,殊死戰,大破擴廓兵。擒郯王、文濟王及國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屬千八百六十餘人,將士八萬四千五百餘人,馬駝雜畜以巨萬計。
  16.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五年復大發兵征擴廓。達以征虜大將軍出中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東道,征西將軍馮勝出西道,各將五萬騎出塞。達遣都督藍玉擊敗擴廓於土刺河。擴廓與賀宗哲合兵力拒,達戰不利,死者數萬人。帝以達功大,弗問也。時文忠軍亦不利,引還。獨勝至西涼獲全勝,坐匿駝馬,賞不行,事具《文忠》、《勝傳》。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