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 (西晉)
江州,中國西晉時至元朝時的州。早期幅員廣袤,包括今天江西省、福建省的大部和浙江省的一部分,南朝後期轄境縮小,隋朝以後轄境僅限於今天江西省九江市一帶。
江州 | |||||||||||
---|---|---|---|---|---|---|---|---|---|---|---|
西晉至元朝的州 | |||||||||||
291年-607年 617年-742年 758年-1277年 | |||||||||||
國家 | 西晉至元朝 | ||||||||||
人口 | |||||||||||
• 464年 | 52033戶,377147口[1] | ||||||||||
• 639年 | 6360戶,25599口[2] | ||||||||||
• 1102年 | 84569戶,138590口[3] | ||||||||||
歷史 | |||||||||||
• 成立 | 291年 | ||||||||||
• 廢除 | 1277年 | ||||||||||
| |||||||||||
今屬於 | 中國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 |
沿革
晉朝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以荊、揚二州疆土廣遠,統理尤難,分揚州七郡(豫章國、鄱陽郡、廬陵郡、臨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晉安郡)與荊州三郡(武昌郡、桂陽郡、安成郡)合十郡置江州,治豫章國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江州之名係因江水之名而來。永興元年(304年),分揚州廬江郡、江州武昌郡置尋陽郡,屬江州。永嘉元年(307年),桂陽郡改屬湘州。
東晉時,江州成為軍事重鎮,僑置新蔡郡。咸康六年(340年),州治遷至尋陽郡柴桑縣(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永和元年(345年),州治遷回南昌。不久又遷至柴桑。[4]
南朝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武昌郡改屬郢州。至此,江州領十郡:尋陽郡、豫章郡、鄱陽郡、廬陵郡、臨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晉安郡、安成郡、南新蔡郡。
南朝梁天監中(502年-519年),分晉安郡置南安郡。普通五年(524年),建安郡改屬東揚州。大通二年(528年),分豫章、廬陵、臨川三郡置巴山郡。後分尋陽郡僑置太原郡。承聖元年(552年),臨川郡改屬寧州。承聖二年(553年),鄱陽郡改屬吳州。太平元年(556年)前後,分豫章郡置豫寧郡,安成、巴山、豫寧三郡改屬高州,豫章郡新吳縣等地改屬南江州。太平二年(557年),尋陽、太原等郡改屬西江州,江州徙治南昌。同年,南江州、西江州併入江州。至此,江州領七郡:尋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南康郡、晉安郡、南安郡、太原郡。
南朝陳初,江州徙治尋陽郡柴桑縣湓口城(今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天嘉四年(563年),廢高州,其所領臨川、安成、安樂、巴山、廣豐、豫寧六郡改屬江州。光大二年(568年),晉安、南安二郡改屬豐州;廢吳州,其所領鄱陽郡還屬江州。太建五年(573年),北伐得齊昌郡、新蔡郡、高唐郡、晉熙郡,屬江州。太建八年(576年),分江州晉熙、新蔡、高唐三郡置晉州。太建十一年(581年),齊昌郡失陷。至此,江州領十二郡:尋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南康郡、鄱陽郡、臨川郡、安成郡、安樂郡、巴山郡、廣豐郡、豫寧郡、太原郡。[4]
隋朝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州 | 江州 | 郡 | 鄱陽郡 |
郡 | 鄱陽郡 | 縣 | 鄱陽縣 餘干縣 弋陽縣 |
