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經學

清代經學主要關注在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校勘學(或稱為校讎學)上的研究,對於義理的探討比較少見。

清初學術風氣

有清一代學術始於明末對於理學末流的反動,明末清初學者對於明代政治腐敗、學術沒落提出了許多見解,其中顧亭林提出了反本歸源的看法:「古今安得別有所謂理學者?經學即理學也。」(出自全紹衣的《亭林先生神道表》),他在《與施愚山書》中就曾經說過:「古之所謂理學,經學也。」試圖回覆經學研究,使得理學不至於流於空談心性,他的著作開了之後清朝對於訓詁考據研究的先河。

顏習齋則更進一步抨擊宋代理學,認為「好讀作、損精神」,強調對於禮制的操行,他的弟子李恕谷說得更為明確:「聖道惟禮可以盡之。」(顏氏學記)顏李學派便為考定禮制之濫觴。

即使是史學大家黃梨洲也認為:「受業者必先窮經。」(出自全紹衣的《梨洲先生神道表》)但他主張調和經史的精神,由於清代的政治迫害而不能彰顯,清代學術最終還是鑽入了故紙堆中,決口不談義理。

清代重要經學家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