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萊賽針發槍
德萊賽針發槍(德語:Zündnadelgewehr,直譯為「點火針式步槍」)是普魯士王國一種著名的軍用步槍,該槍於1841年被普魯士軍隊制式採用,並被命名為「1841型輕型雷管步槍」(德語:leichtes Perkussionsgewehr Model 1841)以隱藏其革命性的特徵[2]。
針發槍 | |
---|---|
類型 | 栓式步槍 |
原產地 | 普魯士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841—1873年 |
參與戰爭/衝突 |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約翰·尼古勞斯·馮·德萊塞 |
研發日期 | 1836年 |
製造數量 | 1,150,000枝[1] |
衍生型 |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4.7公斤(10.4磅) |
長度 | 142 cm(56吋) |
槍管長度 | 91 cm(36吋) |
子彈 | 紙彈殼內的橡子形鉛彈 |
口徑 | 15.4毫米 |
槍機 | 旋轉後拉式槍機 |
發射模式 | 單發 |
射速 | 6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305米/秒(1,000呎/秒) |
有效射程 | 600米(650碼) |
供彈方式 | 單發裝填 |
瞄具 | V型槽和前準星 |
其「針槍」的命名源於其像針一般的撞針,開槍時會貫穿紙筒式彈殼,並撞擊子彈底部的雷管。該槍也是世界上首種採用栓動式槍機的槍械(亦是最早出現的現代後膛步槍),裝彈和退彈時均需把上膛桿旋轉並拉開,這種設計對後來的步槍影響深遠。其射速大約為每分鐘10–12發。
德萊賽針發槍的設計者為約翰·尼古勞斯·馮·德萊賽(1787–1867),他曾做過多種實驗,最終於1836年完成了針發槍,並於1864年被封為貴族。
歷史
約翰·尼古勞斯·馮·德萊賽設計的第一種步槍是前膛槍,其創新點在於使用螺旋彈簧推動長長的撞針撞擊彈殼底部的底火。這種擊發方式與旋轉後拉槍機的結合令德萊賽針發槍擁有相對高的射速,從而使其在戰場上發揮極大威力。
1859到1863年間,威廉一世,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和毛奇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將軍費提升25%。之後,德萊賽步槍為普奧聯軍在普丹戰爭中獲勝立下汗馬功勞。19世紀60年代初,普魯士軍工業引入鑄鋼槍管並開始量產德萊賽步槍。新的1862年式步槍和M/55彈藥使普軍得以在19世紀60年代加速列裝德萊賽步槍。隨着普魯士私人工業逐漸能夠滿足普軍對槍械的需求,官營軍火作坊從此成為歷史。到了1866年初普奧戰爭爆發的前夜,普軍步兵已經全面裝備了德萊賽步槍,其總數達到270,000把。德萊賽步槍改變了19世紀戰術的面目。普軍士兵能伏在地上給德萊賽步槍裝填彈藥,而奧地利士兵則不得不站起來給前膛槍填充彈藥,且這段時間足以讓普軍士兵完成5次射擊。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加大了德萊賽步槍的產量,使得普軍在普法戰爭爆發時的德萊賽步槍庫存量多達1150,000把。德萊賽步槍的成功促進了槍械設計的革新。1871年普法戰爭爆發之前,法軍引入了夏賽波步槍。雖然普軍贏了普法戰爭,但是夏賽波步槍相對德萊賽步槍的壓倒性優勢也顯露出來了。
1877年,羅馬尼亞從德國政府購得20,000把德萊賽步槍和11,000把卡賓槍,並在羅馬尼亞獨立戰爭中用上了這一批武器。19世紀60年代間,日本購入了數量不詳的德萊賽步槍和配套的刺刀,這一批武器上刻有日本帝國的菊花紋章。大清帝國在改革陸軍的期間也購入了德萊賽步槍。左宗棠的湘軍就有部分裝備德萊賽步槍和克虜伯大炮等德式裝備,直到平定同治新疆回變的時候也有使用這種武器。
局限
- 推動撞針的彈簧很脆弱
- 撞針缺少清潔時容易走火
- 槍管遇熱膨脹,槍膛附着火藥殘渣時,拉動槍機相當耗力
- 槍管與槍膛交界處容易磨損
- 連續射擊後槍膛氣密性下降
使用國
參考文獻
- ^ small arm | Types, Descriptions, History,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4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英語).
- ^ "Nach konsequenter Weiterentwicklung seit 1827 wurde es 1839 der preußischen Armee zur Erprobung gegeben und zur Tarnung als „leichtes Perkussionsgewehr M/41「 eingeführt" - Zündnadelgewe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