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螺旋槳巡防艦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從1850年代到1880年代,普魯士和後來的德意志帝國建造了一系列並用的螺旋槳巡防艦英語Screw corvette,以擴大和更新其巡洋艦隊。在普魯士海軍內部,它們會依據尺寸和火炮佈局被細分為「蓋甲板巡防艦」和「平甲板巡防艦」兩種類別德語Schiffstyp。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繼任的德意志帝國海軍沿用了這一分類,惟自1884年起將其相應改稱為「巡洋巡防艦」和「巡洋巡防艦」。共計有28艘此類艦隻投入服役,大致分屬七個不同的艦級[註 1]五艘阿科納級艦是為了應對丹麥的潛在威脅而始建於1850年代末,但由於建造技術和工藝的欠缺,它共分為三個批次歷時十年才完成交付。兩艘寧芙級艦建於1860年代初,當時普魯士開始準備與丹麥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上的最終衝突,但只有寧芙號趕得及在1864年的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入役。戰爭期間,普魯士人還從法國購買了兩艘奧古斯塔級艦,它們原是由南部邦聯海軍秘密訂購,卻因法皇拿破崙三世阻止交付美方而轉手。阿里阿德涅級三艘艦的龍骨於1860年代末至1870年代初鋪設,繼而是1870年代初建造的兩艘萊比錫級巡防艦俾斯麥級六艘艦建於1870年代中期至1880年代初,緊隨其後的是同樣由六艘艦組成的卡羅拉級。另外兩艘獨級艦德語Einzelschiff水妖號夏洛特號是在1880年代初建造的,專門作訓練用途,當時許多老式巡防艦已經開始扮演這個角色。

展現了揚帆姿態的施托施號施泰恩號格奈森瑙號畫作

寧芙號是這些螺旋槳巡防艦中唯一一艘曾進行過對敵軍艦作戰的艦隻,它參加了1864年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的亞斯蒙德海戰英語Battle of Jasmund (1864),以及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對法國一個封鎖分艦隊的攻擊。奧古斯塔號則在普法戰爭中啟用作執行破交戰英語Commerce raiding,它共攔截了三艘運送戰爭物資的商船,其中兩艘被扣為戰利品,第三艘被擊沉。戰爭期間,寧芙號的姊妹艦美杜莎號正身處日本,並在當地遭一支法國分艦隊封鎖,沒有參與戰鬥。在整個1860年代、1870年代和1880年代,德國的螺旋槳巡防艦完成了多次海外部署,主要前往南美洲地中海東亞南太平洋。這些航行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普魯士及其後德國在海外的僑民、德國的經濟利益,以及後來德意志殖民帝國的建立和巡邏。

隨着這些艦隻被更新式的艦艇取代——從幾艘無防護巡洋艦開始,它們經常被改裝成教學艦。除了在德國水域訓練外,這一職能還涉及海外訓練巡航,主要是前往地中海和西印度群島。在此類巡航期間,這些艦隻經常需要受命履行與前線軍艦相同的職責,在外國動亂時期保護德國人並展示國旗。大多數螺旋槳巡防艦都在1880年代到1920年代之間出售報廢,但有兩艘在事故中損失;1885年,奧古斯塔號在亞丁灣氣旋沉沒,俾斯麥級的格奈森瑙號則於1900年在馬拉加附近的風暴中失事。水妖號是同類別中最後一艘留存的艦隻,於1920年代早期被改裝成一艘載駁船英語Lighter (barge),最終至1930年被拆解。

圖例
主炮 主炮數量和規格
排水量 滿載作戰時的排水量[註 2]
推進器 傳動軸、推進器類別、設計速度
服役 艦船開始運行和結束的日期以及結局
動工 鋪設龍骨的日期
投運 新船投運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的日期

