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的基督教化

立陶宛基督教化立陶宛語Lietuvos krikštas)是發生在1387年,由立陶宛大公波蘭國王雅蓋沃與他的堂兄維陶塔斯領導的事件,這標誌著歐洲最後的異教國家立陶宛正式接受基督教。這件事在歷史上也結束了歐洲複雜而漫長的基督教化時期。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的壁畫,測定繪於立陶宛的基督教化時期

歷史

 
普魯士洛姆瓦(Romuva)(異教的神殿)

早期與東正教的交往

立陶宛人早在他們的國家的形成初期就與基督徒進行過廣泛的交流。立陶宛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009年(在奎德林堡編年史中)與由奎爾弗特的布魯諾領導的天主教傳教士在立陶宛邊界不遠處的出行有關係,在那時,有一些約特溫基亞統治者受洗。雖然,立陶宛和自基輔羅斯基督教化後信仰東正教的基輔羅斯與隨後的東斯拉夫國家的關係更為密切。

立陶宛的公爵向東方擴張領土,受到了更多文化繁榮的斯拉夫國家的影響。他們的下屬和人民遵照他們的模範,舉例來說,很多基督徒教名的東斯拉夫版本在11世紀至12世紀時傳入立陶宛。這種傳入在異教民族奧克施泰提亞人中變得很廣泛,雖然比薩莫吉希亞還要差一點。東正教在信奉異教的立陶宛文化中的影響在三分之一的立陶宛姓的起源來自古教會斯拉夫語教名中可以體現出來。[1]另外,立陶宛語中「教堂」、「施洗」、「聖誕節」和「受戒」被歸為「俄語借詞」,而非波蘭借詞。[2]

明道加斯的洗禮

出現於立陶宛邊界附近,屬於利沃尼亞騎士團的僧侶國對國教的選擇頗為急促。第一位採納西方基督教的立陶宛大公是明道加斯,但是他的外甥與競爭對手陶特維拉斯早在1250年就做到了這一點。翻譯自德語的已知的第一本天主教祈禱文就在他的統治時代內翻譯完成。[註 1]

 
教宗英諾森四世敕書,關於立陶宛歸羅馬主教管轄與明道加斯的洗禮和加冕的事情

1249年,陶特維拉斯的盟友哈里希的丹尼爾進攻那瓦赫魯達克。1250年,陶特維拉斯的另一個盟友利沃尼亞騎士團組織了對那爾施亞的突襲和明道加斯在正統立陶宛的版圖。來自兩邊的進攻,並面對別處可能的動亂,明道加斯處在了一個極其不利的位置上,但是運用利沃尼亞騎士團和里加主教區的衝突讓他獲利。在1250年或1251年,明道加斯同意受洗,並交出西立陶宛一些地區的統治權,而做為回報,他得到了王權。

明道加斯和他的家庭在1250年或1251年通過天主教儀式受洗。1251年7月17日,英諾森四世發表教宗詔書,宣佈立陶宛為王國並歸羅馬主教管轄。明道加斯和他的夫人摩爾塔在1253年夏季的某天加冕,而且正式的基督教國家立陶宛王國成立。即使成為了基督徒,明道加斯也並沒停止為他自己的神的祭獻。[4]在明道加斯於1261年否定基督教並將所有基督徒驅逐出立陶宛後,立陶宛大公國失去了西方基督教國家的身份。儘管規定了家庭的洗禮,自從沒有成功皈依它的居民後,立陶宛也沒有成為真正的基督教國家;立陶宛人和薩莫吉希亞人依然信奉他們祖先的宗教

 
斯特拉斯堡聖皮埃爾-勒-耶尼教堂的壁畫,描述15個歐洲民族皈依基督教的先後順序。立陶宛在最後。

在東方和西方之間搖擺不定

明道加斯的繼任者通過他的計劃來看,可以看出他並不對此事表現出興趣。立陶宛在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搖擺了幾十年。[5]「對格迪米納斯阿爾吉爾達斯而言,保留異教是一種外交工具和武器……這允許他們運用將來會皈依的承諾,作為保存他們力量和獨立的手段。」[6]大公阿基爾達斯追求一種「動態平衡」。他在他的任期內,自始至終都在戲弄阿維尼翁教廷和君士坦丁堡與對皈依的勘察;[7]幾個關於立陶宛皈依基督教的談判的嘗試都失敗了。[8]

