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士·楊格

英国科学家

湯瑪士·楊格(英語:Thomas Young,1773年6月13日—1829年5月10日),亦稱「楊氏」,是一位英國科學家醫生通才。為他寫傳的現代英國作家安德魯·羅賓森英語W. Andrew Robinson譽他為「世界上最後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

湯瑪士·楊格
Thomas Young
出生(1773-06-13)1773年6月13日
 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米爾弗頓
逝世1829年5月10日(1829歲—05—10)(55歲)
 英格蘭倫敦
母校愛丁堡大學醫學院
哥廷根大學
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
知名於光波理論
楊-拉普拉斯公式
楊氏雙縫實驗
散光
楊-亥姆霍茲理論英語Young–Helmholtz theory
楊氏模量
楊氏音律英語Young temperament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生理學
埃及古物學
受影響自羅拔·史密斯[1]
施影響於威廉·赫歇爾
約翰·斯特拉特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菲利普·安德森
簽名

個人貢獻

楊氏雙縫實驗

湯瑪士·楊格在物理學上作出的最大貢獻是關於光學,特別是的波動性質的研究。1801年他進行了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證明光以波動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頓所想像的光粒子(Corpuscles)。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家將楊格的雙縫實驗結果和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結合起來,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後來又被德布羅意利用量子力學引申到所有粒子上。

楊氏模量

他最早作出楊氏模量的明確定義,楊氏模量是材料力學中的名詞,用來測量一個固體物質的彈性;並且他認識到「剪應變」也是一種彈性形變。

視覺和顏色

湯瑪士·楊格曾被譽為是生理光學的創始人。他在1793年提出人眼裏的晶狀體會自動調節以適應所見的物體的遠近。他也是第一個研究散光的醫生(1801年)。後來,他提出色覺取決於眼睛裏的三種不同的神經,分別感覺紅色,綠色,和紫色。後來亥姆霍茲對此理論進行了改進。此理論在1959年由實驗證明。

醫學

湯瑪士·楊格對血流動力學的貢獻包括:在英國皇家醫學院所作的報告,題為「心臟和血管的功能」(1808年);《醫學文學的介紹》(1813年);《實踐鼻科》(1813年);《虛損類病的歷史和治療》(1815年)等等。

語言

湯瑪士·楊格曾對400種語言做了比較,並在1813年提出「印歐語系」。此語系曾在1647年由荷蘭語言學家凡·伯克斯和恩首次提出。

埃及象形字

他同時也是最先嘗試翻譯埃及象形文的歐洲人之一(另外兩人分別是法國人德·薩西法語Antoine-Isaac Silvestre de Sacy和瑞典人阿克布拉德瑞典語Johan David Åkerblad)。

作品

 
Mathematical elements of natural philosophy, 2002
  1. A Course of Lectures on Natural Philosophy and the Mechanical Arts (1807)[2]
  2.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eye 1801
  3. An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Literature, including a System of Practical Nosology (1813)
  4. A Practical and Historical Treatise on Consumptive Diseases (181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Cambridge in the Age of the Enlightenment: Science, Religion and Politics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2002) by John Gascoigne, p. 278.
  2. ^ A Course of Lectures on Natural Philosophy and the Mechanical Arts, 第 1 卷. [202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