蓋甲板巡防艦/巡洋巡防艦

阿科納級

 
錨泊中的菲內塔號

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海軍為了對付假想敵丹麥,於1855年開始制定了大規模的造艦計劃,首批搭載蒸汽機阿科納級巡防艦應運而生。海軍設想使用它們來擔負保護海外僑民和海外警備任務。[3]由於這些活動需要長時間在海上航行,所有艦隻的艦體都必須鍍銅以防止生物淤積,並且還配備有全帆裝索具作為蒸汽動力的輔助。當時,由於艦船、機械、武器等方面的製造技術和工藝尚不成熟,計劃的許多方面難以實現,而隨着後來各種技術的飛速發展,造艦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由於這些原因,五艘阿科納級艦隻共分為三個批次、歷時十年才完成交付。[4][5]

首艦阿科納號於1859年入役後率先用於海外部署,並參加了普魯士遠征東亞德語Preußische Ostasienexpedition的行動。自1862年起,瞪羚號也開始承擔這一職責。在普丹戰爭期間,只有阿科納號和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菲內塔號積極參戰,其中阿科納號在亞斯蒙德海戰英語Battle of Jasmund (1864)時曾擔任普魯士分艦隊司令、海軍上校愛德華·馮·雅赫曼德語Eduard von Jachmann旗艦[6]1868年,菲內塔號成為普魯士海軍第一艘完成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的軍艦。[7]所有同級艦都未積極參與普奧戰爭普法戰爭。至1870年代,這些艦隻繼續執行海外派遣任務,尤其是在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地區。[3]早在1869年,阿科納號就被用作海軍學員教學艦,並從1873年開始以此身份完成了環球航行。[6]從1874年6月到1876年4月,瞪羚號也進行了環球航行,但這是出於科學研究目的而完成的,主要是為了在凱爾蓋朗群島觀察1874年的金星凌日[8]到1870年代中期,前四艘同級艦均已撤出前線服役並改作教學艦,它們於1884年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其後出售拆解。只有伊利沙伯號一直服役至1887年,在後來德國設於非洲和大洋洲的殖民地多次展示旗幟,並且是帝國海軍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的一份子;它自1887年起充當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使用,直至1904年在斯德丁拆解報廢。[9]

阿科納級概要[10]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阿科納號 28 × 68磅滑膛炮 2,391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12.4節(23.0公里每小時) 1855年 1859年4月15日 1884年拆解報廢
瞪羚號 06 × 68磅滑膛炮
20 × 36磅滑膛炮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2節(22公里每小時) 1855年12月3日 1861年6月24日 1906年拆解報廢
菲內塔號 28 × 68磅滑膛炮 2,504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1.7節(21.7公里每小時) 1860年 1864年3月3日 1897年拆解報廢
赫塔號 1865年11月1日 1902年拆解報廢
伊利沙伯號 06 × 68磅滑膛炮
20 × 36磅滑膛炮
2,912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2.1節(22.4公里每小時) 1866年 1869年9月29日 1904年拆解報廢

萊比錫級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於1880年代在威廉港

兩艘萊比錫級艦隻是作為1873年德意志帝國海軍艦隊計劃的一部分訂購的。該計劃由帝國海軍部首任部長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將軍制定,他採納了與雅赫曼早期計劃相同的二十艘巡防艦數量。萊比錫號原本被視為弗蕾亞號姊妹艦,並以「圖斯內爾達號」(Thusnelda)的名義訂購,但在建造工程開始之前,它已經完全經過重新設計。萊比錫號較弗蕾亞號顯著更大;其的增大的尺寸得以用於配備更具威力的火炮、更強大的推進系統以及更寬敞的宿營空間,事實證明這在海外長途航行中非常有用。另一項重大改進是使用鐵來建造船體,而不是傳統的木框架和木板。雖然早期同類艦可以擔任主艦隊的偵察艦德語Aufklärungsschiff職責,但當萊比錫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在1870年代中期入役時,歐洲海軍廣泛採用的鐵甲艦意味着這種用途已不切實際,因為無防護的軍艦在裝甲對手面前是毫無用處的。1877年英國和秘魯之間的帕科查海戰英語Battle of Pacocha最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萊比錫級僅被用作海外巡洋艦德語Auslandskreuzer[11][12][13]