縣 | 鄱陽縣 廣晉縣 銀城縣 餘干縣 安仁縣 上饒縣 葛陽縣 |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後廢郡,分江州置洪州(故豫章郡部分、豫寧郡、廣豐郡、巴山郡部分)、吉州(故廬陵郡、安樂郡、安成郡部分)、袁州(故安成郡部分、豫章郡部分)、虔州(故南康郡)、撫州(故臨川郡、巴山郡部分)、饒州(故鄱陽郡);廢尋陽郡為尋陽縣,太原郡為龍城縣,二縣直屬江州。江州轄境縮小到今天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彭澤縣、湖口縣、都昌縣等地。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縣為彭澤縣。大業三年(605年),改江州為九江郡,彭蠡縣為湓城縣。[5]
楚太平元年(617年),改九江郡為江州。同年,後梁取江州,下轄湓城、彭澤二縣。
唐朝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佔領江州,分湓城縣置潯陽縣,州治仍為潯陽縣湓口城(今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武德五年(622年),分湓城縣置楚城縣(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賽陽鎮荊林街),分彭澤縣(今江西省彭澤縣瀼溪鎮和團村)置樂城縣(今江西省彭澤縣黃嶺鄉舊縣街)、都昌縣(今江西省都昌縣蔡嶺鎮洞門口村),彭澤、樂城、都昌三縣改屬浩州。武德八年(625年),廢浩州,彭澤(樂城併入)、都昌二縣還屬江州;湓城縣併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年),楚城縣併入潯陽縣。至此,江州領三縣:潯陽、彭澤、都昌。
天寶元年(742年),改江州為潯陽郡。至德二載(757年),分彭澤縣、鄱陽郡鄱陽縣、宣城郡秋浦縣置至德縣(今江西省東至縣堯渡鎮梅城),屬潯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潯陽郡為江州,至德縣改屬饒州。[6]
南吳順義七年(927年),分潯陽縣置德安縣。南唐昇元元年(937年),改潯陽縣為德化縣。昇元三年(939年),分德化縣置瑞昌縣。保大七年(949年)前後,分德化縣置湖口縣。保大十一年(953年),分彭澤縣置東流縣。至此,江州領七縣: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都昌、東流。[7]
宋元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平江南,次年取江州,屬江南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分都昌縣置星子縣,東流縣改屬池州。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都昌、星子二縣改屬南康軍。咸平三年(1000年),析置廣寧監。至此,江州領五縣一監: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廣寧監。
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兩路,江州屬江南東路。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合兩路為一路,江州屬江南路。紹興元年(1131年),分江南路為兩路,江州屬江南西路。[8]
長官
- 晉朝江州刺史(291年-420年)
- 諸葛京[10]
- 應邈(?-305年)[11]
- 衛展(306年-?)[12]
- 華軼(?-311年)[13]
- 李矩(312年)[14]
- 王敦(315年-322年)[15]
- 陶侃(322年-323年)
- 王彬(323年-324年)[15]
- 應詹(324年-326年)[16]
- 溫嶠(326年-329年)
- 劉胤(329年)[17]
- 郭默(330年)[18]
- 陶侃(330年-334年)[19]
- 庾亮(334年-340年)[20]
- 王羲之(340年)[21]
- 王允之(340年-342年)[22]
- 褚裒(342年-343年)[23]
- 庾冰(343年-344年)[17]
- 謝尚(344年-345年)[24]
- 庾翼(345年)[25]
- 謝永(345年-347年)
- 王羲之(347年-348年)
- 徐寧(349年-351年)
- 王長述(353年)
- 桓雲(?-360年)[26]
- 桓沖(360年-373年)[26]
- 桓石秀(373年-377年)[26]
- 桓嗣(377年-383年)[26]
- 桓沖(383年-384年)[26]
- 桓伊(384年-?)[27]
