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無防護巡洋艦列表
德國無防護巡洋艦列表中包含所有由德意志帝國海軍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期間建造的無防護巡洋艦。在這段時期,德意志帝國海軍共建造三個艦級共9艘無防護巡洋艦。這些艦隻後來被證明只是過渡性的設計,通過設計和建造這批艦隻和一系列的通報艦所積累的經驗為德國海軍建造第一艘輕巡洋艦打下基礎[1]。這批無防護巡洋艦是為在殖民地服役而設計,為此她們需要極強的續航能力和相對強大的火力。第一批這種類型的艦隻是兩艘燕子級[a],她們是為了使一支老化、主要依靠舊式風帆巡防艦的巡洋艦隊現代化而購置的[3]。這批新艦主要採用蒸汽動力驅動,但保留輔助的帆索設備。第二批是美洲鷹級[b],她們比燕子級的艦體更大,裝備新型速射炮,但在其他方面的性能基本相同[5]。由於德國海軍預算長期低迷,最後一艘無防護巡洋艦吉菲昂號[c]在設計上嘗試將殖民地巡洋艦與艦隊偵察艦的需求相結合起來。然而這種設計最終不能令人滿意。結果德國海軍設計者不再繼續建造無防護巡洋艦,而是轉而開始建造第一批現代化輕巡洋艦——瞪羚級[d][8]。
這9艘無防護巡洋艦在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和權益區域,特別是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都十分活躍。她們參與鎮壓許多叛亂,包括1889年至1890年間在德屬東非發生的阿布希里起義[e],1900年至1901年間在中國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以及1911年在加羅林群島發生的蘇柯斯叛亂[f]。大多數艦隻最終被召回德國本土,並在1910年代早期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輕巡洋艦。美洲鷹號[g]和隼號[h]在1912年被除籍,但其餘幾艘艦隻仍舊繼續擔任次要角色。在剩下的7艘艦隻中,只有鸕鶿號[i]和兀鷹號[j]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還留在海外。鸕鶿號當時駐紮在青島,但是她的引擎破損,為了防止被俘獲,所以選擇自沉。兀鷹號在自身儲煤快用完之前曾在太平洋地區短暫地對抗英國的航運活動。之後她在夏威夷入港,並在那裏被美國海軍拘留。1917年4月美國對德國宣戰後,她被扣押,改名為舒爾茨號,並作為美國海軍繼續服役,然而在1918年6月的一次碰撞中意外沉沒。戰爭期間,海鷹號[k]被調撥為威廉港的水雷儲藏廢船,在1917年的一次意外爆炸中摧毀。禿鷲號[l]、燕子號[m]、食雀鷹號[n]和吉菲昂號在戰爭中被用於各種次要角色,包括浮動兵營、訓練巡洋艦和靶艦。前3艘艦隻都在1920年代早期拆解,而吉菲昂號在1923年拆解之前被短暫用作商船。
武裝 | 主要武器的數量和類型 |
---|---|
排水量 | 戰鬥滿載排水量[o] |
推進器 | 軸的數量、推進系統的類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
服役 | 艦隻開建和結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終結局 |
龍骨敷設 | 開始敷設龍骨的日期 |
交付日期 | 艦隻交付使用的日期 |
結局 | 艦隻最終結局(例如沉沒、拆解) |
燕子級
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批無防護巡洋艦燕子級是在1886年設計,用以取代當時德國擁有的各種各樣的舊式風帆艦隻。她們的設計目的是維護德國在當時獲取的海外殖民地的利益。當時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司令列奧·馮·卡普里維[p]要求一種能夠在海外執行任務,而且在戰事來臨時也要有足夠的火力支持的艦隻。然而老舊的帆船火炮裝備很差,無法作為戰鬥艦艇使用[12]。為此,燕子號和食雀鷹號配備8門105毫米(4.1英寸)口徑的主炮。[13]
兩艦在整個服役生涯期間,幾乎都是在海外執行任務,包括德屬非洲殖民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租借地勢力範圍。除了正常例行的殖民地治安,她們的服役生涯一般平淡無奇。1889年至1890年間,她們都被派往德屬東非,協助鎮壓阿布希瑞起義。1900年,燕子號加入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的作戰行動[14][15]。兩艦都在1911年退役,之後被用作次要用途:燕子號被作為訓練船,食雀鷹號被用作靶艦。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兩艦都在1922年出售拆解。[16]
艦名 | 武裝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燕子號 | 8門105毫米K L/35型火炮[17] | 1,359公噸(1,338長噸;1,498短噸)[17][18] | 2軸,2台二缸兩脹往復式蒸汽發動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15.5英里每小時)[17][q],1,558匹指示馬力(1,162千瓦特)[18] | 1886年4月[14] | 1888年5月8日[14][r] | 1922年拆解[16] |
食雀鷹號 | 2軸,2台二缸兩脹往復式蒸汽發動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15.5英里每小時)[17][s],1,595匹指示馬力(1,189千瓦特)[18] | 1887年9月[19] | 1889年4月2日[19][18] | 1922年拆解[16] |
美洲鷹級
德意志帝國海軍在1888年設計的美洲鷹級是作為燕子級的改進版本。與燕子級類似,美洲鷹級用於殖民地防衛任務。她們體積更大,速度更快,巡航半徑相當,火炮數量和口徑相同。除了首艦美洲鷹號之外,其餘各艦都裝備新型速射炮。美洲鷹級也是德國海軍最後一種裝備帆索設備的巡洋艦設計方案。[20][21]
5艦在德屬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廣泛服役。海鷹號參與1900年義和團運動的鎮壓[22],隼號參與1902年至1903年間的委內瑞拉危機[23],禿鷲號和鸕鶿號在1911年幫助鎮壓加羅林群島的蘇柯斯叛亂[24]。美洲鷹號和隼號在1912年被除籍,而海鷹號和禿鷲號在1914年回到德國退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鸕鶿號和兀鷹號仍留在太平洋,前者的發動機磨損嚴重,不得不選擇在青島自沉[25]。兀鷹號在太平洋短暫襲擊英國船隻,但在燃料耗盡後駛入夏威夷,並在那裏被美國海軍拘留。1917年,兀鷹號被美國海軍正式俘獲,並改名為舒爾茨號。1918年6月她被一艘貨船意外撞沉[26]。與此同時,海鷹號在1917年的一次意外爆炸中摧毀。禿鷲號是本級艦隻中唯一一艘在戰後倖存下來的,她在1921年拆解[25]。
艦名 | 武裝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美洲鷹號 | 8門105毫米K L/35型火炮[27]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28]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t],2,806匹指示馬力(2,092千瓦特)[28] | 1888年[27] | 1890年10月7日[27] | 1913年拆解[27] |