兩艘同級艦分別在1870年代末和1880年代初進行了兩次遠航,主要是前往東亞。1878年,萊比錫號捲入了與尼加拉瓜的外交爭端,即所謂的「艾森施圖克事件德語Eisenstuck-Affäre」;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則被用來保護德國在非洲不斷壯大的殖民帝國。在1880年代中期,萊比錫號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以便能夠將其用作駐外分艦隊的旗艦。從1888年至1893年,該艦便是以常駐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的旗艦身份服役;在此期間,它曾參與1888-1890年在德屬東非鎮壓阿布殊里起義的行動。隨後,萊比錫號在東非、中國和智利之間輾轉,並在1891年智利內戰英語Chilean Civil War of 1891期間保護當地的德國公民。與此同時,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於1886年改作教學艦,並以此身份服役了三年,直到1890年5月被降級為一艘宿營船。它最終於1907年出售拆解。萊比錫號到1895年也已經淪為一艘固定的宿營和訓練用船,但仍一直倖存至1919年才意外沉沒。它於1921年被打撈上岸,隨後拆解報廢。[14][15]

萊比錫級概要[9]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萊比錫號 02 × 170毫米25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
10 × 170毫米20倍徑箍炮
4,626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5.8節(29.3公里每小時) 1874年 1877年6月1日 1921拆解報廢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1875年 1877年8月28日 1907年拆解報廢

俾斯麥級

 
錨泊中的施泰恩號

普法戰爭之後,為了保護德國在海外的經濟利益,對艦隊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建造新的巡防艦來承擔這一重任。此外,到1870年代中期,帝國海軍以往常規的風帆巡防艦隊已迅速老化,使得購買新艦變得尤為重要。[16]俾斯麥級是以萊比錫級為基礎設計的,但尺寸明顯縮小。它們的排水量比前級艦減少了一千多噸,武器裝備更輕盈、發動機功率更低。由於蒸汽機還不夠可靠和高效,不足以成為唯一的動力來源,因此保留了全帆裝索具。[17][18][19]

俾斯麥級艦隻在其整個運用生涯中曾擔任過多種角色。布呂歇爾號在完工後不久便被改裝成魚雷訓練艦,以試驗這種新開發的自走式炸藥武器、培訓船員和發展德國的魚雷學說,直至1907年因鍋爐爆炸而嚴重受損。[20]與布呂歇爾號類似,施泰恩號在大部分職業生涯中都是擔任訓練艦,儘管有過數次海外巡航,但其經歷依舊相當平淡;1908年,它被改裝成宿營船,至1920年拆解。[21]俾斯麥號參與了1884年奪取喀麥隆殖民地的行動,而它與格奈森瑙號施托施號於1885年至1886年間又被派往確定維圖蘭英語Wituland保護領,該地區後來成為德屬東非。該級艦還曾在南美巡航以保護德國的利益,特別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俾斯麥號是同級中第一艘退役的,於1891年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格奈森瑙號於1900年末在馬拉加附近失事,施托施號則於1907年報廢。毛奇號於1910年也降格充當宿營船,此後更名為「阿刻戎號」。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裁軍進程的一部分,同級的倖存成員均於1920年拆解報廢。[22][23][24][25]

俾斯麥級概要[18]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俾斯麥號 16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3,386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2節(22公里每小時) 1875年11月[26] 1878年8月27日 1920年拆解報廢
布呂歇爾號 07 × 350毫米魚雷發射管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9節(25.7公里每小時) 1876年3月[27] 1878年12月21日 不詳
施托施號 10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2,994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2.6節(23.3公里每小時) 1875年11月[28] 1878年3月10日 1907年拆解報廢
毛奇號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9節(25.7公里每小時) 1875年7月[29] 1878年4月16日 1920年拆解報廢
格奈森瑙號 14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9節(25.7公里每小時) 1877年6月[30] 1880年10月3日 1900年失事沉沒
施泰恩號 12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節(24公里每小時) 1878年[31] 1920年拆解報廢

