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嘉呼圖克圖
章嘉呼圖克圖(藏語:ལྕང་སྐྱ་ཧོ་ཐོག་ཐུ།,威利轉寫:lcang skya ho thog thu,藏語拼音:Janggya hotogtu;蒙古語:ᠵᠠᠩᠭᠢᠶᠠ
ᠬᠦᠲᠦᠭᠲᠦ,中蒙通用轉寫:ǰangɡiy_a hütügtü,西里爾字母:Зангиа Хутагт),也稱為章嘉活佛,藏傳佛教內蒙古地區歷史上地位最為崇高的活佛,曾與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並稱為蒙古兩大呼圖克圖(活佛),兩者又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並稱為「藏密四大活佛」,即藏傳佛教四大領袖。[1]
確立世系
據傳說,第一世的章嘉呼圖克圖阿羅漢尊達,為釋迦文佛的弟子,降生印度,四世以前都轉世在印度,五世以後轉世在西藏和青海。
從十三世轉世以後,始稱章嘉活佛,即為一世章嘉活佛。一世章嘉呼圖克圖禪克朗塞拉(又譯:扎巴俄色),出生於中國青海互助縣紅崖子張家村。「張家」為藏語白樺樹的漢語音譯,以其出生地名被稱為「張家活佛」,另一說他是漢族與藏族混血,有張姓漢人血統,所以叫張家。後清聖祖以張家二字不夠文雅,改為章嘉。 其前世為班覺輪珠,曾為西藏大寺的喇嘛,其著作甚多,並為第五世達賴喇嘛的經師。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圓寂。五世達賴為其建造一座塔而為供奉與紀念。一世章嘉轉生在青海張姓之家,幼童時便勤學經典,出家後修持所有密宗經典,均依前世之傳法,搜集殆遍依梵經規律編寫諸經、傳授僧俗、修建寺廟、傳授密宗、駐錫格偏寺為眾喇嘛之師,後在廓隆寺被尊為活佛,於崇德六年(1641年)圓寂。
二世章嘉阿旺羅布桑卻拉丹,生於青海湟中縣,其父張益華。自幼聰慧,能辨識前世章嘉經典佛像,經班禪額爾德尼認定為一世章嘉活佛轉世靈童。前往拉薩拜師達賴五世,為其親信。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阿旺羅布桑卻拉丹被清政府封為「札薩克喇嘛」,主管內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事宜,四十四年(1705年),獲得「呼圖克圖」尊號。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曾經創造出一套用於滿文轉寫梵文咒語的滿文陀羅尼字。乾隆元年(1736年),章嘉的正式稱號被定為「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廷規定章嘉轉世須經金瓶掣籤決定。
七世章嘉羅桑般殿丹畢蓉梅,1949年由成都倉促乘機台隨中華民國政府抵達台灣,1957年在台北圓寂,據傳「七世章嘉圓寂前曾親筆簽署在『反攻大陸』以前不再轉世」,故中華民國政府在此之後未再認定章嘉轉世系統。[2]
1998年8月11日,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認定了第八世章嘉呼圖克圖,也是他認定的現任章嘉呼圖克圖。此人於1980年出生於青海的宗喀地區,幼年作為藏族難民流亡到印度,此後於1998年在那裏受戒,[3]現駐錫南印度哲蚌寺。根據「南蒙古大呼拉爾」議會議長席海明的說法,歷代章嘉轉世都來自內蒙古土族,現任章嘉也視為內蒙古人。[2]除了上述這位章嘉以外,另外還有兩人自稱章嘉呼圖克圖,但三人中沒有一人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2]
歷世章嘉呼圖克圖
世系 | 法名 | 藏文 | 生卒年 | 轉生地 | 備註 |
---|---|---|---|---|---|
(第一世) | 尊達 | སྟོན་པ། | 印度 | 釋迦牟尼佛大弟子之一,其事蹟詳見佛說大藏經內。 | |
(第二世) | 釋迦西念 | 印度 | 生當漢代,為諾格祖諾之大弟子,當時稱為南瞻部洲六大師之第二。 | ||
(第三世) | 達班阿雜爾推 | 印度 | 生當中國漢代,為當時印度八十位大德成就之一。 | ||
(第四世) | 嘎瓦伯雜 | 西藏 | 生當唐代,正藏王赤松德贊大興佛法之時,由印度請來經典,多由其譯為藏文,藏人譽之為人天眼目。 | ||
(第五世) | 召普巴 | 西藏 | 住世不久,事蹟少有傳者。 | ||
(第六世) | 色世日瓦 | 西藏 | 由其創建全藏佛教教規,提倡安住修行正法,所著經論甚多。 | ||
(第七世) | 道傑僧格 | 西藏 | 住世一百廿餘歲,多半棲身巖洞,著經論八十餘卷。 | ||
(第八世) | 羅追江參 | 西藏 | 宏教度生,貢獻特多,對全藏各寺僧眾之整理重建共住清規,厥功尤偉。 | ||
(第九世) | 八思巴 | འགྲོ་མགོན་ཆོས་རྒྱལ་ འཕགས་པ་ བློ་གྲོས་རྒྱལ་མཚན། |
西藏 | 生而神異,幼時博通三藏,著有「彰所知論」流傳於世。 | |
(第十世) | 釋迦也失 | བྱམས་ཆེན་ཆོས་རྗེ་ ཤཱཀྱ་ཡེ་ཤེས། |
