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別根花園

羅別根花園位於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310號[1],是曾經的上海首富[2]:281——房地產商維克多·沙遜的私人住宅,因建築靠近羅別根路(今哈密路)而得名[3][4]

虹橋路2310號住宅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20世紀40年代初
編號5-48
認定時間1989年9月25日
虹橋路2310號住宅
位置上海市長寧區
建成時間20世紀40年代初
評定時間1989年9月25日
參考編碼1-48

羅別根花園於1931年建成。抗日戰爭時期,它被多次轉讓,原屬於沙遜的羅別根花園先後被轉給了日軍、趙志模、金兆海、寅豐毛紡織公司。抗日結束後,沙遜想重新收回羅別根花園,但最終敗訴。1956年,寅豐搬往香港,此後它先後被轉給了上海紡織局、海南置地集團上海總部、卡梅爾諮詢投資有限公司。在此期間,羅別根花園於1989年4月25日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現在,建築存在保護與修複方面的問題。建築的花園部分被改造為菜地,建築內部也欠缺維護。有關部門和業主都有修復計劃,但這些計劃有的以失敗而告終,有的還沒有展開。

歷史沿革

在羅別根花園建設時,根據政府與外國簽訂的各個條約,外國人在上海租界外的土地無法取得土地權[4]:81,沙遜洋行為此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以中國人邢鼎丞的名義成立了大中實業公司[5]。1930年,沙遜洋行以大中實業公司的名義買下了虹橋路底、高爾夫俱樂部西側的20畝地和程家橋附近的104畝地[5],分別建造伊甸園(又名伊扶司)和羅別根花園[5]:18[6]。1931年,羅別根花園建成[6][7][8]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中國軍隊在此駐軍[1][5]:18。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沙遜的羅別根花園被日軍控制[6][5]。由於日軍急於取得資金,住宅被轉賣給了趙志模,後來趙志模又將它轉賣給了金兆海,金兆海又將這棟住宅轉賣給了寅豐毛紡織公司[5][9]:162[10]:207[11]:33[12]:115

1945年,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獲勝,沙遜回到上海計劃收回他的財產[5][10]:207。然而住宅在抗戰期間幾經易主,寅豐的相關手續也符合法律規定,所以寅豐拒絕放棄羅別根花園的持有權[5]。沙遜認為這是日軍從他手中奪走的財產,現在日軍已經戰敗並離開,理應歸還給他[5]。為了重獲住宅,他搭好了和蘇、浙、皖的[5]敵產管理局的關係並取得了管理局的正式批文[10]:207。但寅豐堅持重申「外僑不得在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區擁有土地權」這一條,上海地方法院也認為沙遜洋行取得土地時的行為是非法的,因此沙遜敗訴[5]。沙遜不服,想再度上訴,但後來中共控制了上海,沙遜不得不放棄了重新上訴的念頭[5]

1956年,寅豐的老闆舉家遷往香港,上海紡織局得到了羅別根花園[1],並將它長期用作紡織系統療養院[3][13]:48。20世紀90年代,紡織局將羅別根花園轉給了海南置地集團上海總部。[5]1989年4月25日,羅別根花園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4][15][16]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6][17]。2002年,卡梅爾諮詢投資有限公司取得了此住宅[8]。2004在中介掛牌並開出了1.2億元的天價。[18]

建築架構

 
羅別根花園全景

外部結構

羅別根花園是一座英國鄉村別墅[19],磚木結構,高二層,佔地面積約為960平方米。屋頂由紅瓦鋪設[7];屋面陡峭;建築立面為白粉牆,面向南方,其造型以兩層陽台為中心;木架構外露,下方有圖案裝飾;[13]兩側的山牆在比例上有輕微的不同,但基本對稱。屋面、屋頂和木架構的淡色調與立面和山牆的單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反差[13]。門窗的形狀為長方形,樣式多為落地式,可增加採光、為花園的景色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底層窗戶的窗套置有用於裝飾的隅石,帶有少量的古典主義色彩。底層還設有敞廊,面向花園,可貫穿主立面。[6]

內部結構

在大廳內,屋架樑柱和牆壁的銜接處通過黃銅雕花進行包邊裝飾,窗框和門套都刻有格調統一的螺旋式木紋,壁爐由水泥和青磚築成,沒有任何裝飾,壁燈的外側有銅製照面,暖氣水汀片外加有鐵鑄的雕花圍欄。從西面的小樓梯和長走廊可以進入二樓,朝南一側建有兩間主人的臥房和起居室,北面建有儲藏室,西面還設有一個衛生間。[6]