夏洛特號

 
航行中的夏洛特號

夏洛特號是德國海軍的最後一艘風帆軍艦;它與水妖號同時獲得授權,並與後者一樣不具備實戰價值。其風帆索具之所以獲得保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海軍打算利用該艦進行訓練,且仍然重視訓練船員使用風帆。[32][33]夏洛特號本質上是俾斯麥級設計的翻版,惟排水量稍大,武器裝備也更重。[34]儘管該艦的服役生涯是作為訓練艦度過的,但它也曾在海外捲入過國際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897年海地的「呂德斯事件英語Lüders affair」和1902-1903年委內瑞拉危機。1899年,夏洛特號成為普法戰爭後第一艘訪問法國的德國軍艦,此行旨在改善兩國關係。該艦一直服役到1909年5月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此後被改裝為宿營艦和威廉國王號供應船英語Ship's tender。夏洛特號擔任這些職務直到1914年7月一戰爆發;它曾於同年10月獲短暫啟用,這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讓除籍軍艦重新入役。11月,該艦再次退役並返回支援威廉國王號。戰後,夏洛特號於1921年被售予漢堡的一家私人公司充當倉儲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其最終結局已無從得知。[35]

夏洛特號概要[18]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夏洛特號 18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3,763噸 單軸,兩台船用蒸汽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 1883年4月2日[33] 1886年11月1日[36] 1921年出售[36]

平甲板巡防艦/巡洋巡防艦

寧芙級

 
參與亞斯蒙德海戰英語Battle of Jasmund (1864)的寧芙號(中)

在訂購了五艘阿科納級艦之後,普魯士海軍認為更小尺寸的艦艇也很有用,因此造艦局於1861年開始設計新的巡防艦。兩艘寧芙級平甲板巡防艦於同年訂購,以應對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與丹麥日益緊張的關係;普魯海軍試圖加強其艦隊來準備與更強大的丹麥皇家海軍英語Royal Danish Navy發生衝突。此外,訂購這批艦隻也成為了普魯士政府因控制軍事開支方面發生衝突的一部分;控制國家議會的自由派反對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的陸軍和海軍現代化計劃,並拒絕撥款。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利用漏洞為羅恩的改革籌集資金,使寧芙級在未經議會批准的情況下建造。[37]

寧芙號在1864年與丹麥的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及時完工,並參加了亞斯蒙德海戰;它在這場戰役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只被一艘丹麥巡防艦輕微擊損。[38]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美杜莎號封鎖在日本橫濱,無法參與任何行動。寧芙號同樣被封鎖在普魯士的但澤,它於夜間突然襲擊了法國分艦隊,儘管沒有造成任何破壞,但還是讓法國海軍將領相信,其麾下的鐵甲艦不適合對普魯士港口進行嚴密封鎖。兩艘同級艦在和平時期都曾前往海外進行長時間的巡航,直至1870年代中期被改裝成教學艦。在新角色下,它們繼續開展海外巡航;美杜莎號於1880年退役並被改造為廢船,但寧芙號一直服役到1887年,隨後也淪為廢船。兩艦於1891年出售報廢,隨後拆解。[39]

寧芙級概要[40]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寧芙號 10 × 36磅滑膛炮
06 × 12磅滑膛炮
1,202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2節(22公里每小時) 1862年1月25日[5] 1863年11月25日 1891年拆解報廢
美杜莎號 1862年2月6日[41] 1867年4月10日

奧古斯塔級

 
1864年的奧古斯塔號

在1862年的美國內戰期間,南部邦聯海軍曾秘密向法國波爾多阿爾曼兄弟造船廠英語Arman Brothers訂購了兩艘螺旋槳巡防艦,分別命名為「密西西比號」和「路易斯安那號」。為了掩人耳目,它們名義上是為了日本而建,並配以「江戶號」和「大阪號」的假名。在這些艦隻被交付予南方邦聯之前,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於164年進行干預,以阻止中立的法國將軍艦出售給活躍的交戰國。為此,阿爾曼兄弟只得將這批艦隻轉售予其他國家,最終由在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仍在試圖擴大艦隊規模的普魯士購入。法國政府再次介入,試圖阻止將維多利亞號移交普魯士艦隊,因為後者也正積極參與戰爭,但俾斯麥最終說服了法國人,允許維多利亞號在不裝備武器的情況下懸掛法國國旗經由荷蘭轉運。[42][43][44]

