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武裝部隊
新加坡國防軍(馬來語:Angkatan Bersenjata Singapura;英語:Singapore Armed Forces;簡稱「SAF」)是新加坡共和國的軍隊,負責捍衛、維護新加坡共和國國家主權領土及東南亞區域和平的安全。作為國防部的組成部分,國防軍武裝部隊有四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以及國防數碼防衛與情報軍部隊。是東南亞地區集武裝能力、科技技術、綜合戰鬥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軍隊之一。[1] 新加坡武裝部隊由新加坡總統根據內閣建議任命的三軍總長領導。
新加坡國防軍 Singapore Armed Forces(英語) Angkatan Bersenjata Singapura(馬來語) சிங்கப்பூர் ஆயுதப் படை(泰米爾語) | |
---|---|
建立 | 1965年8月9日 |
軍事部門 | 新加坡陸軍 新加坡海軍 新加坡空軍 新加坡國防數碼防衛與情報軍部隊|新加坡數碼部隊 |
總司令部 | 新加坡西區武吉巴督國防部 |
領導 | |
最高統帥 | 尚達曼 總統 |
國防部長 | 黃永宏 |
三軍總長 | 孟耀誠海軍中將 |
三軍軍士長 | 蔡福源總準尉長 |
軍力 | |
服役年齡 | 17歲(需經父母同意) 18歲直接進入國民服役程序 |
徵兵役期 | 22至24個月 |
可用人數 | 大約1,255,902人,18–49歲 |
適合服役人數 | 大約2,105,973人,18–49歲 |
每年可徵兵數 | 大約52,466人 |
現役人數 | 71,000 (2021年) |
備役人數 | 352,500 (2021年) |
軍費 | |
預算 | 179.8億新加坡元 (2021年) |
工業 | |
本國供應商 |
|
外國供應商 | |
相關 | |
歷史 | 新加坡軍事史 |
軍銜 | 新加坡國防軍軍銜 |
自成立以來,新加坡武裝部隊一直參與國內外的各種行動,其中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尼泊爾、東帝汶等地的維和行動以及各國的救災行動,包括1970年波拉氣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汶川大地震、2015年4月尼泊爾地震、2017年颶風哈維等。[2][3] 此外,新加坡武裝部隊還協助聯合國監督柬埔寨、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和南非等國的選舉進程。[4] 近年來,新加坡武裝部隊在全球反恐領域也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5]
新加坡武裝部隊有三個組成部分,分為正規軍人、現役軍人和戰備軍人。正規軍人指的是職業軍人,現役軍人指的是16歲到20餘歲服役兩年強制軍役的軍人,戰備軍人指的是從現役中役滿退伍,進入十年回營訓練周期並能在一定時間內動員的的後備軍人。[6] 新加坡武裝部隊全職人員大約超過51,000人,能在國家緊急情況或全面戰爭時動員超過252,500戰備軍人,而且每年約有50,000男性達到入伍年齡。
歷史
獨立前
新加坡在1965年獲得獨立之前,由英國軍隊保衛。[7]
於1854年創建的新加坡步槍志願軍 (Singapore Volunteer Rifle Corps,SVRC) 最初是一個私人民兵組織,由殖民地政府總督擔任其指揮官,後來於1857年在憲報正式公佈。SVRC因為參與人數不多,最後於1887年12月16日被解散,轉而組建成炮兵部隊。[8] 1888年,新加坡志願炮兵部隊(Singapore Volunteer Artillery,SVA)成立,負責操作新加坡周圍的炮兵陣地,[8] 軍史學家認為SVA是新加坡武裝部隊炮兵部隊的前身。[9] 1901年,殖民地政府增設了其它部隊,包括一個由華人組成的步兵連、一個由歐洲人組成的步兵連和一個志願工兵連,整支部隊更名為新加坡志願軍(Singapore Volunteer Corps,SVC)。SVC於1915年協助英國軍隊鎮壓了英屬印度陸軍第5輕步兵團在新加坡發動的兵變。1921年,SVC與馬六甲和檳城的其他志願軍合併為海峽殖民地誌願軍(Straits Settlements Volunteer Force,SSVF)。[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SSVF屬下的星華義勇軍參與新加坡戰役,與日軍作戰,傷亡慘重。戰後,SVC於1949年重建。[7]
獨立後
1965年,一支以色列軍事顧問小組抵達新加坡,在接下來的九年內指導新加坡武裝部隊建立組織、條令、訓練以及裝備和武庫。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施行徵兵制,並在軍費方面大量開支。到了1970年代中期,新加坡武裝部隊有30,000人,包括正規軍人、現役軍人和戰備軍人。由於當時新加坡與兩個鄰國的關係不太友善,新加坡武裝部隊成立的政治目的是對它們構成合理的威懾。[10] 新加坡在1970年代中期購買了輕型坦克、M113裝甲運兵車、A-4天鷹式攻擊機和F-5戰鬥機,因此被稱為「地球上武裝最重的國家」。[11]
1980年代,新加坡增強了海軍勢力,以保衛國家在海上的利益。[12] 1980年代中期,新加坡購買了八架F-16戰隼戰鬥機,表明新加坡武裝部隊在東南亞保持無與倫比的地位。[11] 1990年代初期,新加坡海軍有了在海上保衛新加坡1,000哩所需的軍事力量,可在必要時對周圍地區的任何衝突做出反應。[10]
21世紀
新加坡被譽為「軍事強國,擁有東南亞最好的空軍和海軍。」[13] 新加坡的財富使其能夠獲得和製造最好的軍事裝備,並將高端技術裝備納入軍隊。[13] 新加坡武裝部隊也被稱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技術最先進的武裝部隊」。[14]