- 王凝之(?-398年)[21]
- 王愉(398年)[28]
- 桓玄(398年-400年)[29]
- 桓脩(400年)[26]
- 桓玄(400年-401年)[29]
- 桓偉(401年-402年)[29]
- 桓石生(402年)[26]
- 郭昶之(403年-404年)[30]
- 劉敬宣(404年-405年)[31]
- 何無忌(406年-410年)[30]
- 庾悅(410年-412年)[32][30]
- 孟懷玉(412年-415年)[31]
- 劉柳(415年-416年)[13][33]
- 檀韶(416年-418年)[34]
- 王弘(418年-420年)[35]
- 劉宋江州刺史(420年-479年)
- 王弘(420年-426年)
- 檀道濟(426年-436年)
- 劉義宣(436年-439年)
- 劉義慶(439年-440年)
- 劉義康(440年-441年)
- 庾登之(441年-443年)
- 劉紹(443年-449年)
- 劉宏(449年-451年)
- 劉駿(451年-453年)[36]
- 臧質(453年-454年)
- 蕭思話(454年)
- 劉禕(454年-458年)
- 劉昶(458年-459年)
- 劉休範(459年-463年)
- 劉子勛(463年-464年)
- 劉休仁(464年)[37]
- 劉子勛(464年-466年)[38]
- 劉休祐(未就任,465年-466年)
- 王玄謨(466年)
- 王景文(466年-470年)
- 劉休範(470年-471年)
- 劉休若(471年)
- 劉休範(471年-474年)[39]
- 劉友(474年-478年)[40]
- 蕭賾(478年)
- 蕭嶷(478年-479年)
- 王延之(479年)[41]
- 南齊江州刺史(479年-502年)
- 王延之(479年-482年)
- 蕭暠(482年-484年)[42]
- 王奐(484年-486年)
- 蕭子隆(未就任,486年)[43]
- 蕭鈞(486年-488年)[44]
- 蕭曅(488年-489年)
- 王晏(489年)
- 蕭子響(489年)
- 蕭鏘(490年-493年)
- 陳顯達(493年)[43]
- 蕭子懋(494年)[45]
- 王廣之(494年-496年)
- 蕭寶夤(496年-498年)
- 陳顯達(498年-499年)[46]
- 蕭寶攸(499年-501年)[47]
- 王茂(501年)
- 陳伯之(501年-502年)[48]
- 南梁江州刺史(502年-557年)
- 陳伯之(502年)
- 王茂(502年-507年)
- 蕭秀(507年-508年)
- 曹景宗(508年)
- 蕭偉(510年-513年)
- 王茂(513年-515年)
- 蕭綱(515年-517年)
- 蕭續(517年-520年)[49]
- 蕭綸(520年-524年)
- 蕭績(524年-528年)[50]
- 蕭象(528年-529年)[51]
- 蕭紀(529年-532年)
- 蕭昂(532年-535年)
- 蕭續(535年-537年)
- 蕭綸(537年-540年)
- 蕭歡(540年)
- 蕭繹(540年-547年)[50]
- 蕭大心(547年-550年)
- 蕭大連(550年-551年)[52]
- 陳霸先(551年)[53]
- 王僧辯(551年-552年)
- 蕭方智(553年-555年)[54]
- 侯瑱(555年-557年)[55][53]
- 周迪(557年)[56]
- 陳朝江州刺史(557年-589年)
- 周迪(557年-563年)
- 吳明徹(562年-563年)
- 侯安都(563年)
- 黃法𣰋(563年-565年)
- 章昭達(565年-568年)[57][58]
- 陳叔陵(568年-572年)
- 陳叔堅(572年-575年)
- 陳伯山(575年-579年)
- 陳叔英(579年-583年)[59]
- 陳叔堅(583年)
- 陳叔文(583年-584年)
- 陳叔重(584年-?)
- 陳嶷(?-588年)
- 陳彥(588年-589年)[60]
- 隋朝江州刺史(589年-607年)
- 唐朝江州刺史(621年-742年,758年-907年)
- 蓋彥舉(621年)
- 李襲志(江州總管兼任,622年-623年)
- 侯君集(江州都督兼任,626年)
- 鄭善果(629年)
- 郭孝恪(貞觀前期)
- 左難當(640年見任)
- 趙行德(貞觀年間)
- 冉仁才(貞觀年間)
- 陶銳(貞觀年間)
- 夏侯絢(653年,未任)
- 史玄道(唐高宗時)
- 李亶(唐高宗時)
- 張嘉言(唐高宗時)
- 長孫誼(武周初年)
- 李同恩(武周時)
- 張戩(唐中宗時)
- 李訥(726年-?)