這兩艘艦在1864年都來得太晚,未及在衝突中參與針對丹麥的行動,而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由於奧地利海軍忙於在亞得里亞海意大利艦隊對峙,它們也沒有參加與奧地利人的戰鬥。1860年代末,兩艘同級艦都被派往中美洲奧古斯塔號在那裏引發了一場小型的外交事件,原因是普魯士試圖在哥斯達黎加的利蒙港建立一個海軍駐地,哥斯達黎加政府拒絕批准,美國認為這是對其勢力範圍的侵犯。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奧古斯塔號被用作襲擊大西洋上的法國航運,共俘獲了兩艘商船、擊沉一艘,隨後被一支法國分艦隊困在西班牙的維戈。兩艘同級艦於1870年代和1880年代接受了進一步的海外部署,其中奧古斯塔號在一次前往南太平洋的航行中,至亞丁灣因遭遇氣旋而失蹤。與此同時,維多利亞號於1882年退役,在1884年至1890年期間間歇性地充當漁業保護船,直到1892年拆解。[45][46]

奧古斯塔級概要[47]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奧古斯塔號 8 × 24磅滑膛炮
6 × 12磅前膛炮
2,272噸 雙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 1863年 1864年[43] 1885年因氣旋沉沒
維多利亞號 1864年9月14日[44] 1892年拆解報廢

阿里阿德涅級

 
1871年的阿里阿德涅號

到1867年,普魯士海軍被重組為北德意志邦聯海軍,普魯士在奧普戰爭後組建了北德意志聯邦。在此時已晉升為海軍少將的雅赫曼的指導下,海軍於這年制定了一項新的艦隊計劃德語Flottengründungsplan von 1867,列出了未來幾年造艦的優先項。該計劃總共需要20艘螺旋槳巡防艦,其中的四艘——寧芙級和奧古斯塔級艦隻已經入列。到1860年代末,隨着各德意志邦國出口越來越多的製成品,德國的海外經濟利益變得愈發重要;1867年艦隊計劃中的巡防艦將成為保護相關活動的海軍力量支柱。阿里阿德涅級的前兩艘艦按照相同的設計建造,但三號艦弗蕾亞號採用了改進的設計,具有更長的艦體,更大的貯煤能力和更重的武器裝備。同級的四號艦被命名為「圖斯內爾達號」,本打算依照弗雷亞號的設計建造,但海軍取消了該艦,並將其作為萊比錫級的首艦重新訂購。[48][49][17]

所有三艘同級艦都在整個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廣泛參與了海外部署,主要是前往南美洲、地中海和東亞。在這些航行期間,各艦及其艦長履行了多項職責,包括在各國動亂或公開戰爭期間保護德國國民,與多個政府談判貿易協定,以及打擊海盜。它們還負責進行科學實驗和海道測量,以改進航海圖。從1880年代早期到中期,三艘同級艦都被改裝成實習水兵的訓練艦,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裏繼續開展訓練巡航,大多是去往西印度群島。在1883年的一次訓練巡航中,弗蕾亞號在海地內亂時期協助保護了當地的平民。全部三艘艦都於1892年退役,其中阿里阿德涅號立即報廢。路易絲號作為一艘廢船和魚雷試驗艦而倖存下來,直到1896年才出售報廢;弗蕾亞號則在1884年退役到1896年被廢棄之間沒有任何進一步使用。[50][51][52]

阿里阿德涅級概要[49]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阿里阿德涅號 6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2 × 120毫米23倍徑箍炮
2,072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4.1節(26.1公里每小時) 1868年 1872年11月23日 1891年拆解報廢
路易絲號 1871 1874年6月4日 1897年拆解報廢
弗蕾亞號 4 × 170毫米25倍徑箍炮
8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2,406噸 1874年 1876年10月1日

