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英緬戰爭

第一次英緬戰爭(英語:First Anglo-Burmese War緬甸語ပထမအင်္ဂလိပ်မြန်မာစစ်;1824年3月5日-1826年2月24日)是19世紀英國緬甸貢榜王朝之間三次英緬戰爭中的第一戰。此戰主要以爭奪印度東北部的控制權開始,由緬甸主動開戰,以英國的決定性勝利告終。英國全面控制了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察查縣賈因提亞英語Jaintia_Kingdom若開邦丹那沙林;緬甸被迫支付100萬英鎊的賠償,並簽訂通商條約。[1][2]

第一次英緬戰爭
英緬戰爭的一部分

1824年7月8日,英軍對緬軍在仰光附近的一個主要營地進行猛攻。
日期1824年3月5日-1826年2月24日(1年11個月又19天)
地點
結果

英軍獲勝

領土變更 緬甸割讓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若開邦丹那沙林,失去對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控制力,支付一百萬英鎊的賠款
參戰方

 大英帝國

緬甸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查爾斯·格蘭特英語Charles Grant
阿奇博爾德·坎貝爾英語Sir_Archibald_Campbell,_1st_Baronet
班都拉 
瑪哈·內苗英語Maha Ne Myo 
敏覺澤亞杜拉(Minkyaw Zeya Thura)
兵力
40,000 15,000

此戰是英屬印度歷史上最長、最昂貴的戰爭。共計有一萬五千名來自歐洲和印度的士兵死亡,而緬甸軍隊和平民的傷亡人數不詳;共消耗了軍費500萬至1300萬英鎊(以2005年幣值計算,約合3.79億至9.85億英鎊)[3][4],高額的費用導致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5](此次軍費比12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400萬英鎊還高)

於緬甸而言,這是其喪失獨立性的開始。出於恐懼,緬甸第三帝國短期內不再對英屬印度的東部邊境造成威脅。[4]緬甸將被壓榨數年以償還100萬英鎊的賠款(即500萬美元)──即使在當時的歐洲,這也是相當大的數目。[2]此後,英國對積弱的緬甸陸續發動了兩次戰爭,於1885年吞併了緬甸全國。

起因

 
1795年,英國大使米高·賽姆斯英語Michael Symes (diplomat)在國王波道帕耶位於阿瑪拉普拉的皇宮訪問。

至1822年,緬甸對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的征服使得英屬印度和緬甸王國之間有着漫長的邊境線。然而,在加爾各答的基礎上,英國在該地區有自己的規劃,因而積極支持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和若開邦對緬甸王國的叛亂,同時,加爾各答單方面宣佈察查縣、賈因提亞受英國保護並派駐部隊。[6]英軍對新佔領地的越境襲擊令緬甸很惱火,在確認戰爭不可避免之後,緬軍總司令班都拉、王后梅努英語Me Nu和她的兄弟沙林領主等人主張對英開戰。[4]班都拉認為,決定性的勝利可以使緬甸王國鞏固其在新的西方領土(若開邦、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收益的同時,接管東孟加拉。[6]

1824年1月,班都拉派烏扎納(Thado Thiri Maha Uzana)前往察查縣和賈因提亞以驅逐叛軍。[7][8]英國也派出自己的部隊前往察查縣以阻攔緬軍,這導致兩者之間的第一次衝突。在若開邦的邊界衝突之後,於1824年3月5日,戰爭爆發。

英國迎戰的原因除了擴大英國在孟加拉的勢力範圍以外,主要源於英國製造業對新市場的需求。另外,英國也急於阻止法國對緬甸港口的使用,而法國對緬甸王國的影響力依然存在亦令英國頗感憂慮。[9]賽姆斯的任務是為英國將來的計劃儘可能收集情報,而之前的使節關注的則是貿易特權。英法的對抗在雍笈牙努力統一王國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9]在這些戰爭中,緬甸變成了多個小國,在第一次英緬戰爭開始前不受英國統治,也不是英國擴張的目標,並且最初英國並未忙於如因法國的威脅等所造成的難民問題,直到進一步的事件迫使他們着手。[9]