- 獨孤禎(731年見任)
- 李尚辭(735年見任)
- 戴希謙(開元年間)
- 元邕(開元年間)
- 柳貞望(開元年間)
- 裴酆(開元年間)
- 潯陽郡太守
- 竇從昭(唐肅宗時)
- 蕭華(廣德年間)
- 徐向(765年)
- 封某(766年)
- 李芃(約767年)
- 陶銑(?-769年)
- 相里造(769年-771年)
- 李承(771年-772年)
- 薛弁(773年-774年)
- 包佶(780年見任)
- 王鍔(783年-?)
- 韋應物(785年-787年)
- 柳渾(787年)
- 崔衍(791年見任)
- 嚴士良(795年見任)
- 盧虔(?-797年)
- 李康(798年見任)
- 李歸期(801年)
- 魏弘簡(貞元年間)
- 韋汎(貞元年間)
- 孔戣(元和初年)
- 張勔(?-813年)
- 李萬卷(815年)
- 張錫(817年)
- 李靦(817年見任)
- 崔能(818年見任)
- 竇常(元和末年)
- 錢徽(821年)
- 李渤(822年)
- 李景信(寶曆、大和年間)
- 韋珩(829年-831年)
- 鄭魴(831年)
- 趙蕃(?-835年)
- 李珏(835年-836年)
- 長孫某(開成年間)
- 杜慥(838年-841年)
- 苗愔(841年)
- 張又新(842年-843年)
- 楊嗣復(846年)
- 鄭魴
- 王某
- 虞玟
- 於安仁
- 李華
- 劉長卿
- 苗耽
- 李玄
- 崔黯(849年見任)
- 李回(851年—852年)
- 皇甫鉟(大中年間)
- 裴夷直(大中年間)
- 李遠(大中年間)
- 裴行諷(860年見任)
- 段成式(咸通初年)
- 盧簡方(咸通初年)
- 李正範(863年)
- 李章(864年見任)
- 苗紳(867年-868年見任)
- 崔沆(咸通年間)
- 李體仁(?-874年)
- 塗曉(乾符年間)
- 陳輦(?-876年)
- 劉秉仁(?-877年)
- 陶祥(877年-?)
- 薛能(880年)
- 高霸(中和年間)
- 曾徒(?-890年)
- 陳卓(894年見任)
- 李奉宗(光化年間)
- 鍾延規(?-906年)[62]
- 宋朝知江州軍州事(975年-1275年)
- 馮拯(?-997年)[63]
- 袁逢吉(真宗時)[64]
- 劉沆(仁宗時)[63]
- 張奎(仁宗時)[65]
- 呂誨(1061年-?)[66]
- 劉述(1069年-?)[67]
- 劉瑾(神宗時)[68]
- 彭汝礪(1095年)[69]
- 董必(哲宗時)[70]
- 董敦逸(?-1100年)[70]
- 李光(1127年)[71]
- 韓肖冑(1128年)[72]
- 陳彥文(1128年-1129年)[73]
- 權邦彥(1129年)[73]
- 韓梠(1129年)[73]
- 朱勝非(1130年-1131年)[74]
- 楊惟忠(1131年-?)[75]
- 劉紹先(?-1132年)[76]
- 韓駒[77]
- 趙士遒(?-1135年)[78]
- 向子諲(紹興中)[79]
- 汪若海(紹興中)[80]
- 唐文若(?-1165年)[81]
- 韓彥直(乾道中)[82]
- 林栗(孝宗時)[83]
- 陳鑄(1205年見任)[84]
- 徐誼(寧宗時)[85]
- 李孟傳(寧宗時)[86]
- 陳謙(寧宗時)[87]
- 趙崇憲(寧宗時)[88]
- 袁燮(嘉定中)[89]
- 徐邦憲(寧宗時)[80]
- 陳卓[90]
- 袁肅(端平中)[91]
- 吳淵(1239年)[92]
- 董槐(1239年-1240年,1242年-1243年)[93]
- 陳塏(理宗時)[94]
- 袁玠(?-1259年)[95]
- 印應雷(1260年-?)
