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母親在召喚

俄罗斯的一座雕像

祖國母親在召喚(俄語: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ёт)是一座為紀念史太林格勒戰役而設立的雕像,位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山上。是由雕塑家葉夫根尼·維克多羅維奇·武切季奇及結構工程家尼古拉·尼基金英語Nikolai Nikitin所設計。於1967年完工,是當時最高的雕像

祖國母親在召喚
蘇聯 / 獨立國家聯合體
紀念對象:史太林格勒戰役的英雄
揭幕1967年10月15日
地點48°44′32.5″N 44°32′13″E / 48.742361°N 44.53694°E / 48.742361; 44.53694
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山崗附近
設計者葉夫根尼·維克多羅維奇·武切季奇尼古拉·尼基金英語Nikolai Nikitin

雕像高85米,連底座重8000噸,本體為一右手持劍高舉,左手水平伸展的祖國母親。雕像曾於2008年入選俄羅斯七大奇蹟

歷史

 
爭奪馬馬耶夫山崗的戰鬥

祖國母親在召喚建立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山上,以紀念當時所發生的戰鬥。1942年9月13日,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營預計德國第295步兵師將對該地區的戰壕和鐵絲網進行攻擊。隨後丘伊科夫斯位於馬馬耶夫山的第62集團軍司令部遭到猛烈炮火襲擊,不得向後不轉移。1942年9月15日,柏林廣播電台報導了對這座山的佔領,隨後紅軍在馬馬耶夫山和中央車站進行了反擊,並奪回部分區域。9月19日,蘇軍防禦部隊得到了第112步兵師的增援。

1942年9月22日,德軍不得不用火焰噴射器重複前進,並向蘇聯第95和第112步兵團的戰壕和土掩體集中衝鋒,因為保盧斯認為這是即將對工業區發動進攻的不妥協先決條件。為此,德國空軍第24聯隊被動員起來提供支援。儘管在晴朗的天氣中進行了集中空襲,但紅軍的戰壕無法被摧毀,而紅軍又以迫擊炮、大炮和火箭發射器的火力作為回應。經過激烈的交火,第295步兵師的第516步兵連和第517步兵連的師慢慢地向南部山坡推進。只有新抵達的第1047、1045和284步槍團阻止了蘇軍的反攻。第516步兵連無法攻破山頂上蘇軍的防禦陣地,而第26裝甲擲彈兵團也在西坡阻滯不前[1]

1942年9月26日,國防軍第100獵兵師解救了遭受重創的第295步兵師,並加強了防禦力量。

9月27日,馬馬耶夫山的一半再次落入德軍手中,只有東坡由第蘇聯284步兵師頑強防守,戰鬥陷入僵局。

1942年9月27日戰鬥結束後,山上血淋淋的地面上到處都是砲彈坑和彈片:每平方米發現500到1250個金屬碎片。冬天,地面仍然是黑色的,雪在大火和爆炸中融化了。春天,山上一片漆黑,寸草不生。由於數月的猛烈炮擊和空中轟炸,以前陡峭的斜坡也被夷平。

隨着國防軍第6軍團於1943年2月2日在史太林格勒投降,馬馬耶夫山崗的戰鬥也隨之結束。據信蘇德雙方有30,000名士兵死於馬馬耶夫,德軍第295步兵師被成建制殲滅。

建築

 
在中國滿洲里的仿製雕塑
 
節選世界著名雕像高度(由左至右):
1. 團結雕像 240米
2. 中原大佛 153米
3. 自由女神像 93米
4. 祖國母親在召喚 91米
5.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39.6米
6. 大衛像 5.17米

祖國母親在召喚由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Yevgeny Vuchetich)和工程師尼古拉·尼基廷(Nikolai Nikitin)完成,這是一個85米(279呎)高的女性雕像,她舉起劍向前邁進。這座雕像是祖國的寓言形象,號召兒女擊退敵人,重返戰場。

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祖國母親在召喚》非常複雜,因為其獨特的姿勢是右手高舉劍,左手伸出,做出召喚的姿勢。雕塑是空心的。空心雕像背後的技術基於預應力混凝土與鋼絲繩的結合,這種解決方案也可以在尼基丁的另一件作品——莫斯科的奧斯坦金諾塔中找到。在內部,整個雕像由單獨的單元或房間組成,就像建築物中的房間一樣。雕塑的混凝土牆厚25–30厘米(9.8–11.8吋)。

紀念碑於1959年5月動工,於1967年10月15日竣工。它是創作時世界上最高的雕塑。紀念碑建築群的主紀念碑的修復工作於1972年完成,當時劍被另一把完全由不鏽鋼製成的劍所取代。

武切季奇很可能雕刻了鐵餅運動員尼娜·鄧巴澤(Nina Dumbadze)的形象,以及他妻子維拉(Vera)的臉。人們還認為,這座雕像與巴黎凱旋門上的馬賽曲的雕像有相似之處。

到了晚上,雕塑被泛光燈照亮。2018年,它作為名為「偉大勝利之光」的燈光秀的一部分被點亮,以紀念5月9日在俄羅斯舉行的第72個勝利日

參考資料

  1. ^ David M. Glantz: Armageddon in Stalingrad: September–November 1942 (The Stalingrad Trilogy, Volume 2).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Lawrence 2009, S. 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