戰爭經過

西部戰區

緬軍總司令班都拉集結了包括其嫡系部隊在內的12支精銳部隊,共計10,000人和500匹馬。他的參謀中有戰功最為顯赫的軍人,如Salay的領主文多和達尼奧瓦底的統治者東吁。班都拉的計劃是在兩條戰線上攻擊英國:即在若開邦從東南方進攻吉大港,以及在察查縣和賈因提亞從北方進攻錫爾赫特。[6]班都拉親自指揮若開邦戰區,而烏扎納負責指揮察查縣和賈因提亞戰區。[4]

戰爭前期,久經沙場的緬甸部隊已在曼尼普爾邦和阿薩姆邦的叢林中戰鬥了近十年,更熟悉這個「對歐洲軍隊而言是難以逾越的障礙」,[1]因而緬甸能夠擊退英國的軍隊。1824年1月,烏扎納在察查縣和賈因提亞擊敗英軍。同年5月,由渺瓦底領主烏薩英語Myawaddy_Mingyi_U_Sa率領的緬軍(約4,000人)[10]在前往孟加拉的路上遭遇英軍,並於5月17日在科克斯巴扎爾以東10英里的拉穆將其擊敗。[11]烏薩與班都拉會師後擊敗了駐紮在喬多帕琳的英軍,之後攻佔了科克斯巴扎爾。[12]緬軍的勝利在吉大港和加爾各答引發了極度的恐慌。[13]東孟加拉的歐洲移民組織了民兵部隊,大部分東印度公司船隻的船員登陸以協助加爾各答防禦。[14]

但班都拉不想分散兵力,他命令烏薩的部隊停止向吉大港進軍。然而班都拉並不知道吉大港此時防衛空虛,他錯失了一直攻到加爾各答城下的良機。(緬甸因為裝備的差距無法贏得戰爭,而一旦他們可以對加爾各答造成威脅,他們在之後的和平談判中便可以取得更有利的條件。)[2]

緬甸境內

 
1824年5月,英國海軍艦隊駛入仰光港
 
1824年6月10日,英軍攻打位於九文台(仰光附近)的一個小型營寨

仰光戰役(1824年5月-12月)

與其在不利的地形上戰鬥,英國更願意將戰火燒到緬甸本土。1824年5月11日,一支超過10,000人(5,000名英國士兵和超過5,000人的印度兵)的英國海軍進入仰光的港口,奇襲緬甸。[15][16]緬甸執行焦土政策,留下一座空城,而並未選擇在城外沿東西方向長達10英里的弧線鞏固陣地。阿奇博爾德·坎貝爾英語Sir_Archibald_Campbell,_1st_Baronet將軍率領的英軍佔據了一個加固的仰光大金寺的院落。英國對緬甸的防線發動襲擊,至1824年7月,已成功地從大金寺向甘馬育推進了5英里。9月,緬甸試圖奪回大金寺,但以失敗告終。[17]

國王巴吉道下令西線若開邦和孟加拉的班都拉一部及阿薩姆邦、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烏扎納一部全部撤軍,以迎擊出現在仰光的敵人。八月,班都拉率軍在雨季中穿過若開山脈[18]上萬人行進在3,000英尺高的若開山脈或10,000英尺高的阿薩姆山脈上,森林茂密,道路狹窄,猛獸侵襲,即使在天氣好的時候,行進也頗為不易,在綿綿雨季則更加艱難。然而班都拉和烏扎納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證明了他們卓越的將才和後勤能力。國王因此授予二人最高軍銜Agga Maha Thenapati。班都拉也成為了錫當總督。[17]