- 汪立信(1262年-?)[96]
- 錢真孫(?-1275年)[97]
- 元朝知江州事(1275年-1277年)
參見
參考文獻
1、魏嵩山 主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1995年5月第一版) 2、田餘慶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東晉門閥政治》(2012年5月第五版)
- ^ 《宋書》州郡志
- ^ 《舊唐書》地理志
- ^ 《宋史》地理志
- ^ 4.0 4.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 ^ 《元史·卷六十二·志第十四》
- ^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裴註引《諸葛氏譜》
-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 ^ 《世說新語·儉嗇第⼆⼗九》劉孝標注引《永嘉流⼈名》
- ^ 13.0 13.1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 ^ 《三國志·卷十八·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裴註引王隱《晉書》
- ^ 15.0 15.1 《晉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 ^ 17.0 17.1 《晉書·卷七·帝紀第七》
- ^ 《資治通鑑·卷九十四·晉紀十六》
- ^ 《晉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 ^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 ^ 21.0 21.1 《晉書·卷八十·列傳第五十》
- ^ 《晉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 ^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 ^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 ^ 《晉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 ^ 29.0 29.1 29.2 《晉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 ^ 30.0 30.1 30.2 《晉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 ^ 31.0 31.1 《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七》
- ^ 《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
- ^ 《晉書·卷十·帝紀第十》
-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 ^ 《宋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二》
-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 ^ 43.0 43.1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 ^ 《南齊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六》
- ^ 《南齊書·卷四·本紀第四》
-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 ^ 50.0 50.1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 ^ 《梁書·卷四·本紀第四》
- ^ 53.0 53.1 《陳書·卷一·本紀第一》
- ^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 ^ 《梁書·卷六·本紀第六》
- ^ 《陳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九》
- ^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 ^ 《陳書·卷四·本紀第四》
- ^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 ^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 ^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 ^ 63.0 63.1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四十四》
-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傳第三十六》
-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八十三》
-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傳第八十》
- ^ 《宋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神宗一》
-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傳第九十二》
- ^ 《彭待制汝礪墓誌銘》
- ^ 70.0 70.1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 ^ 《宋史·卷三百六十三·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 ^ 《宋史·卷三百七十九·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 ^ 73.0 73.1 73.2 《宋史·卷二十五·本紀第二十五·高宗二》
- ^ 《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 ^ 《宋史·卷二十六·本紀第二十六·高宗三》
- ^ 《宋史·卷二十七·本紀第二十七·高宗四》
- ^ 《宋史·卷四百四十五·列傳第二百〇四·文苑七》
- ^ 《宋史·卷四百五十二·列傳第二百一十一·忠義七》
- ^ 《宋史·卷三百七十七·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 ^ 80.0 80.1 《宋史·卷四百〇四·列傳第一百六十三》
-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 ^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 ^ 《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 ^ 《宋史·卷三十八·本紀第三十八·寧宗二》
- ^ 《宋史·卷三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 ^ 《宋史·卷四百〇一·列傳第一百六十》
- ^ 《宋史·卷三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 ^ 《宋史·卷三百九十二·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 ^ 《宋史·卷四百·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 ^ 《宋史·卷四百〇六·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 ^ 《宋史·卷四百〇五·列傳第一百六十四》
- ^ 《宋史·卷四十二·本紀第四十二·理宗二》
- ^ 《宋史·卷四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 ^ 《宋史·卷四百二十五·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 ^ 《宋史·卷四十四·本紀第四十四·理宗四》
- ^ 《宋史·卷四十五·本紀第四十五·理宗五》
- ^ 《元史·卷八·本紀第八》
- ^ 《元史·卷九·本紀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