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性傳(1174年—1255年),字成之,號鳳山,[1]南宋四川井研人。

李舜臣之子。嘉定四年(1211年)舉進士。歷官幹辦行在諸軍審計司,不久以寶章閣待制知饒州。遷武學博士。嘉定十四年(1221年)為太常博士兼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寶慶二年(1226年),任太常寺丞兼權都官郎官。端平元年(1234年),以刑部侍郎兼侍讀。嘉熙元年(1237年),以寶章閣待制知饒州。李性傳崇尚理學,他在臨安供職,開始搜集《朱子語錄》,至調任知饒州府時,十三年搜得四十一家,刻之於鄱陽學官。淳祐五年(1245年)正月十九日,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2]寶祐二年(1254年)提舉萬壽觀兼侍讀,以觀文殿學士致仕。寶祐三年(1255年)卒,特贈少保。[3]

延伸閱讀

[]

 宋史·卷419》,出自脫脫宋史

註釋

  1. ^ 《嘉慶井研縣誌》卷八引《出湖錄》
  2. ^ 徐自明撰、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載;「五年春正月乙卯(十九日),以李性傳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下注,自太中大夫、權禮部尚書除。」
  3. ^ 《宋史·理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