卡羅拉級

 
阿科納號在長崎,1897年

作為擴大和現代化德國巡航艦隊的同一計劃的組成部分,卡羅拉級是在俾斯麥級之後不久訂購的。[53]它們是以俾斯麥級為基礎設計,儘管尺寸略小,但兩者的能力大致相同,具有類似的武器、速度和巡航半徑。它們還計劃用作海外駐留,擁有可輔助遠程巡航的末桅縱帆三桅索具。前四艘同級艦採用了相同的設計,但最後兩艘亞歷山德里娜號阿科納號則完成了設計修改,更長並採用了雙軸雙機推進系統,這是德國巡防艦首次使用這樣的配置。然而,在建造工程開始之前,卡羅拉級的設計就已經過時了,因為其他國家的海軍已開始建造更具現代化的無防護巡洋艦來履行殖民任務。結果,除了對付同類過時的軍艦外,這些艦隻基本毫無實戰用途。[19][54]

在整個1880年代和1890年代,這六艘船被廣泛部署至海外駐地,通常是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多哥蘭德屬西南非德屬東非,以及太平洋的德屬新畿內亞和後來的膠州灣租借地。它們經常被用來鎮壓當地反對德國統治的起義,懲罰那些襲擊德國公民或企業的人,並展示旗幟。該級艦有數次在事故中嚴重受損——1884年,瑪麗號在新麥克倫堡擱淺,索菲號則與一艘商船發生碰撞;1889年,奧爾加號又被颶風逼上岸——但它們無一損毀。到1890年代末,所有同級艦都已經撤出前線服役並淪為次要角色,包括訓練,宿營和漁業保護職責。在1904年到1908年之間,同級的大部分成員都被拆解報廢,僅索菲號仍作為宿營船保留在海軍編制內,直至1920年才拆解。[55][56][57][58]

卡羅拉級概要[59]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卡羅拉號 10 × 150毫米22倍徑箍炮 2,424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7節(25.4公里每小時) 1879年 1881年9月1日 1906年拆解報廢
奧爾加號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3.9節(25.7公里每小時) 1882年1月9日 1908年拆解報廢
瑪麗號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4節(26公里每小時) 1880年 1883年5月1日 1907年拆解報廢
索菲號 1880年1月[60] 1882年8月10日 1921年拆解報廢
亞歷山德里娜號 2,662噸 雙軸,兩台船用蒸汽機,14.1節(26.1公里每小時) 1882年2月[61] 1886年10月6日 1907年拆解報廢
阿科納號 1881年 1886年12月1日 1906年拆解報廢

水妖號

 
航行中的水妖號

水妖號的訂購合同是根據1873年的艦隊計劃於1882年發包的。[62]次年,列奧·馮·卡普里維將軍接替施托施成為新任海軍部長;卡普里維認為,所有新的巡洋類軍艦都應該勝任作戰用途,這與施托施指導下建造的許多巡防艦不同。就斯托施而言,他更傾向於強調遠程巡航能力而不是戰鬥力。[32]儘管如此,對新職位缺乏經驗的卡普里維還是無法阻止水妖號的建造。由於該艦本質上作為一艘實戰艦艇基本毫無用處,因此它是以海軍學員和實習水兵的訓練艦身份完工,並擔任此職近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間,它曾多次開展海外訓練巡航,經常去往南美洲、西印度群島或地中海。1900年退出現役後,水妖號從1906年至1910年間被用作公海艦隊辦公艦英語headquarters ship,當時帝國議會削減了該艦的資金。它於1911年6月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開始充當宿營船,直到1923年更名為「C號廢船」並售予一家私人航運公司。該公司在一戰後商船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將它改裝成一艘載駁船英語Lighter (barge),並從1925年到1930年間恢復原名運用,直到最終拆解報廢。[63][64]

