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基治
美国先锋作曲家
約翰·米爾頓·約翰·基治(英語: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阿諾德·荀白克的學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個樂章,卻沒有任何一個音符。他是概率音樂(aleatory music,或「機會音樂」(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樂器的非標準使用)、電子音樂的先驅。雖然他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認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時是一位蘑菇專家。
約翰·約翰·基治 John Milton Cage Jr. | |
---|---|
出生 | 1912年9月5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逝世 | 1992年8月12日 美國紐約 | (79歲)
國籍 | 美國 |
知名作品 | 管弦樂《黃道圖》,實驗音樂《臆想的景色》(多部),打擊樂曲《金屬結構》(多部),無聲音樂《4'33"》 |
所屬時期/樂派 | 20世紀 |
擅長類型 | 各種體裁的實驗音樂,加料鋼琴曲 |
師從 | |
簽名 | |
約翰·基治的作曲理念
- 使用任何環境下的聲音,包括雜音
- 運用「機遇」(如拋硬幣、算卦等)選擇順序
- 徹底放棄形式結構
- 運用沉默
- 廣泛使用各種電子以及視覺手段
加料鋼琴
約翰·基治在音樂上的一大「貢獻」是發明(或至少是大大推廣)了「加料鋼琴」(又稱「特調鋼琴」)這種樂器。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爾甚至埃里克·薩蒂雖然也曾有過類似實驗,但毫無疑問約翰·基治是這一樂器的正式創造人。這種樂器的「製作過程」就是在普通鋼琴弦里插入各種物品,以產生特殊的聲音效果。
東方哲學
約翰·基治對東方哲學(印度和中國)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易經》,他經常用其來做即興音樂創作。
偶然音樂
是讓表演者可隨着不同演出場合自由發揮的音樂創作技巧,偶然音樂的表現方式以下面三種最為常見:(1)不跟步驟的隨性作曲;(2)讓表演者自行選擇如何演繹曲子;(3)使用非傳統或全新的創作組合、樂譜或音符,讓表演者可跳脫出原曲目規則,得以盡情詮釋曲子。不過偶然音樂並不是即興發揮,所有偶然因素下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被詳細的記錄下來,實際上是根據偶然概率臨時重組樂譜而不是根據事實狀況即興演奏。從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即興音樂因約翰·約翰·基治的推廣而廣受歡迎。[1]。
主要作品
榮譽
敲擊樂藝術協會名人堂成員
參見
參考資料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即興音樂[永久失效連結].於2009年10月26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