為了避免與條頓騎士團的進一步衝突,在1349年,立陶宛共治者科斯圖提斯開始與教皇克雷芒六世展開關於皈依的談判,並讓教皇證實他與他兒子的王權合法。阿基爾達斯欣然地在一邊保留意見,並關心立陶宛魯塞尼亞部分的騎士團。談判的中間人,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與1349年10月在沃爾希連布列斯特發動突襲,讓科斯圖提斯的計劃破滅。在針對沃爾希連的波蘭立陶宛戰爭期間,國王拉約什一世在1351年8月15日向科斯圖提斯提交和平協議,在其中科斯圖提斯需要親自接受基督教,並為匈牙利王國提供軍事援助,交換王權。科斯圖提斯在異教儀式(擲刀殺牛)下接受協議,為了讓另一方明白。事實上,科斯圖提斯忍受不了協議的要求,並在他們前往布達的路上離開了。[9]

到14世紀,立陶宛大公國成為了基輔羅斯西方領土的繼承者。[10]雖然它的統治者是異教徒,它的大部分居民為斯拉夫人,東正教徒。為使他們在這些地區的統治合法,立陶宛王族常常與信奉東正教的東歐貴族留里克家族結婚,成為留里克家族的一員。做為回報,一些立陶宛統治者皈依東正教,例如一些兒童(斯威特里蓋拉)和成人。第一位是在位於新格魯多克附近,並在後來建立女修道院的拉夫拉舍夫的東正教修道院宣誓成為修道士的明道加斯子嗣崴舍加[11][12]

雅蓋沃和維陶塔斯領導下的基督教化

最後對立陶宛基督教化的嘗試由雅蓋沃發起。雅蓋沃的俄國人母親鼓勵他與要他皈依東正教,並讓立陶宛為莫斯科大公國封地的德米特伊·東斯科伊的女兒索菲亞結婚。[13]但是那個選擇不過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它不能令條頓騎士團針對立陶宛的十字軍停下來。雅蓋沃因此接受波蘭的建議,皈依天主教並與女王雅德維加結婚。在這些和其他關係上,雅蓋沃於1385年8月14日在克列瓦城堡,同意接受基督教,並簽署克列瓦條約

雅蓋沃於1386年2月15日在克拉科夫瓦維爾主教座堂準時受洗,並成為波蘭國王。受洗之後,雅蓋沃的宮廷成員與騎士也皈依了基督教,[14]例如雅蓋沃的兄弟卡里蓋沃維甘塔斯斯威特里蓋拉和堂兄維陶塔斯。雅蓋沃派波茲南主教多布羅格斯特為教皇烏爾班六世的特使,並請願建造維爾紐斯主教座堂,並任命安德熱·瓦希爾克建造。

 
「立陶宛的洗禮」,由揚·馬特耶科

雅蓋沃於1387年2月回到立陶宛。貴族與他們的農民的洗禮首先在首都維爾紐斯和它的附屬地區舉行。奧克施泰提亞的貴族與一些農民在春季受洗,由立陶宛貴族的其他人跟隨受洗。教區在立陶宛民族地區建立,並且在1387年在異教神殿的廢墟上建造了新的維爾紐斯主教座堂。據有精確性爭議的揚·杜戈施的消息中,第一批教區座堂建立於立陶宛異教村鎮維爾克梅格麥沙加拉利達尼門希尼克列瓦,海納和阿波爾齊,它們也都屬於雅蓋沃的遺產。在1389年4月19日,教皇烏爾班六世承認立陶宛為天主教國。