保護與修復

住宅現狀

外部圖片連結
  建築物俯瞰圖,可以直觀的看到整個建築和被改造成菜地後的花園 (作者不明 網頁存檔
  欠缺維護的房間 (新民網相關人員拍攝 網頁存檔
  開裂的天花板 (新民網相關人員拍攝 網頁存檔
  建築內的地板,已經開裂且堆有雜物 (新民網相關人員拍攝 網頁存檔
  被改造成菜地的花園 (新民網相關人員拍攝 網頁存檔
  在街邊看到的羅別根花園 (作者不明 網頁存檔
  建築局部 (作者不明 網頁存檔

羅別根花園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建築被空置[20]。建築內的花園缺乏打理,水池被大面積破壞,樹木的破壞十分嚴重,而且花園內還有菜地[20],鞦韆佈滿了鏽跡[21]。在建築內部,地板和天花板都出現了破洞,牆面出現了大面積的脫落、風化,地上堆積了許多雜物[20][21]。鐵門上的部分柵欄也有損壞[21]

維修計劃

業主方面,卡梅爾諮詢投資有限公司曾於2008年和2013年先後提交過保護修復的方案,委託過專業設計單位測量過羅別根花園。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復工作需要按照規定流程進行[8],而且工程造價高昂,有關人員估計稱會耗費3000萬左右的人民幣修復,相關方案也沒有通過,修複方案因此以失敗而告終。卡梅爾諮詢投資有限公司長年駐紮在張家港,住宅的日常維護工作由2名工作人員打理。[21]工作人員在原花園內種菜,還養了雞、貓、狗等[20]

有關部門方面,長寧區文化局、長寧區文管辦和文化行政執法大隊等部門此前已經探訪過羅別根花園,他們認為部分破損、花園綠化受損和環境雜亂的問題是存在的。據2017年東方網報道,這些部門已敦促業主搶修住宅,整治建築和周邊環境,要求公司給出「合理的整改方案」、在限期內「立即開展搶修事宜」。但截至2017年時,修復工作仍未展開。[21]

參見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惜珍. 虹桥路,幽幽绿荫里的乡村别墅. 檔案春秋. 2010, (2) [2017-04-27]. ISSN 1005-7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2. ^ 肖憲. 犹太人:谜一般的民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9787208028487. 
  3. ^ 3.0 3.1 惜珍. 贵族的虹桥路. 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 2010-08-25 [2017-04-23].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葉又紅. 海上旧闻 2. 文匯出版社. 2000. ISBN 9787805317595.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張長根. 走近老房子:上海长宁近代建筑鉴赏.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4 [2017-04-16]. ISBN 97875608274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6). 
  6. ^ 6.0 6.1 6.2 6.3 6.4 6.5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 美轮美奂的海上洋楼. 英国乡村别墅的典范:沙逊别墅(龙柏饭店). 上海名建築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 [2019-04-20]. ISBN 9787806817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7. ^ 7.0 7.1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 二、十二大著名街区-沪西明珠——新虹桥. 优越的周边环境. [2017-04-21]. ISBN 9787806813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8. ^ 8.0 8.1 8.2 葛俊俊; 韓慶. 申城两处老洋房别墅日益颓败 历史建筑保护难. 人民網(轉載自上海電視台). 2017-03-05 [2017-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9. ^ 夏伯銘. 上海旧事之跷脚沙逊.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067238. 
  10. ^ 10.0 10.1 10.2 薛理勇. 上海滩地名掌故. 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4. ISBN 9787560813325. 
  11. ^ 張長根.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长宁篇. 上海三聯書店. 2005. ISBN 9787542622341. 
  12. ^ 《上海百年名樓・名宅》編撰委員會 (編). 上海百年名楼名宅:上海百年名宅 2.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2062368. 
  13. ^ 13.0 13.1 13.2 薛順生; 婁承浩. 老上海花园洋房.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60824338. 
  14. ^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 附录. 三、1989年、1993年以优秀近代建筑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第一批). 上海名建築志. 2005 [2017-04-21]. ISBN 9787806817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6). 
  15. ^ 盧瑩輝主編;吳雲溥,曹憲鏞,徐同甫,林路副主編. 新编上海大观.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3-03: 547–551. ISBN 7-80515-697-2. 
  16. ^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北京:中華地圖學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 
  17. ^ 3.优秀近代建筑类一览表.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4-03-11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18. ^ http://biz.163.com/41201/0/16GQP8LO00020QEO.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原湯恩伯別墅下周開拍 參考價高達3000萬元
  19. ^ 王瑞芳. 纪录客:百年上海滩最顶级的十栋老洋房.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 2007-06-29 [2017-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3). 
  20. ^ 20.0 20.1 20.2 20.3 夏晗. 上海一别墅区沦为"菜地" 被看门人种菜养鸡. 中國青年網(轉載自新民網). 2017-02-15 [2017-04-23]. [永久失效連結]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胡迎; 張立. 日渐破败“老洋房” 巨额修缮款愁了业主、难了相关部门. 東方網(轉載自解放網). 2017-04-10 [2017-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外部連結

相關畫作

分類模板