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戰 (869年)

成都之戰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十月至咸通十一年(870年)二月,南詔驃信世隆領兵攻成都,唐朝西川節度使東川節度使擊退南詔的作戰。

869年,定邊節度使李師望想激怒南詔以求邊功,於是殺死南詔使者楊酋慶。十月,南詔驃信(皇帝)酋龍(世隆)率領數萬人攻破歸附唐朝的董春烏部。唐朝派太府少卿竇滂代替李師望。十一月南詔軍進逼巂州(治越巂,今四川省西昌市),定邊軍都頭安再榮守清溪關(今四川省漢源縣西南),後退到大渡河北岸,與南詔軍隔水互相射擊,堅持九天八夜。酋龍秘密分軍,過雪嶺之坡,佔領沐源川(今四川沐川),竇滂派兗海將領黃卓率五百人前去抗擊,結果全部戰沒。十二月十四日,南詔兵身穿兗海部隊的軍裝,假扮敗兵,到江邊喊船。過河後,竇滂部隊才發覺。於是,犍為被南詔攻陷,南詔縱兵焚掠陵州(治今四川省仁壽縣)、榮州(治今四川省榮縣)二州之境。後數日,進逼嘉州(治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楊忞與定邊監軍張允瓊率兵抵抗。酋龍暗派奇兵自東過河,東西閃擊官軍,殺忠武都將顏慶師、楊忞,張允瓊敗逃,餘眾潰散。十二月二十九日,攻陷嘉州城。竇滂看形勢危急,親自率部列陣大渡河邊。酋龍派清平官數人假稱與竇滂講和,暗中派部隊乘船筏爭渡,忠武徐宿兩軍結陣抗拒。尚未交戰,竇滂驚恐投環自縊,徐州將領苗全緒發現,將他救下。隨後,苗全緒與安再榮等出戰,竇滂趁黑夜單騎逃奔導江(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東北),諸將看到眾寡懸殊,知明日再戰凶多吉少,於是夜襲南詔軍營,亂發弓弩使南詔軍驚亂,引軍迅速撤離。南詔兵攻陷黎州(治今西川省漢源縣)、雅州(治今四川省雅安市)。老百姓逃進山谷,敗軍沿途搶掠,邛州(治今四川省邛崍市)軍資儲備盡落入亂兵之手。成都告急,左神武將軍顏慶復奉詔率兵前來救援。

870年正月,西川民眾紛紛入成都。當時成都並沒有設防,只有子城,沒有壕塹,將士不習武備。眾多百姓湧入,住房、吃水都很困難,節度使盧耽急召彭州刺史吳行魯和前瀘州剌史楊慶復共修守備,張榜召募勇士,選得三千人,號稱「突將」(突擊隊),嚴陣以待。正月初五,南詔兵已到眉州(治今四川省眉山市),盧耽遣使與南詔約和,南詔不予理睬,扣壓來使,進軍新津。盧耽向朝廷告急,朝廷命太僕卿支詳為宣諭通和使。酋龍見盧耽待他謙恭,也放慢進軍速度,成都守備在這段時間已初具規模。正月十一日,南詔軍攻陷雙流正月二十日,直抵成都城下。盧耽派先鋒游弈使王晝去漢州(治今四川省廣漢市)求援,當時興元府六千人、鳳翔府四千人集結漢州,竇滂也從導江率四千人來到漢州,加入援軍行列。正月二十四日,王晝借得兵三千餘人,在漢州南界毗橋遭遇南詔前鋒,交戰不利,退保漢州。竇滂因自己失地,希望西川陷落,減輕自己的罪責。故此,每有從北邊來的援軍,他便散佈消息說敵比我軍多數十倍,使諸將懷疑不肯前進。成都城裏日益危急,守將李自孝暗與南詔勾結,計劃焚燒東倉以為內應,被城中部隊發覺執殺。幾天後,南詔兵果然攻城,見城裏無人響應而停止。

二月初一,南詔兵架雲梯開衝車,四面攻城,城上官兵投火油,燒死攻城士兵。盧耽又令楊光復、攝左都押牙李驤各率突將出戰,殺傷二千餘人,焚燒敵人攻具三千餘而還。南詔兵拆下民間籬笆,浸濕彎曲以為篷,人藏其下,舉而攻城,矢石不能入,火也燒不着,楊慶復即命熔化鐵汁從城上澆下,將其擊退。二月初五,驃信酋龍見強攻不成,於是請和,初六派使者迎接通和使支詳。當時,顏慶復率領的援軍及時趕到。通和使支詳於是告知南詔使,按詔令約和,應在定邊進行,今南詔兵從雲南攻成都,是有悖於聖旨的,況且朝廷所以約和,是為了不犯成都,如今矢石相交,怎麼能談和呢。南詔見和使不至,二月初八繼續攻城。二月初九城中出兵抗擊,南詔兵始退。為加強支援成都,唐懿宗下令以顏慶復為東川節度使,貶竇滂為康州司戶。凡是救援諸軍統歸顏慶復調遣。二月十一日,顏慶復率兵進軍新都(位於成都府北45里),二月十二日大破南詔軍,殺二千餘人。老百姓數千人手執割草刀、木棒協助官軍,呼聲震天動地。二月十三日,南詔驃信派步騎數萬增援。這時,唐右武衛上將軍宋威率忠武軍二千人趕到,與諸軍合兵會戰,南詔大敗,死五千餘人,退保星宿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宋威進軍沱江驛(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南距成都三十里。酋龍派使臣楊定保與支詳商定請和。支詳說應先解圍退軍。可是使者回去後,南詔軍攻城如故,而且攻城尤多,酋龍以下南詔將領立矢石之間親自參戰。二月十八日,唐朝援軍趕到,奪升遷橋。當晚,南詔兵自燒攻具逃走。宋威本奉命屯兵錦州、漢州兩州,以為後繼,但他為邀功乘勝先到成都城下參戰,搶奪軍功,又欲追擊。顏慶復忌妒他,隨即通牒宋威,奪其軍。勒令宋威速回漢州,南詔兵至雙流,在雙流造橋逃竄,經邛州圍攻二日不克,退走。戰後,顏慶復領導蜀地人築壅門城,挖壕塹引水,分植鹿角,修構營塞,加強戰備。從此,南詔知西川有備,內亂又已開始,再無力來犯成都。

參考文獻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