最近的一個重要例子是新加坡作出購買四架F-35閃電II戰鬥機的決定,得到了美國國會的批准,並可選擇購買另外八架或更多。[15][16] 此次收購意義重大,因為新加坡將擁有東南亞地區最先進的戰鬥機反映了它與美國的良好關係。[16] 此外,新加坡以其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以非常高的能力水平運行並且全部整合為一支有凝聚力的戰鬥力量,在東南亞所有國家中脫穎而出。[13]
新加坡武裝部隊每年7月1日都會慶祝武裝部隊日,並在新加坡武裝部隊軍訓學院(SAFTI)舉行閱兵式。2018年7月1日,國防部長黃永宏宣佈,新加坡武裝部隊將通過徹底改革其武庫,從當前的第三代技術過渡到第四代技術。[17]
2019年2月27日,在馮偉衷意外事件後,新加坡武裝部隊成立了武裝部隊監察長辦公室,以確保安全規程在整個軍隊中得到應用和執行。馮偉衷是2017年以來18個月內第四起與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事訓練相關的死亡事件。[18]
軍種
軍銜制度
新加坡武裝部隊制定了五個軍銜組合(軍官級、準尉級、士官級、士兵級、軍事專才、志願兵團)。由於新加坡武裝部隊是一支綜合部隊,陸軍、海軍、空軍和數碼部隊採用相同的軍銜,只有海軍將官級軍銜的名稱與其它軍種的不同。
軍事專才是根據軍事領域專才計劃在特定軍事領域服役的軍人。該計劃是2010年4月推出的單獨軍銜計劃,與傳統的軍銜並行。軍事專才可根據專業知識和績效水平從一級軍事專才晉升到更高軍銜,直到九級軍事專才。三級軍事專才的軍銜相當於準尉,而四級軍事專才以上相當於軍官。
《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人軍銜)條例》概述了軍裝人員的軍銜。以下是立法規定的軍銜列表,按資歷遞增的順序排列。
組合 | 軍銜 | 軍事專才軍銜 |
---|---|---|
軍官級 | 上將 General (GEN) 海軍上將 Admiral (ADM) |
|
中將 Lieutenant-General (LG) 海軍中將 Vice-Admiral (VADM) |
||
少將 Major-General (MG) 海軍少將 Rear-Admiral (Two Stars) (RADM(2)) |
九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9 (ME9) | |
準將 Brigadier-General (BG) 海軍準將 Rear-Admiral (One Star) (RADM(1)) |
八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8 (ME8) | |
上校 Colonel (COL) | 七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7 (ME7) | |
高級中校 Senior Lieutenant-Colonel (SLTC) | ||
中校 Lieutenant-Colonel (LTC) | 六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6 (ME6) | |
少校 Major (MAJ) | 五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5 (ME5) | |
上尉 Captain (CPT) | 四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4 (ME4) | |
中尉 Lieutenant (LTA) | ||
少尉 Second Lieutenant (2LT) | ||
準尉級 | 總準尉長 Chief Warrant Officer (CWO) | |
高級準尉長 Senior Warrant Officer (SWO) | ||
準尉長 Master Warrant Officer (MWO) | ||
一級準尉 First Warrant Officer (1WO) | 三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3 (ME3) | |
二級準尉 Second Warrant Officer (2WO) | ||
三級準尉 Third Warrant Officer (3WO) | ||
士官級 | 軍士長 Master Sergeant (MSG) | 二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2 (ME2) |
上士長 Staff Sergeant (SSG) | ||
一級上士 First Sergeant (1SG) | ||
二級上士 Second Sergeant (2SG) | 一級軍事專才 Military Expert 1 (ME1) | |
三級上士 Third Sergeant (3SG) | ||
士兵級 | 一等中士 Corporal First Class (CFC) | |
中士 Corporal (CPL) | ||
下士 Lance Corporal (LCP) | ||
一等士兵 Private First Class (PFC) | ||
士兵 Private (PTE) | ||
新兵 Recruit (REC) |
軍校體系
少數新兵可在基本軍事訓練(BMT)結束後獲選進入指揮官學府,包括見習士官學府(Specialist Cadet School)及見習軍官學府(Officer Cadet School)[註1]。
見習士官學府學習的學員稱為見習士官(Specialist Cadet Trainee),畢業後將獲得三級上士(Third Sergeant)或一級軍事專才(Military Expert 1)的軍銜。見習軍官學府學習的學員稱為見習軍官(Officer Cadet Trainee),畢業後將獲得少尉(Second Lieutenant)或四級軍事專才(Military Expert 4)的軍銜。
影視文化
註釋
參見
參考資料
- ^ Tan, Andrew T. H. Singapore's Defence: Capabilitie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1999, 21 (3): 451–474 [22 November 2021]. JSTOR 25798469. doi:10.1355/CS21-3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6).
