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村 (嘉義縣)

中華民國嘉義縣六腳鄉轄下一里行政區

23°30′03.5″N 120°15′58.3″E / 23.500972°N 120.266194°E / 23.500972; 120.266194

正義村
舊稱:正義村
正義村在嘉義縣六腳鄉的位置
正義村在嘉義縣六腳鄉的位置
坐標:23°29′29″N 120°15′25″E / 23.491371°N 120.257064°E / 23.491371; 120.257064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嘉義縣
鄉鎮市區六腳鄉
區劃18鄰
面積
 • 總計3.9600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5月)
 • 總計1,516人
 • 密度382.83人/平方公里
 • 戶數18
 性別比:119.08
(男性824人,女性692人)
時區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10010080019

正義村臺灣話Tsìng-gī Tshuan)位於臺灣嘉義縣六腳鄉南部,面積3.9600平方公里,有18鄰,人口約1,516人,建有宮廟,和風車的特色景觀。

地理

正義村位於六腳鄉南界,東臨溪厝村、潭墘村,西北以六腳排水(六腳大排水溝)與魚寮村相接,西以六腳排水(六腳大排水溝) 、臺19線與六腳村、六南村、更寮村為界,南臨朴子溪與朴子市相鄰。村中有嘉南大圳蒜頭支線流經,全村面積約為3.9600平方公里。

聚落歷史

兩溪村(現在的下雙溪)於永曆25年(1671)時由侯成、劉傳招佃開墾。正義村當時係由兩溪村(現在的下雙溪)合併日治時代的後朴子腳、潭仔墘大字之西南部的中溝、占厝厝小字而成,由於境內規模皆不大,而將村名定為正義。[1]

地名釋義

1.後朴子腳:因村落建居地有一棵大樸仔樹而得名,但因南方有樸仔腳街(現在的朴子市),故稱後樸仔腳以區分之;日治時代將樸字簡化成「朴」,遂成今名。

2.中溝:昔日此地原稱「大中溝」,因住屋集結於東西向水溝的南北側,而形成大小二個住屋集團,故以大、小中溝區分之,本地因規模較大而稱為大中溝。日治時代,小中溝居民遷移他地而散失,故本地簡稱中溝。

3.占富厝:此地原稱「詹厝厝」,因最早係由詹姓祖先來此開基而得名,意為詹姓宅厝所在之地;此由乾隆19年(1754)刻寫之碑文,指出康熙38年(1699)拓墾大槺榔地區的九個村莊之共有牛埔地,其中有詹厝厝,便可證明。後以「占」音近「詹」,漸轉化為占厝厝;此在乾隆2年(1737)時的一張賣契中,便已寫成占厝厝。因村落中以詹姓最富有,故又稱占富厝。昔日村落臨朴子溪,日治時期昭和8年(1933),因水患、嘉南大圳修築,村中耆老蔡東、保正陸志隆發起遷村,遂遷至現址,屋宇排列整齊,是一計劃性的村落。

4.下雙溪:原為兩溪村,民國63年被併入正義村。臨朴子溪西北岸,昔日朴子溪在此有一分流,形成雙溪,由於上游有一名稱相同的村落雙溪口(朴子市),本村因位在下游側,故名下雙溪。日治時期昭和7年(1932),嘉南大圳完成後,此地常遭水患,大部分居民遷至朴子形成計劃性聚落為新結莊仔(今德興里)。

5.大橋頭:此地在日治時代僅有4戶住家,因位於下雙溪地區至朴子的中間位置,又有人在此開店,故名「半路店仔」。因位置靠近朴子,後來有人在此蓋國宅,因近朴子溪橋頭,臨省道臺19線,交通便利,漸漸聚居較眾,遂漸得此名。

6.新厝:又稱「五戶仔」,民國時代,有三、五戶人家,由下雙溪的新厝內遷居至嘉50縣道的西側,故而得名。

教育

本村全村均在更寮村嘉義縣六腳鄉更老撾民小學[2]學區。該校創立1946年,南緊鄰朴子市,北接雲林北港鎮,學習園地校區面積1.6公頃,約1.03甲 [3]

文化資源

威靈廟:創立於清乾隆年間,主奉祖師爺由來位於嘉義縣六腳鄉正義村占富厝44號,昭和八年(1933)嘉南大圳開築,是耆老蔡東(蔡文載之父)及保正陸志隆兩人發起鳩金,遷建廟宇,據傳,原為占姓者所開基隨時建變化,占性已稀少,現有居民多雜姓,原初神像俊奉祀於民宅,,迨至戰後經久失修,西年1947年是村長蔡文載發起清杞清水祖師廟基金,重建廟宇。[4]

景點

正義村有風車故鄉之稱,中溝地區,村民部超過1000人,老人佔三分之二,因此利用風車轉動,帶動壓條壓水灌溉農地,風車類型包括地中海和美式風車。[5]

參考文獻

  1. ^ 嘉義縣六腳鄉公所.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2. ^ 嘉義縣六腳鄉更寮國民小學.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3. ^ 朴子戶政事務所.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4.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5. ^ 旅遊網誌. [2017-07-04].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