西藏 | 為宗喀巴四大弟子之一,佐以黃教,建色拉寺(前藏三大寺之一)代表宗喀巴應明帝之請入京,受封「妙覺圓通西天佛子大國師」。 | |
(第十一世) | 哲尊丹 | 西藏 | 在色拉寺著作上乘五部佛經大註解,為西藏佛經八大註解之一,並在三大寺等處,建立學校甚多。 | ||
(第十二世) | 班覺輪珠 | 西藏 | 為五世達賴喇嘛之上師,曾建密宗道場諸事業。 | ||
第一世
(第十三世) |
哲巴鄂色爾 | ལྕང་སྐྱ་ གྲགས་པ་འོད་ཟེར། |
1607年-1641年 | 青海 | 初年赴藏學習經典,在當時喇嘛中,稱智慧第一,經達賴證明為其師班覺輪珠再來,嗣後回青海佑寧寺,傳揚佛法。 |
第二世
(第十四世) |
阿班羅桑曲殿 | ལྕང་སྐྱ་ ངག་དབང་བློ་བཟང་ཆོས་ལྡན། |
1642年-1715年 | 青海 | 清康熙帝請達賴派一與其道德相同之高僧赴京,乃選此公應命,帝親臨聽經,特為整修北京弘仁寺(旃檀寺)、嵩祝寺等廿餘寺設喇嘛印務處,使任扎薩克達喇嘛。建議建寺安撫蒙旗,帝乃為建彙宗寺於多倫,蒙古王公集寺贊揚欣服,奉派安撫青海兩翼廿九旗,亦相繼歸服,奉旨建五臺山菩薩頂等處十大寺,歷十年完成,每年至各蒙旗巡化,德望日隆,帝封之為「灌頂普善廣慈章嘉圖克圖大國師」。雍正帝所著「御選語錄」稱之為「是真再來人,實大善知識」。自是章嘉圖克圖大國師累世相繼,主持內蒙古及青海兩翼蒙旗之教化。 |
第三世
(第十五世) |
若必多吉 | ལྕང་སྐྱ་ རོལ་པའི་རྡོ་རྗེ། |
1716年-1786年 | 青海 | 乾隆帝的上師。六歲時青海不靖,奉召入京,繼承法位,雍正十二年藏亂平靖,奉派同皇十七子親王,送七世達賴回藏,乾隆年間,將雍親王邸,改為雍和宮大喇嘛寺,設置四大學院,皆躬與其事,並監修妙應寺、資福院、普度寺及專供滿族出家之正覺寺、泛香寺、功德寺,以及東西陵之永謨寺、隆福寺與熱河之布達拉寺等九個大寺,由其訂立管理規則,班禪喇嘛來京,奉召與皇六子親王接待。乾隆帝復於多倫慧宗寺右側建造善固寺施之,並欽定雍和宮、彙宗寺、善因寺為同樣收召蒙旗喇嘛安住頌經之所。會準噶爾阿睦爾撒納」及「達瓦齊」叛亂,奉詔派員勸服。達賴七世圓寂,奉旨辦理善後,並尋其八世呼畢勒罕,因入藏二年;歸京後,奏請派前後藏派堪布多名來北京、熱河、五臺等處,任扎薩克及總理堪布,並為駐藏聯絡之代表,奉准實行,至今罔替。 |
第四世
(第十六世) |
業西丹畢鑒贊 | ལྕང་སྐྱ་ ཡེ་ཤེས་བསྟན་པའི་རྒྱལ་མཚན། |
1787年-1846年 | 青海 | 欽派入藏調查等事,歷三年回京,復巡化各盟旗四次,並在青海草地建光積寺,寺共一百一十間,三層樓,金瓦頂,內供大召千尊。 |
第五世
(第十七世) |
業西丹畢呢瑪 | ལྕང་སྐྱ་ ཡེ་ཤེས་བསྟན་པའི་ཉི་མ། |
1849年-1875年 | 青海 | 應召入京,繼承法位,咸豐初年,欽派入藏,歷二年餘始返,充任喇嘛印務處掌印,扎薩克達喇嘛,並曾赴各蒙旗巡化。 |
第六世
(第十八世) |
業西丹畢嘉蘇 | ལྕང་སྐྱ་ ཡེ་ཤེས་བསྟན་པའི་རྒྱ་མཚོ། |
1878年-1888年 | 青海 | 應光緒帝召,赴京繼法位後,曾赴五臺及多倫二寺與內蒙伊、烏、錫、昭等四盟各旗首長及高級喇嘛寺,會商整理政教等事宜。 |
第七世
(第十九世) |
羅桑般殿丹畢蓉梅 | ལྕང་སྐྱ་ བློ་བཟང་དཔལ་ལྡན་ བསྟན་པའི་སྒྲོན་མེ། |
1891年-1957年 | 青海 | 已圓寂,最後一位公認的章嘉呼圖克圖。 |
第八世
(第二十世) (有爭議) |
丹增頓由益西嘉措 | བསྟན་འཛིན་དོན་ཡོད་ ཡེ་ཤེས་རྒྱ་མཚོ། |
1980年- | 青海 | 現駐南印哲蚌寺。 |
- 括號內表示追認世系。
參考文獻
引用
- ^ 張羽新,《清代四大活佛》,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 ^ 2.0 2.1 2.2 達賴喇嘛確立的第20世章嘉活佛訪問日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adio Free Asia, 2017-03-01
- ^ Lcang skya rin po che'i sku phreng rim byon gyi ngo sprod rags bsdus // Bod kyi dus bab, 20 October 1998:3. See Kevin Garratt, "Biography by installment: Tibetan language reportage on the lives of reincarnate lamas", 1995-99; in P. Christiaan Klieger, Tibet, self, and the Tibetan diaspora: voices of difference ; PIATS 2000: Tibetan studies: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 (Leiden 2000). P. 8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