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
39°55′08″N 116°23′39″E / 39.919024°N 116.394299°E
慈寧宮(滿語:ᡤᠣᠰᡳᠩᡤᠠ
ᡝᠯᡥᡝ
ᡤᡠᠩ,穆麟德轉寫:gosingga elhe gung,蒙古語:Өршөөлт Амгалан Орд),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清朝定為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正宮寢居。[1][2]
歷史
明朝
慈寧宮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隆宗門以西。明朝永樂年間初建紫禁城時,如今慈寧宮的所在地是仁壽宮、大善殿等殿宇。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仁壽宮失火焚毀。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拆除大善殿,並在原地興建慈寧宮,嘉靖十七年(1538年)慈寧宮建成[3]。明朝慈寧宮由主宮區以及宮後的兩座獨立院落,還有外宮牆內的東、西副宮組成。主、副宮區各建有宮牆[4]。
慈寧宮初建時,是明世宗為生母蔣太后而建的寢宮[1][2][5]。但蔣太后在此居住不久後便離世,此後慈寧宮成為太皇太后、皇太后或先朝嬪妃的住所[1][5]。隆慶元年(1567年)、萬曆二年(1574年),慈寧宮均曾修繕。萬曆十一年(1583年),慈寧宮正殿遭火災,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建慈寧宮正殿並於同年落成[2][3]。
用途
明朝紫禁城初建時,宮中尚無太皇太后或皇太后,所以未有專供太后居住的寢宮。宣德年間,曾間或以皇太子居住的清寧宮[6]充做太后居所。之後,明朝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前朝妃嬪多以慈寧宮、仁壽宮作為寢宮。嘉靖朝,明世宗為蔣太后興建慈寧宮及慈慶宮[7]作為太后寢宮。[4]同時,慈寧宮也是前朝妃嬪的居所。明朝萬曆年間的慈聖皇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萬曆帝的鄭皇貴妃、劉昭妃等人都曾慈寧宮此居住。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駕崩,其妃嬪亦遷居慈寧宮。[2]
清朝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舊制。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曾修葺慈寧宮,將其作為皇太后居住的正宮。[1][2][3]其中,順治十年(1653年)為依舊制重建。乾隆元年(1736年)拆除了西側的外宮牆,闢建壽康宮;將慈寧宮主宮區的內宮牆闢為慈寧宮外宮牆,將內宮牆的廊房改建成圍房;將西側副宮區的後部建築移到慈寧宮後面(北面),與原「宮後舍」統一規劃改建成壽中宮、壽東宮、壽西宮(即中宮殿、東宮殿、西宮殿),並且在原慈寧宮東側的外宮牆增開了慈祥門,作為這後三宮的進出通道;原來東部副宮區的後部建築被壓縮了面寬,和前面(南面)的兩座建築統一改建成「三所殿」(即頭所殿、二所殿、三所殿)[4]。乾隆三十二年(1757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對慈寧宮進行了重建[3]。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將慈寧宮正殿由單檐廡殿頂改建為重檐廡殿頂,並且將後寢殿向後移,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形制[1][2]。光緒十七年(1891年)又曾重修慈寧宮[3]。
用途
順治帝親政後,立即為昭聖皇太后修建慈寧宮,慈寧宮暨兩妃宮於順治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正式落成,同年閏六月十二日,皇太后率領懿靖大貴妃和康惠淑妃等當時尚健在的太宗后妃移居此宮[4]。自此慈寧宮成為專供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宮室,由太妃隨居[1][2][8]。順治十年時的紫禁城尚有永慶宮和永慶門,加之雍正二年八月《各庫買辦等項月摺》記載慈寧宮內永慶宮佛堂供佛一事。由此可知,順治至雍正時期的慈寧宮宮院中,有一座獨立的宮院名為永慶宮,宮院門即為永慶門。永慶宮和永慶門於乾隆初年改建慈寧宮和添建壽康宮後消失不見。
康熙年間,因昭聖太皇太后病歿於慈寧宮,康熙帝有意將停柩的靈堂設在慈寧宮,被眾臣勸止而作罷。康熙帝曾因昭聖太皇太后將後殿寢宮改為大佛堂,而居住東南圍房房,於慈寧宮東修過一座五間寢宮。不久太皇太后過世後,這座寢宮被拆運到了孝陵風水牆外作為暫安奉殿,自此慈寧宮包含後殿、東南圍房都是佛堂並無寢宮,因而無法居住。由於昭聖太皇太后(即孝莊文皇后)這位清朝的開國皇太后具有極高的威望,使得日後清朝歷位太后們皆不敢入居孝莊文皇后生前曾居住過的慈寧宮,從而形成了太后不住太后寢宮的有趣情形[5]。