- ^ Overseas Operations. www.mindef.gov.sg. Ministry of Defence. [16 April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英語).
- ^ Kamil, Asyraf. Flashback: 12 years after Hurricane Katrina, RSAF to lend US a helping hand again in disaster relief. TODAY. 30 August 2017 [16 April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英語).
- ^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www.mfa.gov.sg.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16 April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6) (英語).
- ^ Mindef History. [2024-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 ^ (簡體中文)“社论:国民服役精神历久弥新”. 聯合早報. 2017-02-09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說:「每個在成長中的新加坡男性通過國民服役塑造人品和價值觀,也結識摯友。國民服役是新加坡身份的一部分,服役人員通過服役,理解保家衛國的重要」,概括了國民服役對每個男性公民的重要性。新移民的下一代,也視通過國民服役來表達他們對國家的效忠。
- ^ 7.0 7.1 Edward A Olsen; Stephen Jurika (編). The Armed Forc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ocieties. Taylor & Francis. 2020. ISBN 9781000314731.
- ^ 8.0 8.1 8.2 A BRIEF HISTORY OF THE VOLUNTEER FORCES IN SINGAPORE (PDF). [2024-05-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26).
- ^ History of Singapore Artillery. Ministry of Defence, Singapore. 13 November 2006 [17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October 2007).
- ^ 10.0 10.1 Bernard F W Loo (編). Strategy And Defense Policy For Small Stat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2021: 46. ISBN 9789811244308.
- ^ 11.0 11.1 Emrys Chew; Geoffrey Till; Joshua Ho (編). Globalization and Defence in the Asia-Pacific: Arms Across Asia. Routledge. 2009: 173. ISBN 9780415440486.
- ^ Bernard F W Loo (編). Strategy And Defense Policy For Small Stat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2021: 46. ISBN 9789811244308.
- ^ 13.0 13.1 13.2 How a tiny city-state became a military powerhouse with the best air force and navy in Southeast Asia. Business Insider. [202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 ^ Singapore'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202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 ^ Defense News
- ^ 16.0 16.1 Explaining Singapore's Interest in the F-35B. [202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 ^ SAF acquires new fighting machines to do more with less, will reveal replacement for F-16 fighter jets soon. Channel NewsAsia. [14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July 2018) (英語).
- ^ Tan Chee Wee appointed SAF's first Inspector-General. Channel NewsAsia. [14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1 April 2019) (英語).
- ^ MINDEF / SAF Translated Terms (PDF), Ministry of Defence (MINDEF Singapore), 2024-03-31 [2024-03-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