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格鬥 (遊戲)
《生死格鬥》(日語:デッドオアアライブ,英語:Dead or Alive,中國大陸譯作「死或生」)是由特庫摩於1996年推出的格鬥遊戲,也是Team Ninja旗下的生死格鬥系列的首作。遊戲於1996年首先在街機平台推出,隨後於1997年在日本發售了世嘉土星版,並於1998年在全球範圍內發售了PlayStation版。
生死格鬥 | |
---|---|
| |
類型 | 格鬥 |
平台 | 街機、 |
開發商 | Team Ninja |
發行商 | |
總監 | 板垣伴信、 |
製作人 | 板垣伴信、 |
設計師 | 志賀元弘、 |
編劇 | "Asamin" |
音樂 | 細井誠 |
系列 | 生死格鬥系列 |
模式 | 單人、多人 |
發行日 | 街機
|
街機參數 | |
主機板 | Sega Model 2 Sony ZN-1 (++) |
《生死格鬥》的推出得益於世嘉旗下的Virtua Fighter系列在當年掀起的熱潮。遊戲在借鑑Virtua Fighter系列玩法的基礎上,融入了許多獨創的元素。《生死格鬥》以其獨特的戰鬥系統和精美的畫面表現贏得了廣泛讚譽。與當時主流的3D格鬥遊戲相比,本作以其大膽挑逗的視覺呈現,成功吸引了玩家的興趣。
《生死格鬥》不僅幫助特庫摩擺脫了財務困境,更推動了整個系列的蓬勃發展。特庫摩隨後陸續推出了多部續作和眾多衍生作品。其中,2004年在Xbox平台上發行的《生死格鬥 終極版》收錄了本作的強化版。系列的首部續作《生死格鬥2》則於1999年問世。
遊戲玩法
《生死格鬥》的遊戲玩法借鑑了Virtua Fighter系列,但做出了一些關鍵的改變,使得其與Virtua Fighter的玩法有所不同。
《生死格鬥》最顯著的特徵是其戰鬥速度和反制系統。遊戲將速度感放在首位,玩家需要通過簡單的指令和快速的反應來取得勝利,而不是複雜的連招。與當時其他格鬥遊戲不同的是,《生死格鬥》用「反擊」(hold)按鍵代替了「防禦」按鍵。如果對手此時正在攻擊,輸入反擊會讓角色抓住對手的肢體。[1]該反制系統是格鬥遊戲史上首創的「指令對應」系統,通過精確的指令輸入,玩家可以實現對不同攻擊類型的精準反制。反擊分為進攻反擊和防禦反擊;防禦反擊可以通過按住方向鍵上的後或前並輸入反擊來執行,藉此擊退對手或反擊造成傷害。
格鬥場地的外圍區域為「危險區域」,區域內設置了爆炸物,會對任何觸發爆炸的角色造成大量傷害。[1]爆炸物還可以將受影響的角色拋向空中,對手可以趁機執行空中連招。然而,角色可以通過翻滾防禦來避免這種情況。
角色
- 霞
- 蒂娜
- 麗鳳
- 龍・隼
- 李強
- 扎克
- 玄風
- 海曼
- 雷道
PlayStation版和街機版《生死格鬥++》新增了兩位角色:
- 綾音
- 巴斯
劇情
在巨型企業DOATEC(全稱為Dead or Alive Tournament Executive Committee,Dead or Alive大賽執行委員會)舉辦的「Dead or Alive世界格鬥大賽」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格鬥高手為爭奪冠軍頭銜和巨額獎金而展開激烈的角逐。叛逃女忍者霞,為了向打殘哥哥疾風的叔叔雷道報仇,也參加了DOA大賽。
霞的哥哥疾風原本將繼承其父紫電之位,成為霧幻天神流第18代首領。疾風慘遭雷道重傷後,紫電心中有苦難言,對襲擊的細節始終閉口不提,只是命令女兒霞代替疾風成為霧幻天神流下一任首領。然而,霞為了追查真兇離開了村莊。確認叔叔雷道就是襲擊哥哥的兇手後,霞一路追蹤,來到DOA大賽,決心參賽將他擊敗。
霞最終成功復仇,將雷道擊殺。然而,她私自離村的舉動觸犯了忍者界的鐵律,因此被霧幻天神流追殺,淪為亡命之徒。
反響
評價 | ||||||||||||||||||||||||||||||||
---|---|---|---|---|---|---|---|---|---|---|---|---|---|---|---|---|---|---|---|---|---|---|---|---|---|---|---|---|---|---|---|---|
|
參考資料
- ^ 1.0 1.1 Dead or Alive. Sega Saturn Magazine. No. 9 (Emap International Limited). July 1996: 96.
- ^ Dead or Alive for Saturn.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 Dead or Alive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 Dead or Alive for PlayStation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
- ^ Williamson, Colin. Dead or Alive - Review. Allgame. 2014-12-11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1).
- ^ Williamson, Colin. Dead or Alive - Review. Allgame. 2014-12-10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 ^ House, Michael L. Dead or Alive - Review. Allgame. [2013-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1).
- ^ Review: Dead or Alive.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No. 193 (EMAP). December 1997 [2016-03-06].
-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 Issue 200 (1998-07)(EMAP Images)(GB). Archive.org. July 1998 [2016-03-06].
-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1999 Video Game Buyer's Guide, page 122.
- ^ Review Crew: Dead or Alive.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No. 106 (Ziff Davis). May 1998: 100.
- ^ デッド オア アライブ まとめ [PS] / ファミ通.com. Famitsu.com. 2012-09-27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2).
- ^ ソ フ ト 売 上 デ ー タ SEGA SATURN. Game Data Museum. [202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1.
- ^ GameFan, volume 5, issue 12 (December 1997), pages 24 & 112-113.
- ^ Dead or Alive - PlayStation. 1999-09-15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9-15).
- ^ Dead or Alive. IGN. 1998-03-27 [2013-12-22].
- ^ Gerstmann, Jeff. Dead or Alive (Import) Review. GameSpot. 1998-03-04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 ^ MacDonald, Ryan. Dead or Alive Review. GameSpot. 1998-04-07 [2013-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 ^ Dead or Alive. Next Generation. No. 28 (Imagine Media). April 1997: 132.
- ^ Finals. Next Generation. No. 37 (Imagine Media). January 1998: 155.
- ^ Import Review: Dead or Alive. Sega Saturn Magazine. No. 30. April 199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