昭聖太皇太后於康熙二十六年死後,慈寧宮主要用於為皇太后舉辦重大典禮。每遇皇太后聖壽節、恭上徽號、節慶朝賀、進冊寶及公主下嫁等等,都在慈寧宮舉辦慶典。太后壽辰時,皇帝會親自在慈寧宮率眾行禮,並且和近支皇戚共同彩衣起舞。若皇太后薨逝也在慈寧宮治喪與安奉皇太后的梓宮,皇帝來此行祭奠禮。[2]清朝每逢皇太后聖壽節時,在慈寧門內外陳設有儀仗。皇帝及皇后分別率王公大臣、福晉命婦等人在慈寧門行禮朝賀[9]。
雍正二年八月的內務府檔案《各庫買辦等項月摺》記載,慈寧宮佛堂月例用檀定香二十五束,每束銀四分用銀一兩。慈寧宮內永慶宮供佛、彩畫和天花板等項用水膠一斤十一兩六錢,每斤銀二分用銀三分四厘五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時,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80大壽後一度由壽康宮入居慈寧宮六年,並有皇考裕貴太妃隨住。直至乾隆42年駕崩。
民國以後
故宮博物院成立後,於1932年將慈寧宮大殿的格扇換成玻璃窗。1951年,將東、西廡改做室內灰頂,並且增開桶子門,將徽音左門、徽音右門的風門改做玻璃門;南群房室內改做灰頂,改做玻璃窗。1955年,修繕慈寧宮正殿的天花。[3]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慈寧宮北部的壽三宮、東部的西三所被故宮博物院修復組佔用,後來故宮博物院修復組先後改為故宮博物院修復廠、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仍然佔用這些建築。
1973年初,據說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準備訪問洛陽市(後來不知何故一直未來)。當時洛陽市白馬寺的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經過聯繫,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向中央請示,調撥慈寧宮大佛堂的全部文物運往白馬寺充數,最後經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批准。大佛堂內原來的佛像主要有三世佛、十八羅漢。三世佛左右兩側有兩尊伽藍護法,房樑上懸掛着黃緞子帷幔,佛像前的條几、供案上有一些供器,牆壁上掛滿壁佛(在木板上雕出佛龕,每個龕內放置一個用香泥作胎、外面塗金粉的小佛像)。這批文物全部遷往白馬寺。此次搬遷工作從1973年3月開始,到5月結束,5月這批文物全部運抵洛陽市,數月後便在白馬寺大雄寶殿內安裝完畢。1974年9月,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來到洛陽市,參觀了龍門石窟及白馬寺,對大佛堂文物的搬遷復原工作表示滿意。另外,洛陽市方面還從故宮博物院東路某殿堂內選走大量家具,又要走幾幅名人字畫及明清瓷瓶等,共計120餘件,放在洛陽博物館及白馬寺。
1983年,按照中央有關精神,白馬寺由文物部門轉交佛教界管理,恢復宗教活動,白馬寺文物保管所也被遷至寺外。1984年8月4日,國家文物局顧問謝辰生致信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齊光,要求將十八羅漢等文物調回文物部門。齊光於1984年8月12日在此信上批「已閱。此件請李主席批示,齊光(印)八月十二日。」同日,齊光也就此事致信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的秘書徐桂寶。1984年8月18日,國家主席李先念批示「靜仁、穆之同志:十幾尊元代夾紵羅漢,可否『完璧歸趙』,另塑泥像,由你們倆協商解決。請酌。先念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八日。」[10]但至今這批文物仍未歸還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方面認為,這批調往洛陽的文物屬於洛陽方面暫借,應予歸還。[11]洛陽方面則堅持這批文物屬於調撥,故拒絕歸還。
2013年6月,「平安故宮」工程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項目啟動。該項目由故宮博物院選擇企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採取技術服務的方式,由企業派文物修復專業技師進駐故宮博物院開展修復工作。2013年9月29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慈寧宮文物修復工作室已經開始運作。[12]
2015年10月10日,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宮博物院開放了午門雁翅樓及東華門和兩者間的城牆、慈寧宮及慈寧宮花園、壽康宮、寶蘊樓,其中慈寧宮開放了慈寧門及東西廡、慈寧宮,作為故宮博物院雕塑館。其中慈寧宮作為「雕塑薈萃館」,慈寧門西廡作為「漢唐陶俑館」,慈寧門東廡作為「修德白石館」。[13][14][15]2016年4月28日,大佛堂明間及東暖閣開放為「佛教造像館」,位於慈寧宮西側的徽音右門北廡開放為「磚石畫像館」。[16]
