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歷史
淮安市的歷史悠久。
秦漢
相傳大禹曾在境內治水,「使淮水永安」。戰國時,境內東南有邗國。 淮安秦時置縣,至今2200多年歷史。該地區那時設立了淮陰縣(今淮陰區碼頭鎮), 盱眙縣和東陽縣(今安徽省天長市西北到盱眙縣馬壩)。西漢又置淮浦縣(今漣水縣)等縣。淮陰城正對泗水入淮口,東面的末口則是連接淮河與長江運河的起點,具有重要的交通位置。
魏晉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淮水是南宋與金國分界線。
明清
明清時期,淮安是河、漕、鹽東南三大政的樞紐重地,朝廷在此設立南河、漕運兩位總督,城市繁榮達於極盛,府城、河下鎮、板閘鎮和清江浦組成綿延數十里的巨大帶形城市;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明代淮安府是今江蘇長江以北僅有的2個府之一,轄區範圍基本上相當於今日淮安、鹽城、宿遷、連雲港4市以及徐州市東部。清代淮安府分出海州直隸州,又劃出一部分給新設的徐州府,範圍有所收縮,下轄6縣:山陽(今楚州區)、清河(今淮陰區)、安東(今漣水)、桃源(今泗陽)、鹽城、阜寧(分山陽縣東部新設)。
1761年,因清河縣城毀於洪水,將山陽縣的清江浦鎮劃給清河作為新縣治。
中華民國
1914年,這一地區的幾個縣都因為有重名縣而改名:山陽縣改為淮安縣,清河縣改為淮陰縣,安東縣改為漣水縣,桃源縣改為泗陽縣。
民國建立後,撤銷府級行政機構,保留了道。清江浦(淮陰)是淮揚道的治所,從此正式取代淮安府城成為行政中心。淮揚道包括原來的淮安府和揚州府,共轄13個縣:淮陰縣、淮安縣(楚州區)、漣水縣、鹽城縣、阜寧縣、泗陽縣、江都縣、東台縣、高郵縣、儀徵縣、寶應縣、泰縣、興化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清江市
- 1948年12月,中共軍隊在淮海戰役末期佔領淮陰和淮安,次年4月21日建立屬於蘇北行政公署管轄的淮陰專區,包括10個縣:淮陰、淮寶(分淮安和寶應兩縣京杭大運河以西部分設置,治岔河鎮,1950年撤銷)、泗陽、沭陽、灌雲、宿遷、睢寧、新安(分沭陽和宿遷兩縣設置,治新安鎮,後改名新沂)、邳睢(分邳縣隴海路以南和睢寧縣北部設置,治土山鎮)和漣水。地區公署設淮陰縣。
- 1950年12月18日,分淮陰縣城區設立清江市,地區公署設清江市。
- 1953年1月恢復江蘇省,淮陰專區加入。
- 1950年代淮陰專區發生許多變化:
- 睢寧,邳睢和新沂3縣劃歸徐州專區;
- 從鹽城專區劃來淮安縣;
- 從安徽省宿縣地區劃來泗洪縣,從安徽省滁縣地區劃來盱眙縣;
- 1956年分淮陰,泗洪和盱眙三縣設洪澤縣,治高良澗鎮;
- 1957年又分灌雲和漣水縣設灌南縣;
- 1958年,淮陰縣和清江市一度合併為淮陰市,1964年,又恢復原狀。
- 1966年,盱眙縣劃歸六合地區,1971年,從六合地區劃來盱眙縣和金湖縣。這時淮陰地區管轄1個市(清江市)和12個縣:灌雲,灌南、沭陽、宿遷、泗陽、漣水、淮陰、淮安、洪澤、泗洪、盱眙和金湖。
- 1975年,淮陰縣遷治王營鎮。
淮陰市
1983年,清江市再次更名為淮陰市,升為地級市,管轄清河、清浦2個區和11個縣:灌南、沭陽、宿遷、泗陽、漣水、淮陰、泗洪、淮安、洪澤、盱眙和金湖,灌雲縣劃歸連雲港市。
1987年,宿遷和淮安2縣改設縣級市。
1996年,宿遷市升為地級市,管轄沭陽、泗陽和泗洪;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淮陰市還有5個縣:淮陰、漣水、金湖、洪澤和盱眙,淮安市,以及清河和清浦2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