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薩·普利荷達

瓦薩·普利荷達捷克語Váša Příhoda;1900年8月22日—1960年7月26日),捷克小提琴家,以出色演奏技術和優美音色著稱,同時譜有少量作品。

瓦薩·普利荷達(~1921年)

生平

普利荷達出生於捷克的沃德尼亞尼,自幼隨其父學琴,13歲即舉辦了第一場個人音樂會。19歲時普利荷達前往意大利發展,但開始影響平平,隨後偶然間受到意大利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賞識,成為其音樂生涯重要的轉折點,在大師的協助下,緊接着的意大利巡演大獲成功,並前往南美洲和美國演出。

不到幾年的光景,年紀輕輕的普利賀達已經享有盛名,被認為是歐洲演奏技術最好的小提琴家之一。1930年普利荷達和馬勒的侄女,小提琴家阿爾瑪·羅斯結婚,1935年離婚。這段婚姻經歷頗有爭議,普利荷達被認為為了維持自己的音樂事業,在社會上逐漸興起的反猶浪潮下與猶太裔妻子離婚。即便普利荷達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猶太人,這些批評與指責仍然伴隨了他一生。二戰結束之後,捷克政府針對普利荷達在納粹德國的演出行為,判決禁止他在捷克繼續演出,他只好離開祖國前往意大利棲居,隨後移居到土耳其,1948年獲得土耳其國籍。1950年起普利荷達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擔任教授,命運稍有起色的他又在1954年一起車禍中右上臂骨折,健康狀況也持續下降[1]

1956年捷克政府終於解除對普利荷達的禁令,他受邀回到闊別12年的祖國參加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受到極熱烈的歡迎。1960年普利荷達舉辦了個人最後一場音樂會,不久後因心臟病病逝於維也納[2]

參考文獻

參照
  1. ^ Prone to Violins: Vasa Prihoda. 2009-08-24 [2017-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8) (英語). 
  2. ^ Größter Geiger des 20. Jahrhunderts - Vor 50 Jahren starb der Violinist Vaša Prihoda. 2010-07-26 [2017-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德語).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