至11月,班都拉在仰光外集結了30,000人。班都拉相信他可以直面10,000名裝備精良的英軍。雖然緬軍在數量上佔據優勢,但只有15,000支滑膛槍;緬軍的火炮只能發射實心炮彈,而英軍的大炮發射的是爆炸性炮彈。[15]班都拉也並不知道英軍剛剛收到此戰中的第一批新式武器:緬軍從未見過的康格里夫火箭。​[18][19]更嚴重的是,緬軍在若開山脈和阿薩姆山脈的急行軍使士兵們疲憊不堪。

11月30日,班都拉犯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他下令從正面對英軍陣地展開進攻。英軍在武器上的極大優勢,使得他們在大金塔堡頂住了緬軍數波英勇的衝鋒,殺死了數千人。至12月7日,英軍在火箭的支持下,已開始佔據上風。12月15日,緬軍被趕出了他們在高金最後的據點,[19]30,000人最終只剩下7,000人。[15]

德努漂戰役(1825年3月-4月)

 
班都拉在德努漂的瞭望樹,上有四門炮

班都拉撤至在德努漂(仰光附近的一個小鎮,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後方基地。由於在仰光失去了眾多經驗豐富的老兵,此時的緬軍良莠不齊,約10,000人中既有國王的精銳,也有許多未經訓練、缺乏武裝的義務兵。寨子沿河岸延伸一英里,由至少15英尺高的實心柚木建成。[19]

1825年3月,4,000名英軍在一支炮艇艦隊的掩護下進攻德努漂。英軍第一次攻擊失敗,同時班都拉組織了一次反擊,包括步兵,騎兵和17頭戰象。但戰象被火箭所阻止,而騎兵也無法在英軍不間斷的炮火下行動。[19]

4月1日,英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攻擊,大炮和火箭轟向每一處緬軍陣地。班都拉被一枚迫擊炮彈炸死。此前他無視將軍們的警告,配戴着徽章,於耀眼的金傘下,穿梭在陣地中以鼓舞士氣,這使他成為了英軍的靶子。班都拉陣亡後,緬軍撤離了德努漂。[19]

若開戰役(1825年2月-4月)

1824年8月,班都拉率主力部隊被召回迎擊仰光的英軍之後,烏薩負責指揮若開邦其餘的緬軍。當戰爭的焦點聚焦在仰光時,烏薩整個1824年都駐守在若開邦。1824年12月,阿奇博爾德·坎貝爾在仰光戰役中擊敗班都拉後,英軍的視線轉向了若開邦。1825年2月1日,在沿海炮艇艦隊的和武裝巡洋艦的掩護下,約瑟夫·萬頓·莫里森英語Joseph_Wanton_Morrison將軍率領11000名士兵和一個騎兵中隊襲擊了若開邦的緬軍陣地。儘管英軍在數量和武器上均佔據優勢,英軍也花了近兩個月才擊敗了頑強抵抗的緬軍,到達緬軍位於謬杭(若開邦的首府)的主要駐地。1825年3月29日,英軍開始進攻謬杭。(與此同時,坎貝爾發動了德努漂戰役。)經過幾天的戰鬥,謬杭的緬軍在4月1日被擊敗。巧合的是,在同一天,班都拉在德努漂陣亡。 烏薩帶領剩餘的緬軍撤離若開邦。英軍則佔領了若開邦的剩餘地區。[10]

停戰

1825年9月17日,雙方停戰一個月。在整個夏天中,約瑟夫·華頓·莫里森將軍已經征服了若開邦;在北部,緬軍已被逐出阿薩姆邦;英軍在察查縣也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茂密的森林最終迫使他們停步。

9月,兩國開始和平談判。英國要求緬甸至少割讓包括若開邦、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和丹那沙林地區在內的西部領土,以及200萬英鎊的賠款。緬甸拒絕了割讓若開邦和大筆賠款的要求。於是談判於10月初破裂。[20]

卑謬戰役(1825年11月-12月)