建築
慈寧宮既是主殿的殿名,又是該組建築群的統稱。
- 長信門、永康左門、永康右門:慈寧宮門前有一個東西走向狹長的廣場,廣場東端為永康左門,西端為永康右門,廣場南側中央為長信門。[2]東出永康左門可到隆宗門。長信門與慈寧門相對。
- 慈寧門:位於廣場北側,是慈寧宮的正門。[2]慈寧門始建於明朝,清朝乾隆年間改建慈寧宮時一併拆建。慈寧門為殿宇式大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下有漢白玉須彌座,四周環繞石雕望柱、欄板。慈寧門前出三階,中央設有龍鳳御路石,階前左右各陳設銅鎏金瑞獸一座。慈寧門內有高台甬道通向正殿慈寧宮的月台。慈寧門的門扉設於明間、次間後檐金柱之間,各開朱漆大門兩扇。梢間後檐金柱之間為磚牆,前檐檐柱間各安有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檻窗四扇,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栱,梁枋繪有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畫,天花採用瀝粉貼金龍鳳圖案。慈寧門的門額為滿文、蒙古文、漢文三種文字的「慈寧門」,其中漢文採用篆體。慈寧門兩側接有黃琉璃瓦頂八字琉璃影壁,壁心的琉璃盒子以及岔角為菊、蘭、牡丹等花卉圖案。影壁後面有轉角廡房與慈寧門的兩山相連接。[9]
- 徽音左門、徽音右門:慈寧門內,東西兩側是廊廡,折向南和慈寧門連接,向北直達後寢殿(即大佛堂)的東、西耳房。前院東廡、西廡正中各開一門,東曰徽音左門,西曰徽音右門。[2]
- 慈寧宮:為正殿,前後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其中中央的五間各開四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兩梢間是磚砌坎牆,各開四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有月台,月台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月台上陳設有四座鎏金銅香爐。慈寧宮的東西兩山設有卡牆,各開垂花門,通往後院。慈寧宮的宮額為滿文、蒙古文、漢文三種文字的「慈寧宮」,其中漢文採用篆體。[2]
- 大佛堂:大佛堂是慈寧宮的後殿,為清朝太后、太妃禮佛之所,可能由於是紫禁城各個佛堂中體量最大者,故俗稱「大佛堂」。大佛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大佛堂前的月台上陳設有香爐、香筒。大佛堂內裝修十分講究,供案、佛龕、佛像、佛塔、佛經、法物、供器等陳設非常多。其中傳為元朝乾漆夾紵三世佛與十八羅漢像都是傳世塑像中的珍品。大佛堂內原來懸掛清朝康熙帝「萬壽無疆」御書匾、乾隆帝「百八牟尼現莊嚴寶相,三千薝蔔聞清淨妙音」、「人天功德三摩地,龍象威神兩足尊」御書聯兩副。大佛堂的東廡也是佛堂,其內原來懸掛康熙帝「四星客華」御書額。清朝在大佛堂設首領太監、副首領太監、太監共39名(其內充喇嘛者過半),負責大佛堂的日常灑掃、念經、上香等等事宜。如今大佛堂建築保存完好,內部的佛像、龕案等陳設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借往洛陽白馬寺大雄寶殿內供奉。[11]
- 西三所(頭所殿、二所殿、三所殿):位於慈寧宮東部。康熙二十六年,將慈寧宮東部的五間新建宮殿拆遷至孝陵附近,這是因為昭聖太皇太后生前非常喜歡這組宮殿。這組宮殿拆除後,在原址建設頭所殿、二所殿、三所殿。三座殿均各成一院,自南向北排列。其中頭所殿在慈寧宮的正東;二所殿在大佛堂的正東;三所殿在東宮殿的正東。院內建築均覆灰色筒瓦。頭所殿以南,有一座排房,南北長、東西窄,位於東側的宮牆內,後來拆除改建為故宮博物院的職工浴室,2014年為消除安全隱患,建設「平安故宮」,故宮博物院拆除磚混結構的職工浴室[17];該排房南側另有一座排房,位於慈寧宮外圍宮牆內的東南角,東西長、南北窄,頂覆黃琉璃瓦,其南為慈寧宮南側外圍宮牆,其北有一東西走向的院牆,與上述北側的排房相隔。
- 壽三宮(西宮殿、中宮殿、東宮殿):位於大佛堂以北。是三座規制完全一樣的三合院,分別位於西、中、東。其中,中宮殿處在慈寧宮的中軸線上。壽三宮前和大佛堂之間有一條甬道,甬道東西兩端各有一門,其中的東門正對東側的慈祥門。
- 慈祥門:位於三所殿前的通道東端,開在三所殿和二所殿之間。慈祥門坐西朝東。門上沒有掛匾額。門外側掛有「故宮博物院科技部」的方形名牌。
慈寧宮建築群南端廣場南側正中央的長信門以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甬道。該甬道位於慈寧宮花園和造辦處之間。甬道上開有五座門,除了甬道北端的長信門之外,其他四座門分別為:
雕塑館
1958年8月31日,故宮博物院雕塑館首次對觀眾開放。[18]館址設在奉先殿,主要展品有商周時期的銅、石獸形雕像、長沙出土的戰國彩繪木俑,兩漢畜禽陶俑及畫像石、曲陽修德寺等地出土的北朝造像、洞庭東山紫金庵宋代泥塑羅漢像、與居庸關浮雕天王像媲美的元代道教浮雕神將像、明代何朝宗達摩像等德化窯瓷塑,清代泥人張泥塑。雕塑館還陳列有西漢霍去病墓石刻複製品,從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石窟翻制的佛教造像。[19]
