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樸
李公樸(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原名李永祥、號晉祥,後改名公樸,號什如,筆名長嘯。原籍江蘇武進,生於江蘇淮安。中國社會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的發起人和領導人之一。
生平
1902年生於江蘇淮安,家境貧困,曾在鎮江當過學徒。先後就讀於鎮江潤州中學、武昌文華大學附中,1925年入滬江大學學習,受孫中山革命民主主義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於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五卅運動中,代表滬江大學學生團體參加上海學聯,任工人科長。1926年初,李公樸離開學校,赴廣州任職於國民革命軍東路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1927年5月,任國民革命軍東路前敵總政治部滬寧路屬黨政特派員。後不滿國民黨「清黨」,李公樸離開軍隊。1928年8月赴美國俄勒岡州雷德大學(現譯作里德學院)政治系學習。1930年夏,李公樸畢業後,自費赴紐約和歐洲考察。全面考察了美國和歐洲的民主制度及社會面貌,寫了大量國外通訊,向國人介紹和評價西方的民主制度。1930年冬,經歐洲歸國。[1]
歸國後,李公樸任環球新聞社社長。創辦媒體和社會教育實體,開辦讀者專欄、平民圖書館、業餘補習學校、出版文化及進步書籍等。1932年出版《申報月刊》、《申報年鑑》,並創辦《申報》業餘婦女補習學校與《申報》流通圖書館,1933年創辦《申報》業餘補習學校。1934年11月10日與共產黨員柳湜、艾思奇在上海共同創辦《讀書生活》半月刊。1936年,與鄒韜奮等人共同創辦讀書生活出版社,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會聯合會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他發表宣言,提出「停止一切內戰」,「釋放一切政治犯」。1936年11月23日,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李公樸、章乃器、鄒韜奮、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七人,史稱「七君子事件」。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7月他們被釋放出獄。[1]
1937年12月,李公樸在武漢與鄒韜奮、沈鈞儒、陶行知一起創辦《全民抗戰》三日刊,建立全民通訊社。發起文化救亡運動、組織文化界救國會。1937年,任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委員和宣傳部長。1937年底,應閻錫山邀請,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副校長。1938年11月,赴延安參觀,會見了毛澤東及其他中共中央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支持下,李公樸組建「抗戰建國教學團」,在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培訓抗日宣傳人員。[1]提出「停止內戰、開放民眾組織、釋放一切政治犯」、特別是「迅速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等重大政治主張。1941年,李公樸到達雲南昆明,在昆明組織「青年讀書會」,出版《青年周刊》。1942年,在昆明創辦創辦北門書屋,傳播馬列主義思想;1943年創辦北門出版社。1944年10月,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支部在昆明成立,李公朴當選支部執行委員。1945年10月1日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還兼任中國民主同盟民主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還擔任中國人民救國會中央委員。[1]
抗戰勝利後,反對獨裁統治、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發表和出版了大量民主教育、民主生活的著作,「從世界看中國」提出「人民才是原子彈」的哲學觀點。1946年1月與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宗旨是「人民創造大社會,社會變成大學堂」,李公樸任副校長兼教務長。1946年2月10日發生「校場口事件」,大會主席團成員、大會總指揮李公樸當場被打得頭破血流。同年5月,李公樸在傷愈後自重慶返回昆明。1946年7月11日,李公樸在昆明大興街學院坡被開槍行刺,於7月12日凌晨在雲南大學醫院因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4歲。[1]後安葬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現昆明雲南師範大學)。
著作
著有《華北敵後-晉察冀》、《全民動員論》、《青年之路》、《抗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走上勝利之路的山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