1825年11月,緬甸決定孤注一擲。從11月中旬開始,主要由撣族兵團組成的緬軍在他們詔法的帶領下,大膽地沿着一條弧線進軍,幾乎包圍了卑謬,並切斷了該鎮與仰光的通信。

最終,英軍以火炮和火箭彈的火力優勢勝出。[20]12月1日,坎貝爾將軍與2,500名歐洲士兵和1,500名印度兵在炮艇艦隊的掩護下,對卑謬外的緬軍主陣地展開攻擊。12月2日,緬軍指揮官內苗英語Maha Ne Myo被彈片擊中身亡。他陣亡後,英軍於12月5日擊退了緬軍。[21]

在卑謬戰敗後,緬軍兵敗如山倒,從此一觸即潰。12月26日,他們向英軍陣地打出休戰旗。談判開始,然而只有接受相應條款,他們才會得到和平。至1826年2月,緬甸被迫接受英國方面提出的楊達波條約以結束戰爭。

楊達波條約

 
緬甸在1826年戰後所割讓的西北領土:今天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Assam(含那加蘭邦─Nagaland,兩地已被緬軍佔領10年)、曼尼普爾邦─Manipur(已被緬軍佔領70年);另外緬國所割讓之西南的若開邦、東南的丹那沙林,則不在本圖之中

緬甸同意英國的下述要求:[1][2]

  1. 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若開邦丹那沙林在薩爾溫江以南的部分割讓給英國;
  2. 停止一切對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干涉;
  3. 分四期支付一百萬英鎊的賠款;
  4. 允許互相派駐外交代表;
  5. 在適當的時候簽署通商條約。

第一批賠償立即支付,在簽署該條約後100天內支付第二批,其餘兩批在兩年內支付。在第二批賠款支付之前,英軍不會離開仰光。[2]

1826年2月24日,英方代表坎貝爾將軍,緬方代表Legaing(今敏巫區內)總督敏拉覺廷(Maha Min Hla Kyaw Htin)簽署了《楊達波條約》。[22]緬甸以金條和銀條支付了首期25萬英鎊的賠款,並釋放英軍戰俘。戰爭遂告結束,英軍南移。英軍駐紮在緬甸割讓的領地和已被佔領數年的仰光地區等地,以保證緬甸依約付款。

後果

楊達波條約給緬甸王國造成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削弱了緬甸的國力。這場戰爭中,英國在人力財力上付出的沉重代價左右了其在條約中提出的條件。英軍和印度軍共計大約有40,000人參戰,其中15,000人陣亡。英國的傷亡被歸咎於糟糕的規劃和後勤,因為只有四分之一的傷亡來自戰鬥,而近70%的傷亡來自熱帶疾病。其中72%的歐洲人傷亡人員死於疾病(25%在行動中陣亡),8000名印度人中有3500人死在醫院裏。[23]僅在若開戰役中,1500名歐洲人中的659人和8000人中的約3500名印度人在醫院死亡。馬德拉斯歐洲第一團在兩年內損失了900人中的600人。[24]約1300萬英鎊的軍費對英屬印度的財政而言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戰爭的代價是英屬印度嚴重的經濟危機。至1833年,孟加拉多家代理行破產,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失去了包括對中國貿易的壟斷在內的多項特權。[5]

對於緬甸來說,喪權辱國的《楊達波條約》給緬甸造成了長期的經濟負擔。緬甸在戰鬥中失去了整整一代人。緬甸在過去75年中,通過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軍事勝利所建立的驕傲,在此刻轟然倒塌。[25]緬甸王國無法接受失去領土,為了奪回領土他們做了失敗的抗爭。緬甸境內的每一個英國人時刻都在提醒緬甸人他們的慘敗。[5]

更重要的是,巨額賠款將使緬甸皇家國庫多年空虛。在當時的歐洲,100萬英鎊的賠款便是一個龐大的數目,當轉換為緬元後,數目變為可怕的1000萬。而在1826年的上緬甸,人均的生活費用是每月1緬元。[2]