文革爆發後,奉先殿的故宮博物院雕塑館陳列的雕塑被視為「封建糟粕」,高達殿頂的龍門石窟奉先寺菩薩像等原作翻製品被全部砸毀。雕塑館中的所有文物原件則收回庫房保存。[19]
此後,大型群雕《收租院》進京展覽,入駐奉先殿達數年。《收租院》退出故宮博物院以後,被佔據多年的奉先殿在1980年代改為故宮博物院鐘錶館開放。故宮博物院藏雕塑只能通過歷年所辦的齋宮隋唐陶俑展、保和殿西廡「天府永藏」展等專題展覽零星展出。[19]
2015年故宮博物院雕塑館在慈寧宮重新開館,其中慈寧宮作為「雕塑薈萃館」,慈寧門東西廡分別作為「漢唐陶俑館」、「修德白石館」。展出從秦朝到清朝的400餘件雕塑文物,包括秦兵馬俑、東漢永和五年石羊、北齊石佛像及菩薩像、唐開元二年陶俑、北宋木雕彩繪貼金觀音像、清代銀鎏金六世班禪像等,這也是故宮博物院首次採用無任何遮擋的方式呈現文物。[14][15]
2016年,慈寧宮大佛堂明間及東暖閣開放為「佛教造像館」,徽音右門北廡開放為「磚石畫像館」。其中,大佛堂明間展出佛教造像70尊,包括西晉青瓷佛像,北魏泥塑彩繪供養菩薩像,唐代善業泥、石比丘像,宋、遼、金、明、清各代的木雕佛、菩薩、羅漢像,明代夾紵佛像,明清德化窯白瓷塑像,清宮舊藏壽山石十八羅漢像等;大佛堂東暖閣展出金銅質地佛教造像74尊,始自十六國時期,訖於清代,分漢地佛教造像、藏傳佛教造像兩類;徽音右門北廡的「磚石畫像館」展出畫像石與畫像磚62件,主要是漢代作品,還有十六塊是宋代二十四孝題材的磚雕。[16]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慈寧宮. 故宮博物院. [201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8月12日).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慈宁宫. 故宮博物院.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3.0 3.1 3.2 3.3 3.4 3.5 文稿/99/慈宁宫专题之修缮背景. 故宮博物院.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 ^ 4.0 4.1 4.2 4.3 文稿/99/慈宁宫专题概述. 故宮博物院.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 ^ 5.0 5.1 5.2 探秘故宫“秘境”:太后们不敢住慈宁宫. 人民網 江蘇視窗. 2012-02-27 [201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 ^ 清寧宮位於東華門內三座門裏,今已不存
- ^ 慈慶宮位於清寧宮之後,今已無存。
- ^ 傳說中的慈寧宮要開放了! 北京故宮10年內全面開放.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2-06-12 [201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2).
- ^ 9.0 9.1 慈宁门. 故宮博物院.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黃明蘭,故宮大佛堂文物調撥給白馬寺的經過,協商論壇2002年01期
- ^ 11.0 11.1 大佛堂. 故宮博物院.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企业技师助力慈宁宫文物修复. 華龍網. 2013-09-29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未来的故宫慈宁宫将成雕塑馆. 成都商報. 2013-12-28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14.0 14.1 故宫博物院新增慈宁宫等四大开放区域(图). 人民網. 2015-10-10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 ^ 15.0 15.1 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全面开放,看看甄嬛住的地方长啥. 搜狐. 2016-06-12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 ^ 16.0 16.1 故宫慈宁宫后殿多处开放 后宫大佛堂首露真容. 中新網. 2016-04-28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8).
- ^ 故宫博物院召开“平安故宫”工程月度新闻发布会——彻底进行环境整治 全面恢复历史风貌. 故宮博物院. 2014-10-10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步連生,雕塑館簡介,文物1958年10期
- ^ 19.0 19.1 19.2 故宫新雕塑馆 就在“嬛嬛家”隔壁. 網易. 2015-11-02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