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行先(853年—924年8月26日),字蘊之唐朝末年蘇州海鹽縣人。

朱行先
出生853年
唐朝
逝世924年8月26日
吳越
職業吳越官員

曾祖父朱憑、祖父朱真、父朱敬端,在唐朝都沒有做官。母陳留阮氏[1]

朱行先年輕時學軍法,長大了學武經,有將才,燕頷虎頭,猿臂善射,時人稱「小由基[2]。起家建寧都將,事湖州刺史高彥,屢立戰功,被高彥委為心腹。鄰境入寇,朱行先總握兵柄,仗劍前驅,敵軍無不望風瓦解,很被朝廷所嘉獎。鎮海、鎮東節度使錢鏐擢為節度左押牙、親衛第三都指揮使,高彥對他也愈發器重。唐朝滅亡後,錢鏐稱吳越國王。天祐三年(906年)高彥之子高澧繼任湖州刺史後,殘酷暴虐,人心不附,朱行先率眾歸錢鏐,高澧後於天祐七年(910年)十月逃奔吳國。朱行先以功被賜號協力勤王功臣,再加佐正匡國功臣,晉秩為檢校尚書右僕射、御史,不久為靜海鎮遏使。在鎮,恩威並行,聲譽甚著,共在任十五年。寶大元年(924年)四月,一病不起,錢鏐遣中使三度賜湯藥。七月,終因勤於王事,卒於官,年七十二,贈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錢鏐命侍臣祭奠,厚加賻贈。內外親戚,莫不感泣。祖墳在湖州烏程縣,朱行先葬於海鹽縣南十五里德政鄉通福里澉墅村之原,未能歸葬。謝鶚為他作墓誌銘[1][2]。墓誌銘稱吳越國為「義忠國」[3]

清朝史學家吳任臣據《吳越靜海鎮遏使朱行先碑》在《十國春秋》為朱行先作列傳。

家庭

朱行先有弟三人:朱行存、朱行勤、朱行忠。

朱行先先後娶汝南周氏、隴西彭氏、清河張氏三位夫人,彭氏、張氏為朱行先主喪。

子八人:

  1. 朱從訓,周氏所出,不仕官
  2. 朱智銘,或作朱智紹,不仕官,為僧
  3. 朱元晟,節度正散將,娶諸暨鎮遏使楚州刺史韓章
  4. 朱元杲,節度正散將、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監察御史,娶聞人氏
  5. 朱元昇,節度使下將,娶鄭氏
  6. 朱元勝
  7. 朱元寶,娶章氏
  8. 朱元贇[2]

女三人:

  1. 長女,嫁潁川西都軍將都知兵馬使明川羅(闕)使僕射陳師靖之子陳某,先於朱行先而逝
  2. 次女,嫁清河建寧都虞候尚書張全之子張某
  3. 幼女,嫁上亭鎮遏使尚書翁錫之孫、節度討擊使上亭鎮遏將翁元昉之子翁繼貞[1]

評價

  • 《十國春秋》:朱行先束身歸正,比匪靡傷(無礙大體)。[2]

註釋及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謝鶚《佐正匡國功臣故節度左押衙親衛第三都指揮使靜海鎮遏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御史上柱國朱府君墓誌銘》
  2. ^ 2.0 2.1 2.2 2.3 《十國春秋》卷八十五
  3. ^ 《十國春秋》卷七十八吳越二武肅王世家下:按武原志載朱行先墓志銘題曰義忠國是吳越建國亦稱為義忠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