水妖號概要[64]
艦名 主炮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動工 投運 結局
水妖號 8 × 125毫米23倍徑箍炮 1,982噸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10.4節(19.3公里每小時) 1883年8月[62] 1886年4月1日 1930年拆解報廢

註釋

腳註

  1. ^ 1880年代中後期建造的兩艘伊雷妮級艦隻最初儘管也被歸類為巡洋巡防艦,但它們已完全擯棄了風帆索具德語Takelage,從技術上看實際應屬無防護巡洋艦[1]
  2. ^ 指滿載各類燃料、鍋爐用水、專用設備、武器彈藥、人員時的排水量。[2]

引用

  1. ^ 日本海人社,第24頁.
  2. ^ Gröner,第ix頁.
  3. ^ 3.0 3.1 日本海人社,第6頁.
  4. ^ 日本海人社,第126頁,德國海軍巡洋艦的建造歷程.
  5. ^ 5.0 5.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77頁.
  6. ^ 6.0 6.1 SMS Arcona. Ships Nostalgia. [202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7. ^ Carreras & Maihold,第131頁.
  8. ^ Hydrographisches Amt,第11頁.
  9. ^ 9.0 9.1 Gröner,第43頁.
  10. ^ Gröner,第42–43頁.
  11. ^ Sondhaus,第86, 107–109, 114頁.
  1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98頁.
  13. ^ Gröner,第43, 87頁.
  1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98–208頁.
  1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30–33頁.
  16. ^ Sondhaus,第116–117, 136–137頁.
  17. ^ 17.0 17.1 Lyon,第251頁.
  18. ^ 18.0 18.1 18.2 Gröner,第44頁.
  19. ^ 19.0 19.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0頁.
  2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95–97頁.
  2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81–185頁.
  2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68–75頁.
  2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92–197頁.
  2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206–208頁.
  2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06–110頁.
  2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69頁.
  2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95頁.
  2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92頁.
  2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06頁.
  3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206頁.
  3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81頁.
  32. ^ 32.0 32.1 Sondhaus,第166頁.
  33. ^ 33.0 3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5頁.
  34. ^ Lyon,第251–252頁.
  3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5–178頁.
  36. ^ 36.0 36.1 Gröner,第45頁.
  37. ^ Sondhaus,第63, 66, 71–72頁.
  38. ^ Embree,第272–278頁.
  3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63–66, 177–180頁.
  40. ^ Gröner,第85頁.
  4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63頁.
  42. ^ Sondhaus,第80頁.
  43. ^ 43.0 4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73頁.
  44. ^ 44.0 4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27頁.
  4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74–276頁.
  4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27–30頁.
  47. ^ Gröner,第86頁.
  48. ^ Sondhaus,第109, 116–117頁.
  49. ^ 49.0 49.1 Gröner,第87頁.
  5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53–257頁.
  5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7–29頁.
  5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98–100頁.
  53. ^ Sondhaus,第136–137頁.
  54. ^ Gröner,第90頁.
  5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170–173頁.
  5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40–42, 197–199頁.
  5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2–175頁.
  5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9–221, 246–247頁.
  59. ^ Gröner,第90–91頁.
  6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72頁.
  6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9頁.
  62. ^ 62.0 6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65頁.
  6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65–166頁.
  64. ^ 64.0 64.1 Gröner,第92頁.

參考資料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Carreras, Sandra; Maihold, Günther. Preussen und Lateinamerika: im Spannungsfeld von Kommerz, Macht und Kultur. Münster: LIT Verlag. 2004. ISBN 978-3-8258-6306-7. 
  • Hydrographisches Amt des Reichs-Marine-Amts (編). Die Forschungsreise S. M. S. „Gazelle“ in den Jahren 1874 bis 1876: unter Kommando des Kapitän See Freiherrn von Schleinitz. Band 1: Erster Theil: Der Reisebericht. Berlin: Mittler. 1889 [202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 Embree, Michael. Bismarck's First War: The Campaign of Schleswig and Jutland 1864. Solihull: Helion. 2007. ISBN 978-1-906033-03-3.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11-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