隼號 | 8門105毫米SK L/35型速射炮[u][27]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28]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v],2,910匹指示馬力(2,170千瓦特)[28] | 1890年[25] | 1891年9月14日[25] | 1913年拆解[25] |
海鷹號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w]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x],2,881匹指示馬力(2,148千瓦特)[28] | 1890年[25] | 1892年8月17日[25][y] | 1917年4月19日沉沒[25] | |
禿鷲號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z]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aa],2,881匹指示馬力(2,148千瓦特)[28] | 1891年[25] | 1892年12月9日[25] | 1921年拆解[25] | |
鸕鶿號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ab]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ac],2,857匹指示馬力(2,130千瓦特)[28] | 1890年[25] | 1893年7月25日[25] | 1914年9月28日自沉[25][ad] | |
兀鷹號 | 1,868公噸(1,838長噸;2,059短噸)[27][ae]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27][af],2,884匹指示馬力(2,151千瓦特)[28] | 1893年[25] | 1895年10月24日[25] | 1917年4月6日被俘,1918年6月21日沉沒[25] |
吉菲昂號
吉菲昂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無防護巡洋艦。事實上,她更像是奧古斯塔皇后號[ag]防護巡洋艦的縮小版[31]。設計者試圖建造一艘混合動力艦隻,既可以作為艦隊偵察艦,也可以作為海外巡洋艦,這主要是由於當時海軍預算較少,限制海軍針對每個艦種進行職責優化的能力。但由於需求互相矛盾,產生的設計並不能令人滿意。例如,艦隊偵察所需的高速所必需的強大引擎非常耗煤,這降低艦隻的續航能力。然而,對於旨在維護遙遠的德屬海外殖民帝國勢力範圍的艦隻來說,較大的巡航半徑卻是必須的[32]。
由於在海上試航中發現通風問題,需要長時間修改,所以船的建造周期被迫延長。在1897年底被派往東亞分艦隊之前,她在德國度過頭兩年半的時間。此後她參加對義和團運動的鎮壓,並於1900年參加第二次大沽口之戰。1901年底,吉菲昂號回到德國,在那裏她進行現代化改造,然後轉入後備役。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海軍計劃將該艦召回,但由於人員短缺而沒有回到現役。取而代之的是將她改成一艘軍營船。戰後,她被改裝成一艘貨船,並重新命名為阿道夫·佐默費爾德號(德語:Adolf Sommerfeld)[ah]。最終在1923年拆解[35]。
艦名 | 武裝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吉菲昂號 | 10門105毫米SK L/35型火炮[25] | 4,275公噸(4,207長噸;4,712短噸)[25][36]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20.5節(38.0公里每小時;23.6英里每小時)[25][36],9,827匹指示馬力(7,328千瓦特)[36] | 1892年[37] | 1895年6月5日[37] | 1920年改裝成貨船,1923年拆解[37][36] |
腳註
註釋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2]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6]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7]
- ^ 譯名參考自《非洲通史 第4版》[9]。
-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2]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2]
- ^ 歷史學家埃里希·格魯納(Erich Gröner)指出,滿載被定義為「(等於)排水量加上滿載燃料油、柴油、煤、備用鍋爐給水、艦載機燃料和特殊設備。」[10]。
- ^ 譯名參考自《海戰事典.2》。[11]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4.1節(26.1公里每小時;16.2英里每小時)。[1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88年5月4日」。[1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4.3節(26.5公里每小時;16.5英里每小時)。[1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5.7節(29.1公里每小時;18.1英里每小時)。[28]
-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10.5 cm SK L/3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35表示炮管長度,即35倍徑。[29]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6.9節(31.3公里每小時;19.4英里每小時)。[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64公噸(1,835長噸;2,055短噸)。[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6.9節(31.3公里每小時;19.4英里每小時)。[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92年1月27日」。[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64公噸(1,835長噸;2,055短噸)。[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6.2節(30.0公里每小時;18.6英里每小時)。[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64公噸(1,835長噸;2,055短噸)。[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5.9節(29.4公里每小時;18.3英里每小時)。[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14年9月8日」。[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18公噸(1,888長噸;2,114短噸)。[2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6.3節(30.2公里每小時;18.8英里每小時)。[2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30]
- ^ 譯名參考自《德語姓名譯名手冊》。[33][34]
引文
- ^ Gardiner,第249頁
