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鎮
洋山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下轄的一個鎮[1]。該鎮由大洋山、小洋山、灘滸山等90個島礁組成。該鎮陸地總面積21.36平方公里。洋山鎮下轄4個城市社區及1個行政村。洋山鎮人口15595(2005年)。
洋山鎮 | |
---|---|
鎮 | |
坐標:30°38′21″N 122°03′35″E / 30.63919°N 122.05959°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嵊泗縣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
面積 | |
• 總計 | 21.84 平方公里(8.43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總計 | 9,732人 |
• 密度 | 446人/平方公里(1,154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行政區劃代碼 | 33 09 22 102 |
電話區號 | +86 |
史籍記載
洋山、大洋山、小洋山
梁大同十一年(535)開始即有小洋島文字記載。清《乾隆金山縣志》、《光緒崇明縣志》記載:島上多羊,得名「羊山」,因島面積小,稱「小羊山」,後演變為小洋山,而大洋山因小洋而得名。據《大洋舊志》記載:早在南宋以前,洋山居民稠密。
公元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鄭成功北伐長江,船隊停泊於此遇颱風,損失很大。
清水師提督陳倫烔作於雍正八年(1730)的《海國聞見錄·天下沿海形勢錄》記載:而崇明上鎖長江,下扼吳淞,東有洋山、馬跡、花腦、陳錢諸山。[2]
大、小洋山及其附近島嶼,在西文海圖里總稱為崎嶇列島(Rugged Islands)。
沿革
洋山鎮是2001年由原來的大洋鎮、小洋鄉和灘滸鄉3個鄉鎮合併新設。雖然這三個鄉鎮在地理上接近,但在1950年以前分別屬於不同的省縣。其中原大洋鎮(除20世紀50年代由小洋鄉劃入的中門堂等島),在清和民國時期隸屬於定海縣所轄,民國23年(1934年)建大洋鄉,以主島大洋山得名。民國38年(1949年)6月劃入新設的滃洲縣(今岱山縣的前身)。
1950年7月7日解放軍進入後,改歸嵊泗特區軍管會管轄。小洋山在清初江浙分洋時,由浙江省改歸江蘇省管轄。民國23年(1934年)建小洋鄉,1950年7月7日共軍進入洋山。灘滸各島在民國23年(1934年)建鄉,稱新平鄉,屬鎮海縣。1950年5月17日解放後改為鎮海縣城關鎮十四村。1954年劃入嵊泗縣,屬大洋鄉。1955年復置鄉,稱灘滸鄉,以主島得名。1950年至1956年間,設立洋山辦事處(區公所)。
1962年4月,大洋、小洋、灘滸和徐公合建洋山人民公社,劃入新設的大衢縣(駐地在衢山島的島斗),1964年6月大衢縣撤銷後復歸嵊泗縣。1966年,洋山人民公社撤銷,大洋、小洋、灘滸均單獨設立人民公社。1984年分別改為同名的鄉,同年12月,大洋鄉改為大洋鎮。2001年,大洋鎮、小洋鄉和灘滸鄉再次合併,新設洋山鎮。
地理
洋山鎮由76個島礁組成。小洋港區面積24平方公里。
人口
洋山鎮居民的祖籍地多來自岱山以及金塘、寧波等地。在宗教信仰方面,灘滸村的基督徒比重較高,建有教堂一座。
洋山鎮歷年人口情況如下:
- 2000年:13194人(其中大洋鎮9460人,小洋鄉3185人,灘滸鄉549人)。第五次人口普查值。
- 2005年:15595人
- 2010年:0.97萬人。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統計值
行政區劃
洋山鎮共轄4個城市社區與1個行政村。城東、聖港、濱海、雄洋4個城市社區居委會皆位於大洋山。
社區 | 面積(km2) | 行政村 | 面積(km2) | 自然村/小區 |
---|---|---|---|---|
城東社區 | - | - | - | 大岙、東平、老宮 |
聖港社區 | - | - | - | 小梅、鑰匙 |
濱海社區 | - | - | - | 洋西、新宮、雲鵝 |
雄洋社區 | - | - | - | 洋東村、雲鷺苑 |
灘滸村(灘滸社區) | 1.5162 | 灘滸村 | 1.5162 | 灘滸村 |
總計 | 8.6653 | - | 8.6653 | - |
參考資料
- ^ 2023年嵊泗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李長傅等,《海國聞見錄》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鄭州,198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