薩莫吉希亞是最後被基督教化的民族地區,其在1413年被基督教化,因為條頓騎士團格倫瓦德之戰的戰敗和後來的索恩休戰,薩莫吉希亞再次回到立陶宛。在1413年11月,維陶塔斯獨自一人出行尼曼河杜比撒,抵達卑提加拉郊外,在那裏他親自為第一批薩莫吉希亞人施洗。[15]在1416年,開始在薩莫吉希亞建造教區座堂。薩莫吉希亞教區於1417年10月23日成立,而查基的馬特西亞成為薩莫吉希亞的第一位主教。主教座堂於1464年左右在梅德寧凱建造。

後續

雖然立陶宛民族地區的貴族主要皈依天主教,異教對農民的影響依然很大。異教文化在立陶宛人之間依然盛行了很長時間,並在地下流傳,同時天主教會也被看作問題。自17世紀起,因為反宗教改革,天主教獲有利地位。

基督教化和它的政治含義對立陶宛的歷史產生極大的影響。因為立陶宛大公國正統立陶宛以外的地區的絕大多數居民信奉東正教,而且精英漸漸皈依為羅馬天主教,宗教矛盾日益加劇。一些信仰東正教的格迪米尼茲家族成員離開立陶宛,前往俄國,在那裏他們引起例如戈利岑特魯貝茨科伊等的家族的產生。居住於現在烏克蘭和東白俄羅斯的東正教居民經常支持來自俄國的統治者,而他們被描述為東正教的捍衛者。這些看法促成了例如維德羅莎之戰這類的戰役的逆轉,這也削弱了大公國的國力,並削弱了其作為東歐有力統治力量的地位的削弱。

另一方面,皈依為羅馬天主教為立陶宛融入西歐文化範圍提供了方便,並為立陶宛和波蘭確定盧布林聯合,構成政治聯盟鋪平了道路。

註釋

  1. ^ 舉例來說,最開始用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普魯士語寫的關於三位一體的詩被介紹為vardan Dievo Tėvo,也就是「以聖父的名義」,而相比之下,更普通的版本為「以父親的名義」。這體現出稱為Got Vater的德意志阿里烏教派對早期立陶宛宗教儀式的影響。[3]

參考文獻

  1. ^ (立陶宛文)Z. Zinkevičius. 立陶宛基督教之始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3-28.
  2. ^ S.C. Rowell.《立陶宛崛起:中東歐的異教帝國,1295年-1345年》(Lithuania Ascending: A Pagan Empire Within East-central Europe, 1295-1345).劍橋大學出版社, 1994年.149頁.
  3. ^ 存档副本. [200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4. ^ S. C. Rowell,120頁
  5. ^ Davies, Norman. 《歐洲:一段歷史》(Europe:A history).牛津大學出版社. 430頁.
  6. ^ Muldoon, James. 《中世紀多種多樣的皈依》Varieties of Religious Conversion in the Middle Ages.佛羅里達大學出版社, 1997年. 140頁.
  7. ^ Davies, 430頁
  8. ^ Muldon, 137頁
  9. ^ (立陶宛文) 科斯圖提斯:他是支持基督教化,還是反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查閱於2007-01-07
  10. ^ Daniel Z. Stone. 《波蘭立陶宛國家,1386年-1795年》The Polish-Lithuanian State, 1386-1795.華盛頓大學出版社, 2001年. ISBN 0-295-98093-1. 3頁;
    Paul Robert Magocsi.《烏克蘭歷史》A History of Ukraine.多倫多大學出版社, 1996年. 67頁.
  11. ^ 沿着神話的痕跡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6-14., Edvardas Gudavičius
  12. ^ S.C. Rowell. 149頁.
  13. ^ A. Thomas Lane.《立陶宛:向西行》(Lithuania: Stepping Westward). Routledge, 2001年. 21頁.
  14. ^ Kłoczowski,54页-57页.. [2009-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4). 
  15. ^ (立陶宛文)Dualistinis lietuvių tautybės susidarymas ir trialistinis Lietuvos krikšto pobūdis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3-05-02. Dr. Aleksandras Vitkus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