- ^ 2.0 2.1 2.2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0頁
- ^ Sondhaus,第166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4頁
- ^ Gröner,第93–97頁
- ^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6頁
- ^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8頁
- ^ Gröner,第98–100頁
- ^ 趙俊 2021,第355頁
- ^ Gröner,第ix頁
- ^ 海戰事典.2,第4頁
- ^ Sondhaus,第166–167頁
- ^ Gröner,第93頁
- ^ 14.0 14.1 14.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4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47頁
- ^ 16.0 16.1 16.2 Gröner,第94頁
- ^ 17.0 17.1 17.2 17.3 Gröner,第93–94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0頁
- ^ 19.0 19.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8頁
- ^ Gröner,第93–99頁
- ^ Gardiner,第25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54頁
- ^ Marley,第924–92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91頁
-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25.15 25.16 25.17 25.18 25.19 Gröner,第98頁
- ^ Schurz.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01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3-14).
-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Gröner,第97頁
-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28.17 28.18 28.19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4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42頁
- ^ Gardiner,第249, 25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194頁
- ^ 德語姓名譯名手冊,第3頁
- ^ 德語姓名譯名手冊,第57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194–196頁
- ^ 36.0 36.1 36.2 36.3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6頁
- ^ 37.0 37.1 37.2 Gröner,第99頁
參考資料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英語).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英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10 Bände) [The German Warships. Biographies – a Mirror of Naval History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10 Volumes)]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11-4 (德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10 Bände) [The German Warships. Biographies – a Mirror of Naval History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10 Volumes)]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11-4 (德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10 Bände) [The German Warships. Biographies – a Mirror of Naval History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10 Volumes)]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德語).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德語).
- Marley, David. Wars of the Americas: A Chronology of Armed Conflict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1492 to the Present.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8. ISBN 978-1-59884-100-8 (英語).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英語).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世界艦船 第1版.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06 [2020-01-25]. ISBN 9787543664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5) (中文(中國大陸)).
- 指文號角工作室;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 (編). 海战事典.2 第1版.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02 [2020-02-24]. ISBN 9787547230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4) (中文(中國大陸)).
- 新華通訊社譯名室 (編).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 修訂本 第1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9-10. ISBN 7100026741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凱文·希林頓. 非洲通史 第四版. 趙俊 譯.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21-03. ISBN 978-7-5108-9793-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