該條約達到了它削弱緬甸的目的。此後,英國於1852年和1885年對積弱的緬甸發動了兩次輕易獲勝的戰爭,並於1885年吞併了緬甸全國。

小說中的英緬戰爭

參見

註釋與參考

  1. ^ 1.0 1.1 1.2 Phayre, Lt. Gen. Sir Arthur P. History of Burma 2. London: Sunil Gupta. 1967: 236–237. 
  2. ^ 2.0 2.1 2.2 2.3 2.4 2.5 Maung Htin Aung. A History of Burma. New York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212, 214–215. 
  3. ^ 見英國零售價指數英語Retail Price Index,數據來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06-11]. 
  4. ^ 4.0 4.1 4.2 4.3 ,Thant Myint-U. The River of Lost Footsteps--Histories of Burm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113, 125–127. ISBN 978-0-374-16342-6. 
  5. ^ 5.0 5.1 5.2 Webster, Anthony. Gentlemen Capitalists: British Imperialism in South East Asia, 1770-1890. I.B.Tauris. 1998: 142–145. ISBN 978-1-86064-171-8. 
  6. ^ 6.0 6.1 6.2 Thant Myint-U, The Making of Modern Burma, pp. 18–19
  7. ^ Wolpert, Stanley. A New History of India 8th. New York, NY: Oxford UP. 2009: 223. ISBN 978-0-19-533756-3. 
  8. ^ Michael Symes. An Account of an Embassy to the Kingdom of Ava (PDF). 1795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1-21). 
  9. ^ 9.0 9.1 9.2 D.G.E.Hall. Burma (PDF).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1960: 96–97,78–85,1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30). 
  10. ^ 10.0 10.1 Lt. Gen. Sir Arthur P. Phayre. History of Burma 2. London: Susil Gupta. 1967: 236–247. 
  11. ^ GE Harvey. Notes: Fire-Arms. History of Burma. London: Frank Cass & Co. Ltd. 1925: 341. 
  12. ^ Myawaddy Mingyi U Sa (PDF). Yangon: Working People's Daily. 1988-05-16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13. ^ Maung Htin Aung. A History of Burma. New York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14. ^ India Intelligence Branch Subject. Frontier And Overseas Expeditions From India. India Intelligence Branch. 1911: 13. 
  15. ^ 15.0 15.1 15.2 Htin Aung, pp. 212–214
  16. ^ Phayre, pp. 236–237
  17. ^ 17.0 17.1 Myint-U, River of Lost Footsteps, pp. 114-117
  18. ^ 18.0 18.1 Perrett, pp. 176–177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Myint-U, River of Lost Footsteps, pp. 118-122
  20. ^ 20.0 20.1 Thant Myint-U. The River of Lost Footsteps--Histories of Burm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123–124. ISBN 978-0-374-16342-6. 
  21. ^ Lt. Gen. Sir Arthur P. Phayre. History of Burma 2. London: Sunil Gupta. 1967: 252–254. 
  22. ^ Thant Myint-U. The Making of Modern Bur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 ISBN 978-0-521-79914-0. 
  23. ^ Robertson, Thomas Campbell. Political incidents of the First Burmese War. Harvard University: Richard Bentley. 1853: 252. 
  24. ^ Doveton, Frederick. Reminiscences of the Burmese War in 1824–5–6. New York: Cambridge. 1852: 279, 356. 
  25. ^ Thant Myint-U. The River of Lost Footsteps--Histories of Burm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125–127. ISBN 978-0-374-16342-6. 
  • Hall, D.G.E. Europe and Burma, 1824-2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5. 
  • Blackburn, Terence R. The Defeat of Ava: The First Anglo-Burmese War, 1824-26 Hardcover. A. P. H. Publishing. 2009. ISBN 81-313-0544-9. 

外部連結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