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令狐氏
敦煌令狐氏,又稱燉煌令狐氏,兩漢至隋唐時期的士族之一,郡望為敦煌郡效穀縣(今甘肅省瓜州縣西[1]),歷史名人有令狐整、令狐熙、令狐德棻祖孫三代,令狐楚、令狐綯父子宰相,滑亳節度使令狐彰。
歷史淵源
燉煌令狐氏出自周文王之子畢公高後裔畢萬,春秋時期,畢萬在晉國當上大夫,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晉國滅耿國、霍國、魏國三國,畢萬因功封於魏城,畢萬之後稱「魏氏」。畢萬之孫魏犨,生子魏顆,以軍功別封於令狐(今山西臨猗),其後代以邑名為氏,稱令狐氏。魏顆為令狐複姓的得姓始祖。魏顆之子魏頡,又稱令狐頡,諡號文子。
到西漢末年時,建威將軍令狐邁與翟義反抗王莽篡位,密謀匡復漢室,為莽所敗被殺,邁子令狐鴻、令狐稱為避禍率令狐氏族人由中原遷徙到燉煌郡,成為西州大姓。稱曾孫令狐溥,為東漢蒼梧太守,五代孫令狐馨,晉諫議大夫。
漢晉時期,燉煌令狐氏是傳統的儒術世家,十六國時期,佛教在燉煌迅速傳播和發展,尤其自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沮渠蒙遜建立北涼後,在公元421年滅西涼李氏,統治燉煌,大興佛教,一向以儒家經術傳家的令狐氏開始接觸、轉向信仰佛教,並為人抄寫佛經,傳播佛教,其家族的文化角色發生變化,實現了由儒學獨尊到儒釋兼通的轉變[2]。今敦煌出土的文獻中多有令狐氏族人所寫佛經。
令狐馨八世孫令狐整(513年-573年),本名延,字延保。曾祖令狐嗣、祖父令狐詔安,並官至郡守。父令狐虬,仕歷瓜州司馬、敦煌郡守、郢州刺史,封長城縣子。西魏大統末年,卒於家中。贈龍驤將軍、瓜州刺史。令狐整在北周任御正中大夫、始豐二州刺史,封彭陽縣公,賜姓宇文氏。天和六年,進位大將軍,建德二年卒,諡曰襄。弟令狐休,整之子令狐熙。
令狐熙,字長熙,隋吏部尚書,襲爵彭陽縣公,進爵河南郡公,改封武康郡公。有四子,少子令狐德棻,最知名。
令狐德棻,唐初政治家,史學家,官禮部侍郎、國子祭酒,子令狐修穆、令狐修己,孫令狐伯陽。德棻曾孫滔、溫。令狐滔,唐玄宗開元年間為丹陽郡司馬,生峴、峘、屽。令狐峴,刑部員外郎,令狐峘,禮部侍郎,令狐屽,和州刺史。令狐溫,唐玄宗天寶年間鄧州錄事參軍,生令狐彰,檢校左僕射、滑亳節度使、霍國公。生令狐建、令狐運、令狐通。通子令狐梅(793—854),字敬和,棣州刺史、太原縣開國男,子十二人,次男汾。
令狐氏分支
敦煌令狐氏世系圖
註釋
- ^ 李並成. 汉敦煌郡效穀县城考. 《敦煌學輯刊》 1991年01期.
- ^ 孔令梅 杜斗城. 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令狐氏与佛教关系探究. 敦煌研究.[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資料
-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 《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